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常态下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应用研究

2015-06-06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赋值附表价值

滕 龙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经济新常态主要是指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范式,包括经济可持续、绿色、和谐和稳定增长。经济新常态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长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长,而是把GDP增长放在发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新经济常态的发展范畴,能够促进发展的可持续的增长速度越高越好,属于发展范畴、能够促进发展的可持续的高速增长是经济新常态的追求目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为了尽快使得高校的成果和人才成为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要素,高校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服务,发挥学科优势,建立高校社会经济和政治基础服务能力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能够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精确与非精确相统一,在处理复杂系统方面具有的独特的优越性,并且其分级评价的评价结果能够满足需要,十分适合进行最后评价分析。本文主要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山东部分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利用三种具体赋值方法的具体应用并比较分析。为了有效地选择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将参考的文献所涉及到的评价指标进行归纳汇总。

从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文献来看,王英等(2006)、向延平(2011)和陈友莲(2012)等在指标选择时,考察的范围较广涉及面较多,而王连华等(2011)、曲林(2012)以及李凡(2011)考虑范围相对较窄。在选择指标时,应当考虑所列举的每一个方面,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评价其服务。就每一个方面而言,各位专家和学者所选择的指标也存在差异,侧重点有所不同,李凡(2011)和王连华等(2011)侧重于继续教育和培训服务,而周静(2012)却侧重于资源设施的服务方面。同一个专家学者,每一项具体指标在各部分内容的分配也不一样,有的内容含有3-4各指标,而有的仅有一个指标概括,尽可能考虑指标在内容中的分布。

一、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自身的特征以及具体服务内容,考虑到其能力的评价需要思考的因素,从高校的职能和资源出发,社会服务本身就是高效职能组成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延伸到社会经济和生活层面就是社会服务的内涵,分别为社会人才培养、培训以及继续教育和科研技术服务。从高校资源向社会服务的角度来扩展,包含软资源服务,体现在知识信息文化服务和咨询等;硬资源服务主要是资源设施的服务。在具体到指标时,包含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等,选取三个层次共计33个指标。根据向39所驻济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和参阅《全国高等学校基本数据库》相关数字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取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字。

二、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就选取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价,对其三个级别的重要性程度分别进行比较判断,选择1为稍微重要,重要性程度很低,选择9为特别重要,重要程度最高,指标重要性按照1至9顺序逐步增强。在评价时注意对比在同一类别中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就50份调查问卷中有效调查问卷44份进行统计分析。专家评分进行求其平均值,就具体一个层次或者层次中一类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重要性比较,以定量的方式表示,建立判断矩阵。对于每个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根据调查问卷中专家对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判断,以一级指标为例,对其四项内容评价相对重要性赋值的均值依次为6.86、7.40、7.54、6.78。计算判断矩阵为:

其中:a2>a1,a21=a2-a1+1=7.40-6.86+1=1.56;

其余的数值,以此算法计算可得。

采取方程根的方法计算一级相对总目标(目标级)的权重:

即为指标以一级相对总目标(目标级)的权重,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本文选择的区域范围为驻济高校,三种方法对山东某高校的赋值见附表1。

三、评价过程、结果和分析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具体评价过程,首先根据三种赋值方法分别对评价体系指标进行赋值,然后根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就三级指标进行确定的权重。三级权重分别记为:Wi,Wij,Wijk,i=1,2,3,4;j=1,2,3,4;k=2,3,4。

建立评价指标集:

Up即为最终能力大小评价值。

根据三种赋值方法对各指标的分别赋值,以及确定的权重,两者相乘,然后就其对应的二级指标加总求和即为二级指标的评价值,见附表2。

根据附表2,二级指标的评价值,确定的权重,再两者分别相乘,然后就其对应的一级指标加总求和即为一级指标的评价值,见附表3。

如附表3所示,依据一级指标的评价值,和确定的权重,最后两者分别相乘加总求和即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价值,即加权求平均值法求得总评价。赋值A法能力评价值为6.71,赋值B法能力评价值为6.06,赋值C法能力评价值为7.96。

三种赋值方法赋值对山东某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价分数均不高,在10分满分的标准下,三种赋值放飞的分值分别为6.71、6.06、7.96,属于服务能力较高等级的较低水平,或者说属于一般等级的较高水平,即刚刚超过一般等级。山东政法学院自2007年3月开始普通本科教育以来仅有7年时间,社会服务能力能取得这样成绩已经相当不易,并且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来看,两种赋值方法对社会服务的四项内容其能力的评价大小顺序相同,知识信息文化服务能力较强,评价值为7.226和6.931,而资源设施服务能力次之,科研技术服务能力整体较低,评价值分别为5.906和5.120,判别等级仅属于一般等级。与指标的期望数值或者与其他高校相比,该项目内容的服务能力较低。原因在于山东政法学院属于社科类文科院校,专利技术转让以及实验室数量等相对较少,成果转让较少,经济管理类和社科类等文科院校均存在这些共同特点。

通过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二级指标的评价值,可以看出,无论那种赋值方法,评价值最低的项目是成果使用和研究机构和实验室数量,这与上述分析正好对应。原因还可能在于,文科院校的成果使用不像理工科研究成果易于转化为生产力,能直接看到使用效果,文科成果可能已经体现但是不易测度和评价。比如法学专家就法律的制定或者修改意见已经写进了某部法律,促进了社会发展和产生社会效应,先不说效应难以衡量,就是意见是否写入法律事实尚需确定衡量和考查。

赋值A法的评价值在环境绿化、文化服务、公共生活设施服务以及知识信息传播和课题等项目评价较高,该校近几年在这几个方面的努力得到被调查专家的认可,给予评分均较高。赋值B法在环境绿化、知识信息传播以及文化服务评分较高,说明其效果进行量化衡量时表现出较高的能力和水平。以三级指标赋值可以直接看到具体每个指标社会服务的强弱,不展开阐述。

[1]樊长军,康美娟,连宇江,赵军亮,朱媛.基于 AHP的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9):108-112.

[2]应望江,李泉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45-51.

[3]王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重庆高校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0:55-70.

[4]李凡.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1):38-41.

[5]张宝友,汤易兵.基于DEA模型的高校社会服务绩效研究——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2-18.

[6]周静.基于BSC的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2:22-67.

附表2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三种方法所求二级指标评价值

附表3 三种方法所求一级指标评价值以及结果

猜你喜欢

赋值附表价值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强赋值幺半群上的加权Mealy机与加权Moore机的关系*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算法框图问题中的易错点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学生为什么“懂而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