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5-06-12渠正鹏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朗读兴趣

渠正鹏

摘要: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在课堂上变换着各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良好的朗读兴趣,更为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悟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和目标,是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进而喜欢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朗读能力 兴趣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对于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只有经常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充分读悟的过程中进行阐析,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表情达意能力等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有效的提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是理解、积累、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构建以“朗读感悟”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1.以读为本,纵向推进。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朗读,将“朗读感悟”作为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主线来推进阅读教学的过程。在一节阅读课中,学生读书的时间应该有保证,自由读、小组读、竞赛读……让学生在读书中直接接触语文内容,通过正确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体味情感,明知事理,在大量的朗读实践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的感受,在朗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如初学课文《甘罗》一课时,学生自读完课文后,疑问一个接着一个:“甘罗的爷爷为什么唉声叹气?”“甘罗替爷爷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等等,他们正用“?”这把钥匙开启着智慧之门。在强化朗读课文之后,学生都有了各自独特的感悟,我再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学生情绪非常高涨。同学们充满自信,敢于发问,敢于表演,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2.整体观照,横向联动。在阅读教学中,注意不能为读而读。在读书过程中注意实施整体观照,兼顾多项教育目标的横向联动。在朗读过程中相机识字、释词、品词、析句、品句,必须抓住一些典型的词句、段,引导学生细读琢磨,品位其间的妙处,让学生体会优美的语言文字,传神的标点符号,使学生领略其中的奥妙。比如,《军需处长》这篇课文中有些词语并不深奥,表面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它用得十分精妙,耐人寻味,起到渲染和烘托的作用。我引导学生进行讲一讲、想一想、比一比,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精神实质。“大雪很快——他成了——丰碑”。军需处长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各自轻声朗读,读时要做到字字入目,句句留心。带着感情朗读这一段。引读:军需处长啊,您为了让战友穿暖,而把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友,自己却冻死在云中山,这是多令人心痛的事啊,“一个冻僵的老战士——”通过不同的朗读,声声传情,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让军需处长那高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脑海,使语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的统一。

3.加强整合,读中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朗读感悟来整合多为教育呢?这就需要在读上做文章,下功夫,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活动、手段置于读中,坚持读中识、读中悟、读中背、读中问、读中说、读中议、读中学、读中练、读中用,真正实现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首先,我用视频资料展现了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并通过读表现出来;接着在品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引读、配乐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二、形成“朗读感悟”为情感的参与教学性动态

学习语文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亦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指导朗读时,不应千人一面,而应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不要去强求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而应该让学生尽情地去读,在读中感悟,让自己的真情表现淋漓尽致,尊重学生的因情自得和自悟。但是想要学生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先“动情”,就是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要善于通过富有变化的表情结合情真意切的语言等,将自己的内心真情向每个学生“辐射”,以情激情。

其次,教师还必须千方百计地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然进入情境。在教学中,除了利用情态语言激“情”之外,还可以通过图片实物讲故事、设置悬念、安排表演等,尽快让学生入文入画,入情入境。

再次,是调动情感参与,最关键还是学生的角色移位。如在教课文《金奖章》一文时,在朗读课文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鸟儿进行练习读、反复读、读出感悟,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这次朗读比赛充分表现了学生的朗读个性。如有3个学生模仿老鹰的声音,但他们由于对角色的理解不同,所以表达的语感就不同。有一位同学读时是毫无表情的平铺直叙地朗读“我看还是抢吧!谁抢到就归谁。”有一位同学一边用高昂地声音读“我看还是抢吧!谁抢到就归谁。”脸上一边呈现出不可一世的表情;还有一位同学也非常投入地朗读,在朗读到这一句时,声音低沉而有有略带缓慢。我请大家评价他们的朗读时,学生们可热闹了!纷纷指出第一位同学所模仿的是一只年幼的没有经验的老鹰,第二位同学模仿的是一只年轻力壮的蛮横的老鹰;第三位同学模仿的老鹰是一只年长的有点老奸巨滑的老鹰。无疑,这三位同学的朗读深深的吸引住了大家,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让同学们享受到了课文内容的美和朗读的乐趣。当然,对于学生的朗读,我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同的朗读感悟,形成了独特的朗读个性,从而让学生们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相信,这样以“朗读,品读,悟读”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具有文味十足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程继春.返璞归真教语文.新课程,2011,(06).

[2]王芳.朗讀,语文的魅力体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小学教学研究,2011,(14).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朗读兴趣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