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阳泉市城市道路网规划

2015-06-07

山西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主干路阳泉市快速路

王 瑞 堂

(阳泉市规划设计院,山西 阳泉 045000)

谈阳泉市城市道路网规划

王 瑞 堂

(阳泉市规划设计院,山西 阳泉 045000)

分析了阳泉市城市道路拥挤的实际情况,针对其道路总量不足、路网密度低、路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路网规划的原则,并对阳泉市整体路网规划作了具体的阐述,以改善该市交通现状。

道路网,规划,宽度,快速路

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飞速进展,城乡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中国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城市病”,城市道路网不能适应新的交通发展的需求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山西省东大门的山地城市,阳泉市一直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快速发展,然而,随着人口密度和机动车的增加,阳泉老城区的街道显得狭窄,路网密度低,交通堵塞,制约了老城区的进一步发展,也与现代生活的需要完全脱钩。合理改造老城区支路网以改善交通,对新城区的路网采用新的规范进行合理规划,是推进阳泉市交通快速发展的必要措施。

1 阳泉市城市道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阳泉市城市道路现状

阳泉市作为山地城市,道路建设本身就受到条件的限制,再加上认识、历史、经济等多方面原因,道路远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因而交通事故频发、出行困难,车多路少、交通堵塞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城市道路网络不完善,阳泉市交通日渐呈现拥挤的情况。尤其是作为中心城区的城市老区,支路狭窄,停车位缺少使得原本就窄的道路被到处乱停的车占据,交通更显拥挤。

1.2 阳泉市路网存在的问题

1)道路总量不足,路网密度偏低。阳泉市道路容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部分道路严重饱和,拥堵严重。现状阳泉市建成区内城市道路网密度为4.45 km/km2,低于规范要求5.3 km/km2~7.045 km/km2。

2)路网结构不合理,次干道和支路比例过低。阳泉市中心城区建设中注重道路骨架的建设,对次干路、支路城市道路“微循环”系统重视不足,现状道路网中次干路和支路的长度仅占道路总长度的31.7%。阳泉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之间的长度比例为1∶0.24∶0.35,次干路和支路严重不足,导致道路功能不明确,影响各等级道路的功能发挥,大大降低了道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

3)贯通南北的交通通道不足,联系不畅。城区以桃河为界自然分隔成南北两大片区。桃河北侧是以北大街为主要交通廊道的居住区,桃河南侧形成以南大街为主要通道的政府办公区、商业区等多项综合服务职能区。受地形影响,南北向的交通多数为断头路,无法有效贯通南北两大区域。南北向的交通联系需通过东西向的道路进行沟通,从而造成部分东西向的道路交通压力增大,易出现交通拥堵。

4)路网形态破碎,系统性差,拥堵点多。阳泉市作为山地城市,地形特征等因素影响城市道路的建设及布局。复杂的地形,地表高程起伏变化大等增加了道路建设的难度和造价;同时,城市建设中系统性、前瞻性引导不足,道路建设标准前后脱节,从而影响城市道路的系统性。现状道路中断头路比较多,如青年路、矿山路、煤山路等。路网形态破碎,降低了道路的整体通行能力,影响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

5)货运交通与过境交通干扰城市交通。城市道路功能混乱,中心城区部分主干路承担过境通道的功能,导致不同性质的交通流在空间分布上相互干扰。部分货运车辆在城区通行,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相互影响,影响道路的通行效率,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6)路网节点不畅的问题,由于没有渠化干道交叉口,路网节点不畅、道路通行能力大打折扣、道路服务水平严重下降。

2 阳泉市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

1)道路等级、功能划分、道路红线宽度依据《阳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中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划定;

2)道路的线形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适当调整道路控制点标高、道路坡度、交叉口形式等;

3)为工程管线及其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空间;

4)满足城市救灾避难要求的原则;

5)灵活性和强制性相统一的原则;

6)实施的可操作性原则;

7)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3 阳泉市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

3.1 阳泉市城市道路等级结构及道路红线宽度控制

1)阳泉市城市道路等级结构。依据阳泉市中心城区道路现状条件和城市空间布局,确定道路系统规划方案。综合道路断面标准、设计车速、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设地区的服务功能的不同,将道路系统等级结构分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2)阳泉市道路红线宽度控制。根据GB 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并结合阳泉市复杂的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建议各等级道路按照表1红线宽度进行预留。局部道路可视具体道路环境采取合理灵活的红线控制方案。

表1 道路红线宽度控制表 m

3.2 城市快速路规划

阳泉市快速路系统由“三横三纵”6条快速路组成,形态为不规则的棋盘形式。总长度为94.53 km,路网密度0.89 km/km2,占市区道路总长度的8.2%。

1)阳泉市“三横”快速路。“三横”:307国道复线、漾泉大道(含矿区规划快速路)、规划南外环。

a.307国道复线位于新北城与荫营组团之间,主要功能是分流北部地区过境交通,连接新北城西北部居住组团和东北部白泉工业区,形成新北城北部的东西向主要通道。建议307复线与阳五高速路相接,作为新北城北部地区进入阳五高速路的主要进出口,更好地发挥307复线的作用。

b.漾泉大道(含矿区规划快速路),该条东西向动脉横贯新北城中心地区,道路两侧分别规划有商业中心、文化体育中心、高教园区、东部商务中心,是连接新北城核心地区各大组团及矿区各组团间的重要通道。兼有疏导跨组团交通、高强度局部交通集散的职能。同时,漾泉大道东西两端分别与阳五高速和307复线衔接,是新城区最主要的对外进出口通道。

c.规划南外环路位于老城区外围,功能是作为南部地区的过境交通走廊和货运交通通道,避免过境和货运交通对城市内部交通产生干扰。南外环路也是联系平定组团和老城区西部矿区的主要通道,同时作为阳五高速路、东环路、广阳路、义平路等南北交通通道之间的快速联络线。

