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

2015-06-10王君宇

当代旅游 2015年4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王君宇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旅游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星级酒店数量的快速增加,酒店业成为当今发展前景巨大的产业之一。国际性品牌酒店的全面加速入驻和酒店国际化经营的不断深入,使得国际酒店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我国高等院校在酒店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对国际酒店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十分完善以及合理。本文从国际酒店人才概况、国外典型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国内多种酒店人才培养模式来对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我国未来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国际酒店人才;国际酒店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中最为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酒店行业也同样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国酒店行业规模逐年扩大,整体发展速度呈现平稳较快发展趋势。星级酒店的不断发展证明现在酒店行业发展势头良好,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准的国际酒店人才已成为整个酒店行业的迫切需求尤其是五星酒店以及四星酒店。

一、国际酒店人才概念

鲍艳利,周海华(2012)认为国际酒店人才是指在全球化进程中能利用自身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酒店行业专业知识,从事涉外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立足与本土文化并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1]。李治,杨光,范士陈(2013)认为国际酒店人才属于高水准、高层次人才,要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通晓国际酒店行业惯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获得专门的技能知识和资格,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达到国际酒店行业的员工标准,具备充分的创新精神和交际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2]。孙嫘(2012)认为国际酒店人才,就是指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具备流利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与法律法规、掌握品牌国际经营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3]。

尽管已有很多研究对国际酒店人才概念进行了较完善的界定和解释,但由于各个学者研究出发点有差异,国内还没有对国际酒店人才的内涵得出一个准确的界定。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国际酒店人才概念解释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学者们都认同国际酒店人才需要具备敏锐的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酒店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具有流利的外语沟通能力。

二、国际典型的酒店人才培养模式

(一)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培养模式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是定位在瑞士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专业定位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时刻关注酒店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根据社会需求来调节人才模式中的教学活动,使学校教育时时适应酒店行业的需求。建校一百二十多年来仍然只专注于一个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模式中开设与酒店行业需求相关的课程,课程内容设置大体分为三类:实践课、理论课和语言课,不论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还是语言课都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才模式具备独特的创新意识,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有理论、懂业务,外语能力强,既会实际操作又有管理才能的国际酒店人才[4]。

(二)美国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培养模式

美国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旅游学科研究,着重培养学术研究型旅游人才,典型的理论指导实践的美国模式,更具科学性;通过对旅游前沿科学的研究,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既注重基础理论,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人才模式以工作素养为导向来设计课程,课程分类明细,课程总量多,把广博与精深、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5]。

(三)澳大利亚HOSPITALITY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的HOSPITALITY专业培训包模式是关于服务招待行业(包括酒店行业)职业技能认定的培训包。该培训包具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它针对的是整个招待行业的岗位群体,其中既包括一般技能和素质,诸如礼仪要求;也包括特殊岗位技能,如西式铺床等。这使得通过该培训包的学习,学员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可选择的岗位比较宽泛。二是该培训包的内容详尽,对有关技能进行了充分分解和细化,并按阶梯递进,既有综合素质培养,也有单项操作技能训练,每项技能的考核一目了然[6]。

(四)新加坡的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

新加坡的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分别在:培养目标上,既关注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又关注学生技能和知识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机会,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设置上,关注酒店行业需要,同时结合自身培养模式和目标更新课程体系,不同培养模式下,对实操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的侧重有较大区别;在实践教学上,提供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院校一般都设有模拟室,模拟室完全按照星际酒店配置建立,供学生内部培训使用;在师资上,关注教师的酒店从业经验,部分教师同时在酒店担任重要职位,学校为教师提供到酒店工作的机会,不断丰富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等多个方面着重对国际酒店人才进行培养[7]。

(五)日本酒店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在酒店人才培养上善于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根据行业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根据行业岗位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日本的专业教学体现行业标准、注重职业氛围的营造。善于内外兼修,注重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素质的培养,根据职业要求进行专门化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气质、重视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注重“ 体验式”教学[8]。

三、国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

(一)北京联合大学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以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为主干学科,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依托,借鉴国外相关院校经验,按照与人才成长的路径同步、与用人单位对人才使用的要求对接的思路设计课程,使学生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及酒店管理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既能保证学生胜任酒店及相关单位的管理工作,又为学生将来的国际学业对接打下基础;与国际多所院校保持学术及业务交流,同时与国内知名的国际联号酒店、国内高星级酒店及酒店集团均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二)湖南师范大学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

湖南师范大学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中国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宗旨,借鉴、引进国内外优秀旅游学院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培养方案的设计强调“与人才成长的路径同步、与用人单位对人才使用的要求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理论功底及应用能力的双重培养,教学方式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课基本采用问题导向法,同时讲授法、实践法及参与法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即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沟通能力、综合素质能力。

(三)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星级酒店发展需求,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高星级酒店、高级餐饮业机构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以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为主干学科,由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实习实践等4大模块组成。实践教学阶段通常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学生参与旅游活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四、国内酒店管理学院与国外酒店管理院校合作

