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革热急性发热期部分实验室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

2015-06-15陈玲群熊铁冯丽梅刘志伟邱凯赖学威孙德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登革热病登革热白蛋白

陈玲群熊铁冯丽梅刘志伟邱凯赖学威孙德华

(1.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 怀化 41800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515)

登革热急性发热期部分实验室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

陈玲群熊铁2冯丽梅2刘志伟2邱凯2赖学威2孙德华2

(1.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 怀化 41800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515)

目的:分析急性发热期登革热病人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清蛋白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特点,为登革热早期诊疗提供实验室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登革热病人急性发热期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清蛋白等指标,并与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登革热组WBC、HCT、PLT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APTT、TT均明显延长(P<0.05),登革热组PT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登革热组Fb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登革热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登革热病人在急性发热期,WBC、HCT、PLT、凝血功能以及血清总蛋白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异常。

登革热;发热;实验室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其中,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引发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传染源一般为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带毒的媒介伊蚊[1]。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2]。经文献检索,目前关于处于急性发热期的早期登革热病人实验室资料如血细胞分析、凝血检验指标以及血清蛋白尚不完善,且描述不是很详细,而且由于这些项目检验技术的更新,有必要对早期登革热病人部分常规项目进行分析。鉴于2014年广东省发生登革热疫情,截止2014年12月1日确诊病例为45053人,死亡6人[3],本文回顾性分析在南方医院就诊的登革热病人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筛选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南方医院就诊的登革热病人共计60名,其中男性31例(12-76岁),女性为29例(11-76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Dengu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2009年版)》以及我国卫计委《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确诊病例标准: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急性期血清检测出NS1抗原或病毒核酸,或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本研究纳入标准确定为:(1)出现发热等疑似登革热临床症状;(2)实验室指标:IgG、IgM和核酸检测三项中任一项为阳性。(3)发热时间在3天以内。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纳入病例的实验室指标,如白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PT、APTT、TT、Fbg、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三项检测指标由SYSMEX XE-2100检测,试剂为SYSMEX 配套试剂。凝血四项SYSMEX CA1500和CA7000检测,试剂为SYSMEX配套试剂。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由Cobas 501生化仪检测,试剂为罗氏配套试剂。登革热抗体IgG/IgM和核酸监测试剂盒分别购自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软件为SPSS15.0,根据数据特点选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符合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简单直线相关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和百分位数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和秩相关。

2 结果

登革热组WBC、PLT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CT在男性病例以及女性病例均低于相应对照组,见表1-表3;登革热组APTT、TT均有明显延长(P<0.05),登革热组PT与对照组没有观察到有统计学差异(P>0.05),登革热组Fb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3;其中,60例登革热病人有53例检测了血清蛋白,登革热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表5。

表1 登革热组与对照组WBC和凝血四项均值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 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尽管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1-2]。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4-5]。典型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每一期病人的生理病理状态都不一样,而且很多病人病情也不典型,实验室检测结果也不尽一致。本次研究显示登革热组HCT低于健康对照组,PT时间也没有明显延长,与诊疗指南不一致,研究表明,登革热病进入人体后,由于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另外,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亦可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而能够导致血浆外渗的血管通透性改变可能要等到病程中后期才能发生,所以在发热的第1-3天,HCT可能不增高,与我们的观察结果一致,所以,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是与病程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登革病毒的复制可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再生,本研究也观察到了登革热组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减少,多数病例早期即开始下降,WBC最低可降至0.95×109·L-1,PLT最低可降至8×109·L-1,但二者下降无相关性。凝血功能在早期即可表现异常,其中APTT、TT延长,一般延长幅度不大,APTT最长延长至60.2秒,TT最长时间为26.1秒,且二者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强,Fbg浓度轻微升高,最高者为6.11 g·L-1,APTT与Fbg无相关性,TT与Fbg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强。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总蛋白最低降至39 g·L-1,白蛋白最低降至19.3 g·L-1,球蛋白最低降至19.7 g·L-1,其中白蛋白降低幅度略大于球蛋白。我们利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方法对早期登革热病人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与前期研究基本一致,并对部分项目的高低值,我们也进行了阐述。本次研究将对登革热的早期诊疗起到支持作用。本研究的重点是观察早期登革热病人的实验室指标变化特点,这些实验室指标随着病程的进展将如何变化,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表2 登革热组与对照组HCT均值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 登革热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值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登革热诊疗指南[S]. 北京: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4: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S]. (2版). 北京: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4: 1.

3 广东省疾病预防中心. 广东省登革热疫情通报[S]. 广东: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 1.

4 Guzmán MG, Kourí G. Dengue: an update[J]. Lancet Infect Dis, 2002, 2(1): 33-42.

5 Chen RF, Yang KD, Wang L, et al. Different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manifestations between 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 and dengue fever with bleeding tendency[J].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2007, 101(11): 1106-1113.

Changes of partial clinical laboratory indicators in patients with dengue fever in the early stage

Chen Ling-qun1, Xiong Tie2, Feng Li-mei2, Liu Zhi-wei2, Qiu Kai2, Lai Xue-wei2, Sun De-hua2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aihua, Hunan Huaihua 418000;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515)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anifestation of patient with dengue fever in early stage by blood cell analysis, coagutination test and serum protein test.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study clinical laboratory data of 60 patients with dengue fever, all these data were compared with health control group. Results: WBC, HCT and PLT of dengu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health control group(P<0.05), APTT, TT of dengue group were longer than that of health group (P<0.05), but PT do not shows difference statiticaly between two groups. Fbg of dengu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health control group (P<0.05), TP, ALB and Globin of Dengue group are lower than that of health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bnormal count blood cell, coagutination and serum protein were found in patients with dengue fever in early stage.

Dengue fever; Fever; Clinical laboratory

陈玲群,女,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微生物研究,Email:408383899@qq.com。

2015-1-14)

猜你喜欢

登革热病登革热白蛋白
一类具变系数交错扩散的登革热模型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登革热临床特征及病程影响因素分析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健康教育在登革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