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概括能力的培养刍议

2015-06-08汤岚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文本阅读教学

汤岚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在《学习与发展》中指出:中小学学生的语文能力,应以语文概括为基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同时在具体学段的教学建议中分别提出了相关的具体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概括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关注和训练的。本文将具体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何谓语文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抽象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个人思维品质的重要标准。语文概括能力是概括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能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所读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

作为概括能力的一种,语文概括能力既具有概括能力的共性,也具有其个性。共性指的是语文概括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也是一个由繁到简,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思考加工过程。而其个性则在于:与其他概括能力不同的是,语文概括能力所处理的对象并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相对而言较为抽象的语言文字。它所面对的处理对象是由抽象的语言文字所编织成的一篇具有内在自足性的语言文字共同体,在此共同体中有思想、结构、观点态度等内容,这些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承载的更为抽象的内容。一方面语言文字就已经是对具体事物的一种概括性表达,而另一方面语文的概括能力面对的处理对象则是由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更为抽象的观点、态度、情感等内容,是抽象之抽象,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抽象思维概括能力;同时语文概括能力不仅要求会概括,还要求将概括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概括者不仅要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必须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培养语文概括能力的意义

作为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尤其需要关注的部分,还在于它是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推手。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由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转变的时期,发展儿童的抽象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概括作为一种重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儿童的概括能力将对发展儿童抽象思维起重要推动作用。

此外,培养概括能力是促进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概括要求必须以简洁扼要的方式将内容表述出来,这对儿童的语言运用提出了挑战,通过持久的概括表达训练可以锻炼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提高儿童对语言的运用和控制能力。

三、培养语文概括能力的策略

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主要是依靠语文阅读教学来进行的。然而,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明确概括的要求

培养语文概括能力必须首先明确要求,即概括要概括到什么程度。结合相关研究和实际教学经验,本文提出概括的两大基本要求:简洁,全面。

“简洁”是概括的基本特征。概括就是化繁为简,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和次要因素,只保留最重要的或最精华的部分,换言之就是概括的内容应该是简洁的,如果可以量化的话,简洁的标准就是概括的内容应该在所概括内容的3%到5%之间,只有如此才算是达到了简洁的标准。

“全面”是概括的基本保障,概括应是一种“全面”的概括,而不是“片面”的概括。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即学生为了达到简洁的要求(通常此类概括问题都有字数的限制)不恰当地忽略文中的一些内容,而这些被学生选择性忽视的内容有很多都是相当重要的,换言之即学生在满足概括简洁要求的同时无法做到全面,学生的概括往往只是对文章某一部分的概括,抑或是对无关紧要内容的概括。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首先必须明确两项要求:简洁、全面。要求学生在进行概括时随时对照这两项要求,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既简洁又全面。

(二)培养概括能力的方式

1.从写作视角出发的培养路径

(1)捕捉中心,统领全文,即抓题眼,解剖课题,窥斑见豹;(2)理清思路,分清结构,即通过阅读段落学会概括构段方式,理清结构条理,体会句子之间的前后联系和逻辑顺序;同时通过阅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体会作者构思的思维过程;(3)体悟感情,明了中心,即了解文中主要任务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情感历程,通过选择和判断分析概括作者文中的观点和态度,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4)倾听重点,概括转述,即在日常教学中随时注意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5)揣摩写法,读写迁移,即除了概括内容之外,还要感悟和概括表达的方法,实现读写迁移;(6)抒发感受,点评批注,即通过批注式学习,边阅读边尝试在句段旁作批注,或针对课文结构、写法以及写作效果,或针对文章的情感、思想观点等;(7)思维导图,提纲挈领,即以图形、线条、关键词的连接,使复杂的文字变成简洁清晰的形象图形。

2.以不同目标为对象的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概括内容,可采用列小标题、缩写、限字概括等方法;(2)概括主旨,即将主旨相同或相近的具有一定共性的文章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概括,形成一个系统;(3)概括写法,即运用各种方法将零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形成对某种事物的完整认识。

3.立足年段的渐进式培养步骤

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与基本方式,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可以按照“节—段—篇”的顺序进行训练,先让学生尝试着概括一个小节的大意,然后尝试概括几个小节组成的段落大意,最后让学生概括整篇文章,通过这样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训练也向学生讲授了一种概括的方法,即通过节意的整合概括段落大意,通过段落大意的整合概括整篇文章的大意。

4.基于文体的不同训练方式

罗列要素、连缀段意及删除冗余三种训练概括能力的基本方法在小学阶段较为常用。但从文体类型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文体选择的概括训练方式也不完全一样。比如,以记叙文为例,就常常采用罗列要素和连缀段意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所谓罗列要素即先找出文本中的各个要素,然后将各要素连缀起来的一种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文本的概括;所谓连缀段意指的是在整体把握文本大意的基础上,先将文本每个段落的段意概括出来,然后将段意连缀起来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方法。而说明类的文章,则更适合用删除冗余的方法进行概括,即删除与文段要点无关及多余的信息,用一个上位术语代替一组同类项目,用一个下位术语代替一系列具体事件,最后整理出主要内容的过程。

综上所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文本,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有意识地渗透各种方法,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练习。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自主迁移,只有这样内外兼修,才能促进学生概括能力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文本阅读教学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