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激趣?思维引领?注重拓展

2015-06-05张惠珠

课外语文·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拓展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张惠珠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正确认识语文课堂教学中活动激趣、思维引领、拓展延伸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活动;思维;拓展;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的,但很多初中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老师只好唱“独角戏”,这样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

为了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让孩子们爱上语文,我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你心中理想的语文课是怎样的?虽然答案五花八门,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理想的语文课是充满乐趣的;老师除了讲课文外还能引入一些课外内容;要让我们有自己的思考;能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

针对孩子们的建议,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发现要让孩子们热爱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要注重活动激趣、思维引领及课外拓展。

一、尊重“需要”,活动激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因此,课堂上,我总是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自己读,自己领会,自己演练,然后小组、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切磋,最终巧妙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文言文是最令学生头疼的一类课文,因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基本的教学模式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这样“满堂灌”的课堂索然无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尝试开展了“我是小老师”活动。课前布置学生借助注解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将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词语和句子找出来准备考考大家,同时在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便于课上向老师、同学请教。对于上台提问、能为同学解答疑难的小老师及抢答过程中答对的同学,则给予加分奖励。为了让自己有当小老师的机会,也为了课堂上有更多抢答的机会,孩子们课前的预习非常积极主动,为了弄懂某个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他们还会去学过的文言文中查找,从而达到了“温故”的效果。课堂上,孩子们你争我抢,争当小老师,争抢答题机会,整个课堂便由“满堂灌”变成了竞赛的课堂、活动的课堂,孩子们在加分及老师的表扬中获得了成就感,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童话、小说、戏剧单元。如果仅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与分析,很难使同学们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因此,我借助课本内容,设计了“我是小演员”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在教学《丑小鸭》《芦花荡》时,我让孩子们提前根据课本内容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学生走进文本,在熟读文本、掌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编写剧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理解去扮演角色,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那逼真的表演、巧妙的台词无不使台下的学生欢呼雀跃。这种课堂表演活动用学生的亲身体验代替了教师枯燥的讲解,使课堂生动起来,而且更易理解,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与其守成法,勿宁尚自然;与其划一,勿宁展个性。”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我是小老师”“我是小演员”“我是小小朗诵家”“我是最佳小辩手”“我是小画家”“我是小导游”等活动充分展现了自我的个性。同时在教师适时的引导、鼓励和称赞中充分体验到了语文课的独到与快乐,在充满激情和新鲜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立足启智,思维引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从课题、选材、详略、标点符号及自己认为不懂或感到奇怪的地方去质疑和思考,让孩子们在动脑、动口的同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时,有学生提出了质疑:为什么题目要用两个“生命”呢?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为了表示强调;有的学生认为,“生命”不仅指肉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所以用两个;有的学生认为,用两次更能表现人们对生命的思考;还有学生认为,用两个更能表现人们对生命的渴望……

通过引领质疑和思考,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激发,他们不仅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而且增长了智慧,创新了思维。同时,学生质疑的一些内容,我们课前并没有想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们备课之不足,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

三、读写并重,注重拓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课堂,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一个起始点,它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点。课堂之外的阅读拓展则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抓好课内和课外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学习环节,我们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我们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更全面。

在教学中,研读文本之后,我总会帮助学生尽可能找到由文本向课外阅读延伸的“阅读点”,引导学生以相同主题或相同题材为阅读拓展点、以表现手法为阅读拓展点、以课文背景为阅读拓展点、以课文原著为阅读拓展点、以课文作者为阅读拓展点,以巩固文本知识,丰富、扩展文本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给孩子们布置一道题:读完本文,你联想到了什么?引导孩子们课外进行拓展阅读。在教学《木兰诗》时,孩子们由木兰的孝顺联想到了黄香温席、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的典故;由木兰的爱国联想到钱学森、黄旭华的事迹;由木兰是巾帼英雄联想到了平阳公主、冼夫人、穆桂英的事迹。有的还联想到了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由《孙权劝学》,孩子们联想到了《诲学说》《送东阳马生序》《孟母诫子》《薛谭学讴》及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联想到了“鸟要高飞先振翅,人要成才早读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等名句。还有的学生联想到了凿壁偷光、程门立雪等典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名著的热情与兴趣,进行有效课外拓展。如教学《孤独之旅》时推荐阅读《草房子》,教学《海燕》时推荐阅读《春天的旋律》《鹰之歌》……

拓展阅读活动让孩子们跳出了教材本身,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了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文化积淀,还学会了思考、交流与分享,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有效提高了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另外,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在学生中开展“我是小作家”活动,因文、因人而异,把小练笔作为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或仿写,或补写,或续写。我还常常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对联、小诗、颁奖词、书信等)将读后感写下来,效果不错。下面是部分学生在学完《木兰诗》后的小练笔:

●对联

上联:替父从军尽孝道

下联:为国杀敌献忠心

横批:巾帼英雄

上联:对父之孝比海深

下联:报国之心比天高

横批:忠孝两全

●颁奖词

她,一位女子。用纤细的手,握住了对家人浓浓的亲情;用孱弱的肩,扛起了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敌人来犯,毫不退缩;困难之时,英勇向前。一个女子,一段佳话,铸就了一篇不朽的传奇!

●小诗《赞木兰》

本是家中勤劳女,

却因战争代父征。

紧张准备赴前线,

多年战争终凯旋。

归来明堂见天子,

天子册封尚书郎。

木兰不为名利诱,

一心只想把家还。

回到家中换女妆,

伙伴见了皆惊忙。

军营生活十几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谁说女子不如男,

巾帼英雄花木兰。

或许孩子们的练笔还略显稚嫩,但以读促写的拓展活动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了一体,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升,有效提高了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总之,活动激趣、思维引领和拓展延伸的实践给我和孩子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和收获,让我的课堂焕发了生命活力,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我想,这应该就是快乐的、诗意的、生成的、真实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刘俊祥.让每一位儿童都成为作者[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3]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拓展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