(一)中澳合作模式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05年成功与澳大利亚安格利斯旅游管理学院开设了中澳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班,引进了澳大利亚TAFE教学模式 ,即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终身教育与培训理念、使各类证书、文凭、学位之间沟通衔接,办学体制多元,行业、澳方积极全面参与职业学校教学和管理,扩展服务对象,充分利用海外教育资源发展自己等,为浙江旅游国际化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中澳旅游职业人才能力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9]。

(二)中瑞合作模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秉承“明德、勤学、求是、竞先”的办学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外语优势突出,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并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2008年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教育项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颁发学术认证资格证书[10]。

五、酒店、国内学校以及国外学校联合推出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以南开大学联手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和万豪集团打造“国际酒店管理英才起航计划”为代表。

从2014年8月26 日,南开大学“国际酒店管理英才起航计划”全面启动,该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南开大学、万豪国际集团与美国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联合推出。参加此模式的学员将接受5年制全方位旅游管理国际酒店管理方向的教育,包括为期18个月的校内培训和38个月的在线和实践学习,学员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也会作为获得教学计划中酒店实习课程学分的评定依据。顺利结业的学员将取得南开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同时获得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颁发、国际酒店领域广泛认可的行业资格证书,万豪国际集团还将为学员提供管理岗位的事业发展机会。优秀毕业生更可获选加入万豪“全球启航者计划”,协助万豪完成国际顶尖酒店集团的全球人才战略。

六、酒店行业单方面推出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以洲际集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代表。作为中国市场的领军者,30年来洲际酒店集团通过业界领先的人才发展模式吸引、培养和保留人才,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未来,洲际酒店集团将大力培养中国本土酒店业人才。为了满足中国蒸蒸日上的酒店业对人力资源的大量需求,洲际酒店集团在2006年于上海成立了首家英才培养学院。目前,全国34家英才培养学院每年为整个中国酒店业输送超过5000名具有行业实践能力的优秀毕业生。除了完善的在岗培训系统,洲际酒店集团近期还推出1、锦鲤还乡计划,在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庞大的酒店网络支持下,为员工提供在家乡或家乡附近就业的机会;2、快速通道总经理培训计划,为具备高潜力的未来酒店总经理人选提供更具价值的职业发展机会;3、海外交流项目等人才发展计划,依托洲际酒店集团在全球广泛的酒店布局,为中国员工提供前往海外酒店学习及职业发展的机会。

七、结语

从以上国内外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中不难看出,具有大量实践课的国外酒店人才培养是以实际需求来安排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的,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课程,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出高要求、高标准的酒店行业高层管理者。而我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课程相对比较死板,着重在理论课程学习而忽略实践的重要性,没有给学生太多的选择空间,实践课较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导致我国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出的国际酒店人才与国外培养的酒店行业高管相去甚远。国外的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都十分重视跟随当地或者本国的酒店行业需求来调整自身的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国内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结合行业的需求,导致培养的人才与酒店行业需求不对口,从而产生部分酒店人才不能尽快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酒店职业位置。从酒店行业与国内酒店管理学校的紧密程度发现,酒店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占据大多数,酒店也一般将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于酒店管理培训生,而不是试用在与之有合作的院校。单一的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并没有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较多的实践机会,因此国际酒店人才培养仅仅是停留在酒店的员工身上,并没有与即将进入酒店行业的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衔接。酒店与国内酒店管理院校以及酒店与国内外酒店管理学院的合作模式是现在正在探索的最有发展势头的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良好的运用到酒店本身的资源加上学校本身的理论知识,达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这样的合作模式能有效的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准的国际酒店人才。从而国内院校能够借鉴国外酒店管理人才的优势来提升自身培养国际酒店人才的质量,国外院校能够更加了解不同国家的国家酒店人才现状,学生能够学习到与国际化相接轨的酒店人才技能,酒店也能够得到与酒店相匹配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酒店人才来提升自身酒店管理水平。

自2007年国内第一家院校开设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以来,目前国内已有78家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院校在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或多或少的探索性尝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相对国外有着一流完善的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百年酒店管理教育经验的名校而言,依然差距甚远。未来还需努力追赶国际化的趋势,把握发展机遇,从教学理念、师资水平、校企合作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力争在国内也能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的酒店管理专业以及提出优秀的国际酒店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鲍艳利,周海华.基于地域经济的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3):13-16.

[2] 李治,杨光,范士陈.国际水准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13(17):48-50.

[3] 孙嫘.论旅游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酒店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必要性[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0-133.

[4] 李攀,陈庆合.”洛桑模式”对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启示[J]. 职业教育研究,2014.04:13-16.

[5] 陈丽娜.基于国际化视角的酒店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2

[6] 游富相.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6(25):117-118.

[7] 闫静.基于新加坡酒店管理培养模式的海南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改革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5.03:283-284.

[8] 李成.对日本酒店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借鉴[J].2010.04(23-02):55-58

[9] 何立萍.”零距离”打造国际化酒店人才— —中澳合作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29):55-56.

[10] 刘祝.中瑞酒店与旅游管理本科高校合作办学的思[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13-2):124-128.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