APP下载

电子游戏变形记

2015-06-30李沁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花片电子游戏宝石

李沁

游戏活动时间到了,两名幼儿正在《三子棋》的棋盘上厮杀。小赟站在观战人群的最外围,他和身旁的孩子闲聊起来:“这个三子棋我也会玩,我是在电脑上玩的。”一旁的贝贝立刻回答:“我也玩过,我还玩过《宝石迷阵》,《宝石迷阵》和《三子棋》差不多,比《三子棋》好玩……”两人越聊越投机。

听了他们的对话,我不禁想到:《宝石迷阵》是一种玩家众多的电子游戏,它在规则和玩法上与《三子棋》确实有些类似,都属于“连连看”类别的益智游戏。游戏画面中出现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宝石,交换相邻的两块宝石,使3个或3个以上同样的宝石连在一起,就可以消去它们,获得加分。正当我想得入神时,小赟笑眯眯地喊我:“老师,你玩过《宝石迷阵》吗?”

“《宝石迷阵》?电子游戏?这个敏感的话题有必要继续下去吗?”我在脑中迅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我深深了解电子游戏对幼儿学习的副作用,可我转念一想,既然幼儿有游戏的经验,又对它有探究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还能使游戏者的观察能力等得到发展,为什么不就此话题和他们讨论下去呢?于是,我用略带好奇的语气回答道:“《宝石迷阵》我当然玩过呀,你们也会玩吗?”一听我的回答,立刻围拢过来一群孩子,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宝石迷阵》游戏怎么玩

“老师,我最多一次成了6个,加了好多分,你最多成了几个……”孩子们的兴趣都集中在游戏战绩上,我决定把话题转移到游戏的规则和玩法上,这才是能让幼儿有所发展和收获的地方。

“你们刚才不是说《三子棋》和《宝石迷阵》很像吗,三子棋一次只能成3个,你怎么能一次成6个呢?”“老师,告诉你,《三子棋》只能连着3个棋子,《宝石迷阵》可以连续3个、4个、5个……”“哦,原来这两个游戏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啊!究竟哪些地方不一样呢?”我的一句话顿时激起千层浪:“《三子棋》的棋子是黑白颜色的,《宝石迷阵》里的宝石有许多颜色……”“《三子棋》成了只能吃对方一个棋子,《宝石迷阵》里连着的宝石越多得分就越高。”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两种游戏在材料、規则、玩法上的诸多不同都归纳了出来。看来,幼儿已经具备了开展《宝石迷阵》游戏的经验基础,我决定进入下一步。

桌游《宝石迷阵》的出现

“那我们来玩《宝石迷阵》游戏怎么样?”“太好了!我可喜欢玩《宝石迷阵》了,可是妈妈不让我玩,她说眼睛会坏。”“我家人也是这样说的,我每次都偷偷玩。”孩子们开始“控诉”起家长,这可不是我的初衷。我顺着他们的话语说下去:“电子游戏真的很伤害眼睛,爸爸妈妈说的对!今天老师想和你们玩桌面上的《宝石迷阵》。”“啊?不用手机和电脑,在桌上怎么玩呢?”孩子们的脸上充满着疑惑和期待。

我决定从孩子们都爱玩的角色游戏入手。“你们最爱玩的娃娃家游戏,有电冰箱、微波炉、电脑,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是我们自己做的,是用玩具搭的。”孩子们回答。我接着问:“那《宝石迷阵》不用手机能不能玩呢?”“能!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孩子们异口同声说。他们说出了关键经验:用替代物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我立刻进行了表扬:“真棒!用什么东西代替宝石?”我又抛出了新的问题,看看孩子们会如何应对。

“用玩具,因为宝石有很多颜色,玩具也有许多颜色。”“把玩具放在一块正方形的板上就行了,《宝石迷阵》的宝石就是放在正方形的底板上的。”孩子们回答得真好。“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去找《宝石迷阵》需要的材料吧!”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孩子们信心十足地开始寻找游戏材料。有的找来了插粒,有的找来了花片,有的找来了围棋棋盘……