2)阳泉市“三纵”快速路。“三纵”:平坦快速路、广阳路、规划东外环。

a.平坦快速路穿过老城区西侧的矿区,北端与307复线相连,南端接南外环路,主要职能是疏导西部的过境交通和货运交通。平坦快速路作为联系西部矿区和平定组团的快速通道,同时也是漾泉大道与老城区南部的平阳路、大连路(青年路)、桃北路、南环路等主要道路的联络线。

b.广阳路纵贯阳泉市中心城区南北所有的组团,是市区最主要的一条快速路。其南端与太旧高速路相接,北端直抵荫营组团,是南北交通大动脉,肩负着快速疏导、集散城市南北交通的功能。广阳路与三条横向快速路相互联系,为城市提供跨区域、跨组团快速交通服务;广阳路同时还作为南北快速公交通道(BRT)线路的道路载体,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公交优先的功能和示范作用。

c.规划东环路位于城市东部,与目前义白路的功能相似,主要分流东部地区的过境和货运交通。快速路系统建设可根据土地使用布局和未来交通需求的发展情况而定,近期可按照主干路的标准进行建设,待时机成熟或根据交通发展情况再进行改建;根据快速路沿线建设用地的分布情况,合理设置辅路系统。

3.3 城市主干路规划

主干路网作为城市组团间联系道路,连接各组团功能中心,既能满足组团内部交通需要,又能联系组团内各功能片区。主干路设计车速为40 km/h~60 km/h,规划主干路总长度为202.84 km,路网密度1.92 km/km2,占市区道路总长度的17.7%。主干路是城市路网的主骨架,作为组团之间联系的主要通道,并作为进出快速交通走廊的集散通道。

阳泉市主干路规划包括:

1)跨区域、跨组团交通走廊规划。跨区域南北主干路有:洪城路、李荫路、新城大道、保晋路、泉中路、桃荫路、宁波路、义白路、义平路、平冶路、平定规划主4路等。跨组团东西主干路有:江正大街、荫营东大街、荫营西大街、森林公园路、平阳路、大连路—青年路、桃北路、南外环、南外环联络线、城南路、学院南大街、平定规划主3路等。

2)组团内部主干路系统。为满足组团内部的交通需要,组团内部需设置一些区域性主干路。区域性主干路主要分布在西部矿区、平定组团等组团内部,包括:矿山路、南大街、白泉路、平定西外环、平定规划主1路、平定规划主2路、平定东大街、现状府新街、冶西规划主1路等。

3.4 城市次干路规划

次干路系统作为主干路交通的集散系统,主要用于组团内的地方交通集散或兼作主要交通走廊之间的联络线。阳泉市规划次干路总长度283.21 km,路网密度2.67 km/km2,占市区道路总长度的24.7%。

3.5 城市支路规划

支路系统是居住区、工业区内部联系道路,担负干道交通的集散任务,服务于局部性地方交通。支路系统布局待分区规划阶段进行落实,本次规划对支路系统作出控制性指标建议。支路系统长度控制指标按照次干路的1.5倍~2.0倍进行设置,本次规划为566.42 km,路网密度5.34 km/km2,占道路总长度的49.4%。

4 结语

阳泉市道路系统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求,给现有的交通带来隐患,遵照《阳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市域总体规划2011—2030》的要求,从实际出发,采用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远期规划与近期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对阳泉市道路网进行规划,通过本次规划,确定功能明确、等级合理的阳泉市区道路系统,合理引导城市用地的开发建设,使城市道路交通向良性发展。规划建成以城市快速路、主干道为主骨架,次干道、支路为补充,功能完善、快捷、方便的城市道路网,以满足阳泉市城市人口增长、建设用地扩大带来的交通需求的增长。

Discussion on city road network planning in Yangquan

Wang Ruitang

(Yangquan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Yangquan045000,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ity road congestion in Yangquan, in view of its lack of total road, low road network density, unreasonable network structure and other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network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made specific elaboration to whole road network planning in Yangqua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ity traffic situation.

road network, planning, width, expressway

2014-12-12

王瑞堂(1976- ),男,工程师

1009-6825(2015)06-0138-03

U412

A

猜你喜欢

主干路阳泉市快速路
谈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点
阳泉市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城市主干路拓宽改造设计的新思路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城市主干路接入道与侧分带开口模式研究
阳泉市成立药茶产业联盟
阳泉市重点工程
山区主干路景观绿化设计
基于LS-SVM的快速路入口匝道预测控制
城市快速路主路与辅路间出入口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