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三维阅读教学的探索

2015-06-29陈乙萍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研读质疑阅读

陈乙萍

【摘要】阅读是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主渠道,本文从研读、质疑、创新三个维度入手,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维阅读,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最终达到创新性阅读目标。

【关键词】阅读 研读 质疑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2-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立体开放的观念,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探求新型阅读模式,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青春活力。笔者尝试探索了以阅读文本为突破口,以互动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途径的三维阅读模式。

一、研读文本,感悟体验

这一维度的阅读主要凭借文本,从语言、内容、结构、表情达意等多个角度,理解作者写什么,怎样写;探究作者为什么写,为什么这样写。阅读中笔者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阅读形式:

1.重点圈划

主要流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重点——圈划内容范围——学生在确定范围内阅读发现——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文本中需重点体会的部分。如《秋游景山》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反复读课题,有的从课题“游”字中读出了文章体裁,有的从“秋”一词中读出了季节特点,有的从“景山”一词中读出了写作的地点。然后再让学生阅读发现文章写了“游览”、“景色“两部分内容,再让他们先圈定写“游览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再圈定写“景山景色”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分辨哪一内容更重要,再进行阅读。通过这样的圈划,既使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有了重点,分析有了着力点,又充分让学生自由阅读,个性阅读。

2.指定目标

主要程序: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如《神笔马良》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自主讨论应带着什么问题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梳理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阅读。

3.交流讨论

主要程序为: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这是在教学中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如教学《鲁滨孙漂流记》中,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抓住一二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4.角色反串

主要程序:自主阅读——教师反串角度提问——学生以教师身份回答。如教学《说明书三则》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其中一则说明书《感冒灵》,然后反串角色“你的奶奶”,让学生把我当成自己的奶奶,告诉我说明书写什么,一定要注意奶奶没念过书,记忆力差。这样一来,学生在讲述中既解释了词语,又抓住了重点,更展示了阅读个性,培养了创新能力。

研读本文的形式还有小组合作、设计插图等多种形式。作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

二、质疑文本,积极探究

这个维度的阅读中,学生由生疑、质疑,再到思疑、解疑,整个过程充满了积极求知的主动精神,其所获知识印象更深。笔者设计了立体的质疑阅读形式:

1.散点式质疑

学生可凭借直觉,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从局部出发进行散点式批判,即随时发现,随时质疑。学生就文本任何一点发表质疑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

主要程序是:激发学生兴趣 ——成立“课堂敢死队”——形成敢于竞争,敢于质疑的课堂氛围。如教学《新型玻璃》中,笔者让学生去网络、书籍中查找最新的玻璃类型。通过查找,学生们发现书上讲的新型玻璃已经不再新型,作为最新的文本应该写上最新发明出来的玻璃。

2.整合式质疑

学生凭借以往的知识结构,辨证分析,从整体出发,对文本进行整合式质疑,即对文章进行整体的的评价批判。

主要流程是:整体阅读——个人拟写书面提纲——口头评论——学生集体点评——评选出小文学评论家。如《落花生》这是一篇传统名作,主要倡导做人像落花生一样。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在体会含义的时候遭到了学生的质疑。于是,笔者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拟定书面提纲进行了交流,学生们纷纷说出“文本只有几段简单的对话,文本似乎没有什么文学特色。”、“没有时代背景,硬让我们体会花生的朴实,很难体会。”、“在网络时代,如果只做落花生,就要被时代淘汰。有时应该在做桃子和石榴”等等。笔者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学生们纷纷抛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还评选出了小文学评论家。这样的课堂赢得了学生的欢迎,也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3.比较式质疑

即对文本进行联系比较,联系记忆中同体裁,同写作方式、相似内容、同价值取向、同一作者的文本,与现有文本进行比较,提出批判。

主要流程是:整体阅读——联系旧知进行比较质疑——交流质疑内容——教师点评质疑、小结。

当然质疑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整体性质疑、发散性质疑等,作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质疑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创新文本,实现突破

“创新文本”是一种在实践中學习的良好探索。这一维度的学习就是综合文本思路,进行阅读批判,用创新的态度进行改进。在这一维度中,笔者凭借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设计了几种学习形式:

1.修改原作

这一学习形式主要把学生的阅读批判付诸于创造实践活动,使分散、整合的创新思维都通过修改原作的创新活动体现出来,使创新思维上升到体现创新价值的高度。如教学《窍读记》时,因为原有读书情景也一去不复返了,于是笔者让学生对原作进行了大胆的修改,设想作者大胆地走进书城进行阅读或者在家里一间舒适的书房进行阅读。

2.仿写原作

通过阅读后的信息处理,在扬弃原文本知识的基础上,寻求相似的题材,进行个性化的个人仿写创作。这一学习形式,应着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激发,鼓励其进行有基础的个性创作。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中,笔者让学生寻找类似的历史题材进行仿写创作,可以写唐雎等历史人物出使等文章。

3.改编剧本

这一学习形式,是学生从探究性阅读到创造性阅读的升华,主要在于活跃、修正原本。在扬弃原文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其从实际文本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活动的“第二文本”,即表演剧本。如教学《草船借箭》中,笔者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打破原有思维定势,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想象诸葛亮借箭失败会发生什么等等,创作剧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研读、质疑、创新三个维度的探索,否定了一种愚昧简单的文本崇拜,确立了一种新型创新阅读方式,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学生被动接受形式,开创了学生向多元学习的新方式。三维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真正体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1.

[2] 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16.

[3]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P45.

[4] 郁洪千.语文课堂教学素质化的特性[M],江阴市青阳中学.

[5]李镇西,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M].

猜你喜欢

研读质疑阅读
浅谈如何研读合唱作品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注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