这么多材料,用哪一种合适呢?“我们试一试吧!”有孩子提议。大家七手八脚地忙活开了,他们把花片放在围棋棋盘上,结果手一碰就滑落了下来。“用插粒和插粒拼图的板吧,板上有凹进去的格子,“宝石”放进去不会掉出来。”孩子们通过尝试,找到了最佳材料,将五颜六色的插粒插在了底板上。桌游《宝石迷阵》可以开始了。

桌游《宝石迷阵》怎么玩

“《宝石迷阵》游戏开始啦!我们来玩吧!”真的可以开始了吗?游戏材料准备好了,可是游戏规则和玩法还没有确定,我决定接受邀请,参与到游戏中,和他们一同制定新规则。

我拿起了下面的红色花片,和最上面的黄色花片互换,上面的红色花片就变成了连续的两个,我“开心”地说:“我成了,这两个花片归我了。”“不对,不对。老师,你搞错了!”“怎么错了?”“交换的花片必须靠在一起,而且同一行要有3个同样颜色的花片才能算赢。”“那同一列有3个同色的花片能不能赢?”我假装不知地问。“也算,行和列都可以。”“只能3个吗?”连续3个、4个、5个……都可以,谁赢了插粒就归谁,最后谁的插粒最多谁就获胜!”聪明的孩子们没有被我搅糊涂,反而对规则和玩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还指定了新的游戏规则。

游戏正式开始啦。孩子们两两一组,仔细地观察着相邻的插粒颜色,小心地移动着插粒,让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相同颜色的插粒能够连续起来,以获得游戏的胜利。现在,每天来玩《宝石迷阵》游戏的幼儿络绎不绝。他们经常向伙伴和家长介绍:“告诉你,我们班也有《宝石迷阵》游戏,可好玩啦!你要不要也来试一试?”新《宝石迷阵》游戏如此受欢迎,这不正是我希望看到的趣味学习吗?

故事反思:

《宝石迷阵》来源于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一次偶发事件。我无意间参与了幼儿的对话,察觉到幼儿对这一电子游戏的浓厚兴趣,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游戏的可利用价值进行了转化,成功运用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同时教师也与幼儿共同成长。

一、选择合适的电子游戏主题

在选择电子游戏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内容是否健康,是否具有教育价值。《宝石迷阵》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耐心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其次,我考虑的是幼儿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如6岁幼儿能够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和基本空间关系,适合在大班开展《宝石迷阵》游戏。教师通过深入的思考,发现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了教育的时机。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开启了快乐学习的第一步。

二、合理借鉴电子游戏内容

电子游戏的游戏情节丰富,充满趣味性,如果能够合理地进行借鉴,就能够增强学习活动的乐趣。在本次活动确定了《宝石迷阵》这个主题后,教师在与幼儿的交谈中将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转移到了游戏的内容和规则上。如用两个问题“这两个游戏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来激发起幼儿对《宝石迷阵》游戏内容探索的积极性。通过幼儿间的相互补充和总结,将个别幼儿零星的、散落的经验整合成了完整的、系统的经验,归纳出了《宝石迷阵》在材料和游戏方式等多方面的特点,使幼儿对学习内容更加明晰。

三、转化“电子游戏”材料

教师结合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使用替代物的已有经验,鼓励幼儿寻找身边合适的材料进行桌面上的《宝石迷阵》游戏。一方面,能够满足幼儿实际操作的游戏需要,使幼儿获取的经验更加牢固和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减少电子屏幕对幼儿视力的影响,以及虚拟游戏带来的副作用。

四、探索“电子游戏”新规则

当《宝石迷阵》电子游戏被转化成桌面的新游戏后,游戏的材料和规则也要相应地变化。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师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支持,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索规则的空间。幼儿通过观察教师和同伴的游戏,切身体验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潜移默化”地理解了桌面游戏与电子游戏的区别,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制定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规则。

猜你喜欢

花片电子游戏宝石
数学电子游戏
沉迷电子游戏的小熊
“种”棵宝石树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从玩具到电子游戏“乐高”为何能如此“笼络人心” ?
美丽的康乃馨
蕾丝杂物筐
宝石迷踪
宝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