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5-06-02张立高岩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思想道德家庭教育

张立 高岩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由于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尚未成熟,对社会上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缺乏甄别能力,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为此,校园与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教育中以培养公民基本道德准则入手,为学生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积极开发利用家庭教育的特殊潜能,形成学校、家庭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为小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道德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087-02

梁啟超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句话充分揭示了抓好少年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奠基工程。小学是儿童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教师的为人师表,班主任的素养,校园的文化氛围,家长日常的行为,家庭的教育方法,对儿童的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构建学校家庭为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和谐向上的学校、家庭环境,使儿童在学习和活动中汲取到更多的正能量,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播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准则种子,养成遵章守纪、行为规范、勤奋学习、团结友爱、诚信友善的良好习惯,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小学教育肩负着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的主导作用

思想道德教育在小学生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面对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儿童开始步入第一个求知识的大门,教育要在他们纯洁幼小的心灵中画上人生起步的风向标。为此,学校的校园环境、培养模式、教师的精神风貌、班主任队伍等诸多因素对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形成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1 班主任的素养对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俄罗斯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的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中的人格作用”,这就告诫我们教师的素养在学生成长中的影响的重要性。尤其小学班主任是学生进入义务教育的第一位启蒙教师,负责班级的领导、组织工作及思想工作。班主任每天大部分工作在学生中间,是学生最信赖的人,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教学水平、管理能力,乃至举止言谈、生活习惯等都是学生效仿的一面镜子。班级每一项工作的处理,都会给学生留下课间议论的话题,其结果会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终身。为此,学校要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建立竞争考核机制,把德才兼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率先垂范、爱生如子、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教师纳入班主任队伍,这是做好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前提。

同时,要强化班主任队伍的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学校要把对班主任的培养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有计划地对班主任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教育管理学、少儿心理学等有关知识培训教育,使班主任队伍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管理上有创新,在教学上有新亮点,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和赞许。这样才能增强班级工作的凝聚力,成为学生效仿的一面镜子,做好学生成长的导航人。

1.2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阵地对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作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课堂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小学的各学科教学过程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潜能,如何把教师育人工作融入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课堂组织能力。科学地构思教案,灵活地组织教学,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科学的融入教学,可以扩宽教学口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增加课堂的凝聚力。如:扩宽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口径,根据教学要求,适当引入国学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懂得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对他们思想道德意识的形成产生正效应;把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先进事迹融入课堂,如:学生中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使学生感受到“好人”就在我们中间,榜样就在我们校园。为他们提供听得到,看得见的学习榜样,把品德与社会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更适合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可以增强课堂的活力,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

要注重语文教学中加强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既学到了语文知识,审美了东方文化的内涵,又汲取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学、体育、美术等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蕴藏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意识,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空间。如:课堂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育测试,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严肃考场纪律,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这样充分发挥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和优势,形成各学科课堂教书育人的链条。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1.3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德育功能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育的隐型德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理解能力,科学利用校园的画廊、课间广播、校园讲演大赛、故事会、讲演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国学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教育,清末爱国民族英雄邓世昌、虎门销烟林则徐等英雄事迹;革命时期的《小兵张嘎》《刘胡兰》等;新时期的吉林最美孝心少年王丹,汶川地震废墟下舍身救同学的小学生林浩等。利用校园内师生中涌现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等进行宣传教育,为学生课间活动提供自由观赏、评论的空间,学校的讲演会上展现学生自我的机会。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热爱校园环境,珍惜校园文化,弘扬校园精神的道德风尚

2 家庭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参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风貌”。为此,家庭是儿童天然的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教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熏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十分重要。为此,学校要把家访作为沟通指导的渠道,把座谈会作为宣传家庭教育方法的窗口,使家长能够重视自身修养,优化家庭环境,端正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

2.1 增加家长座谈会与家访工作,发挥家长自身形象的教育功效

家长座谈会是学校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手段,学校定期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及日常表现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中的意见和建议,已经成为座谈会的惯例。如果忽视了把家庭环境及教育方法纳入座谈讨论的主要议程,势必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父母的综合素养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其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如:對长辈的孝敬,夫妻关系,邻居交往,生活方式,劳动态度,个人爱好,以及茶余饭后交流的话题,都是个人的基本道德素质的具体体现。它是孩子身边模仿的活教材,会在孩子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自然形成了孩子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习惯。正如颜之推所说,“潜移默化自然似之”,这种不知不觉地,悄悄地,一点一滴地渗透教育是厉害的教育。为此,家长座谈会要做好家庭因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的重要性的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座谈讨论,达成共识,强化家长的责任意识,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积极营造和谐、温馨、向上的家庭生活环境,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正能量,这种教育效果是学校无法实现的。

2.2 做好家庭教育方法宣传、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长的义务和责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成为诸多家长对子女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的欲望,从而导致有的家长盲目的追求成绩,忽略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主要表现:一是家长以奖励措施,误导孩子以分数论“英雄”,引起有的学生丧失了诚信,考试作弊;诱导孩子从小养成拜金主义思想。二是宠爱过度,享有“皇上”待遇,诱导孩子滋生贪图享受,唯我独尊的性格,导致孩子缺失自强自立、团队意识。三是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挖苦、贬低、甚至打骂,挫伤孩子自尊,而产生抵触消极情绪,导致学生厌学逃课。为此,家庭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强化家访调研力度,把握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指导。借助家长之间的座谈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为此,小学教育要树立起“既要做好知识传授、更要注重道德养成”的综合育才观。要建立德才兼备的优秀班主任队伍,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发挥教师课堂的教书育人潜能,优化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活动环境。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力度,优化家庭氛围,改善教育方法,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紧跟时代的发展,适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源于学生生活,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学生心灵中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准则意识,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彩霞.现阶段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教育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3(36):168.

[2] 齐瑞艳,马传宝.浅议“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1):60.

[3] 谭良.教育育人点滴[J].科技创新导报,2014(2):143.

[4] 步红梅.浅谈育人环境的净化和优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4(5):13.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思想道德家庭教育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