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觉醒》中的大海意象与埃德娜心理成长分析

2015-06-11苏秀玲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觉醒女性主义

苏秀玲

摘要:意象是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凯特·肖邦在其代表作《觉醒》中,结合大海意象,详细地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成长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本文从这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期让读者对这部小说的女性主义主题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觉醒》 大海意象 女性主义 心理成长

引言

《觉醒》是美国女性主义先驱作家凯特·肖邦最知名也最富争议的作品,该部著作主要叙述了19世纪末的中产阶级传统妇女埃德娜的丈夫虽然在物质生活上给予她最大的满足,可是却只是把她当做他私有财产的一部分和附属品。埃德娜在度假时爱上了罗伯特后,生活发生了重大转变。她对原来的“幸福”生活产生了怀疑和厌恶,开始追求自由和平等,并做一切尝試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最后,当女性的自由和平等在当时的社会无法实现的时候,埃德娜选择回归自然,在大海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觉醒》的发表在当时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读者把该书列为禁书,并封杀了凯特·肖邦。随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盛行,这一作品才被重新发现和重新评价,批评家高度评价《觉醒》的艺术成就和社会意义并确立了凯特·肖邦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将把故事中的大海意象和埃德娜心理成长历程相联系,从一个较新的角度对《觉醒》这部小说进行再次解读。

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通过意象来表现主人公的感受或者情感,意象给文学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大海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在古希腊神话中,象征着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就是从大海中诞生的,因此,大海意象在许多作品中也成了新生命的象征。凯特·肖邦在自己的代表作《觉醒》中刻意运用了大海意象,并以此为线索,展示了女主人公埃德娜的心灵和情感世界的成长历程。“小说中发生的所有重要事件几乎都与大海有关,女主人公埃德娜每一次的心理变化都在大海中经历,而且每一个过程都为她最后融入大海、回归大自然奠定了基础。” 作品中甚至有一些独立章节是专门刻画大海和女主人公的心理转变的,《觉醒》中的大海意象可分为以下三类:诱惑之海、危险之海和自由新生之海。

一、诱惑之海与埃德娜的无意识觉醒

大海意象一开始就出现了。当丈夫看到埃德娜因为在海里学游泳而晒黑皮肤时大发雷霆,觉得自己心爱的财产遭到了破坏,这实际上是为大海意象在此后的故事情节中的出现做了铺垫。在故事开始,埃德娜的身份始终是“庞德烈夫人”,说明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妻子不过是丈夫的附属品,完全没有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意识。

在外玩乐了一个晚上的丈夫意犹未尽,毫无顾忌地吵醒了熟睡中的埃德娜。当困倦的埃德娜冷淡地回应时,丈夫开始责备她,甚至编造孩子发烧生病的谎言,以埃德娜照看孩子不周为由大声地呵斥。埃德娜独自坐在门廊的摇椅上,听到了远处的海浪声,她听到了大海的呢喃。凯特·肖邦在这里插入的大海意象,预示着埃德娜的心理此时正经历着觉醒的萌芽阶段,这种觉醒是无意识的。她作为一个传统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与丈夫的结合虽然没有爱情基础,但丈夫让她衣食无忧,作为回报,埃德娜也尽量地做好妻子的本分,她从未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埃德娜还是无意识地拥有着心中的渴望和欲望,海对埃德娜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在罗伯特要求邀请她去游泳时,埃德娜嘴上拒绝,但还是去了,因为埃德娜无法拒绝大海的诱惑,无法拒绝罗伯特,也无法拒绝自己内心的渴望。肖邦用单独章节来描述大海意象和埃德娜的内心转变,在埃德娜眼里,大海的声音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而且这种诱惑力是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在格兰德岛上度假,远离她和丈夫所处的男权社会,埃德娜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在与罗伯特的朝夕相处中,年轻时代的激情被不知不觉地唤醒,她感觉“一道曙光在她心中开始朦胧地亮起来”,这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初步萌芽。

故事发展到这里,大海意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象征了埃德娜领悟到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权利,从而开始对自由产生渴望。它预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即将经历巨大的转变过程,成长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危险之海与埃德娜的心理挣扎

海是自由的,但也是危险的。埃德娜在学游泳时,感觉大海像一条条白蛇,要把人卷入其中,让她惊慌失措。故事结尾再次把大海比喻成白蛇,与之前的描述互为呼应。蛇在圣经中引诱了夏娃,是邪恶的象征。在这里,埃德娜一方面想要学会游泳,一方面又惧怕大海的力量。在埃德娜学会游泳之后,她的脑海里“第一次呈现出了死亡的幻觉,这也预示着她的结局——在孕育一切生命的海洋中结束她的生命”。埃德娜在学会游泳后,尝试独自一人向远处游去,说明她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她想独立,想脱离那个禁锢她的社会。从小说中,我们发现埃德娜与当时传统的女人并不相同,小说里对她的描述是一个充满女性能量的人物。然而,女性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里却不得不压抑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取得自由就意味着和原来的生活断绝一切联系,受到社会的唾弃。“从清教徒时期开始,个人主义与家庭生活就以一种令人不安的模式共存……在十八世纪后半期,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与理想化的‘淑女、‘真正的女人形成了冲突,这实际上代表了社会对于女性能量的一种文化禁锢。”

通过对大海的危险的刻画,凯特·肖邦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主人公埃德娜在觉醒过程中内心的冲突过程,一方面埃德娜渴望追求自由,渴望挣脱夫权社会对她的压迫和控制,一方面又受到当时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敢迈出勇敢的一步。埃德娜的内心是挣扎的,是矛盾的。危险之海的象征意义在于,埃德娜追求的女性自由对于当时的夫权社会的妇女来说是危险的,无法轻易得到的,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于生命来获取的。

三、自由新生之海与埃德娜的主体意识觉醒

水是生命之源,而大海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作为新生与自由的象征。故事里埃德娜向同行的莱迪奈太太回忆起自己在肯塔基州的童年时代,她置身于那片像大海一样的茫茫草原里,边走边挥舞着手臂,模仿在海里游泳的样子。“把童年玩耍的草地比喻成大海,暗示着埃德娜对自由的渴望,也预示着她对幸福的追求。”同时这段回忆也说明对于海洋的向往早就植根于埃德娜的潜意识里,从这里开始,女主人公更多地以“埃德娜”的身份出现,而不是“彭迪列太太”,学会游泳这项技能让她获得了崭新的力量,使她变得无所畏惧。“主人公的重生和获得追求自由的力量,当她和大海融为一体时,她的身体和灵魂得到了统一……她获得了勇气和一种自由独立的感觉。”她找回了自我和摆脱家庭和社会束缚的勇气,这是其他妇女所不敢想不敢做的,她开始对抗丈夫随意地发号施令、拒绝单调乏味地每周二下午接待客人、重新拿起画笔作画以便可以经济独立、亲手置办自己的“鸽子窝”。

在故事的结尾出现了大篇幅对于大海意象的描写。罗伯特离开了埃德娜,埃德娜也彻底地觉醒了,她对罗伯特感到绝望,她追求的自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永远无法实现。这时,大海再一次向她张开了诱惑的怀抱,埃德娜走向了海边,她脱掉了象征着男权社会压迫和束缚的泳衣,她要在大海里找到自由,彻底摆脱这个社会对她的控制和压迫。

小说最后通过大篇幅的大海意象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埃德娜的觉醒,埃德娜最后投身大海的怀抱,用自己的生命控诉了那个禁锢女性自由和权利的社会。“他们再不能占有她了,不管是她的身体,还是她的灵魂”,埃德娜最终以回归大海的方式解放了自己,实现了自我的独立自由。

结语

大海在文学作品中是最常运用的意象之一,不同的作家在不同的文学作品里对大海意象做了不同的解读,赋予它不同的含义。大海在很多西方作品中象征着重生,凯特·肖邦在《觉醒》中,不仅借用赋予了大海意象自由新生及自我意识觉醒的含义,而且让大海意象贯穿整部小说,随着小说情节的进展不断变换着寓意,从诱惑到危险再到自由,展现了女主人公作为一个男权社会的女性的心理成长历程。凯特·肖邦通过大海意象的手法巧妙地为女性的自由权利而呐喊,以此唤醒女性的觉醒意识。语

参考文献

[1]Kate Chopin. The Awakening and Selected Stories of Kate Chopin[M].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2004

[2]高小弘.成长如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马云霞,潘纯. 从《觉醒》透视女主角心理成长历程[J].探索与争鸣,2009(12).

[4]Wendy Martin. New Essays on the Awakening[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5]宫玉波,金勇林.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觉醒》解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04).

[6]杨灿灿. 插上觉醒的翅膀——《觉醒》女主人公埃德娜沐浴的意象世界[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6).

猜你喜欢

觉醒女性主义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浅谈《觉醒》中爱德娜身边的三位男性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位居两极的《旧约圣经》女性形象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觉醒”背后的美国华人群体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