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传统文化底蕴

2015-06-01廖生智

学理论·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底蕴传统文化

廖生智

摘 要: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以古鉴今,努力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尤其是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体现了更为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总体国家安全观吸纳了传统文化中至今仍然合理和有益的元素,强调在今天维护国家安全实践中要富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统领总体的国家安全观。吸纳古代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思想,保护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汲取中国传统价值观丰富营养,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富国与强兵、发展与安全协调并重互相促进。

关键词: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传统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001-03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将毛泽东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弘扬光大,以古鉴今,用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当代价值及如何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当代价值尤其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方面更鲜明地凸显出来。

中华民族的祖祖辈辈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璀璨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涵了很多治国安邦的智慧。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批判性地吸收、借鉴了这些在今天仍具有时代价值的治国安邦的智慧,赋予当今中国治国理政、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尽管习近平总书记是从治国理政角度论及传统文化的,并且治国理政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内涵有所不同,但二者紧密相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保证国家安全,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安全,必须在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筹划,必须以安全治理作为基本路径来维护和保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在治理实践上,就是推进国家安全总体治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就是安全各领域各要素各层面统筹治理,创建当代中国国家安全治理系统格局。”[2]因此,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闪耀着治国安邦智慧之光的主要方面有助于准确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一、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中国古代先贤强调要保持强烈的忧患和危机意识,并在祸患和危机出现前就警惕防范以避免发生。体现这种思想的论述不胜枚举。例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不思祸,咎无日矣。”(群书治要·周书)意思是:不居安思危,离灾祸也就没有多少日子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左传·襄公十一年)告诫当政者在安定的时候不要忘记危险,在生存的时候不要忘记灭亡,在国家大治的时候不要忘记发生动乱的可能性。因此,要“治之于未乱,备之于未形,为之于未有,防患于未然。”(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强烈的忧患和危机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基于对我国所处的新的世情、国情、党情的严峻形势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3]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3]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深刻表明,在当前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的内外环境下,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防止危险意识,积极地防微杜渐,防范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向现实转化,可控向失控转化,争取在防范和化解风险上处于主动地位,将不利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的消极因素可能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二、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统领总体国家安全观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以民为本、亲民、爱民等价值取向和思想主张。《尚书·五子之歌》中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管子·治国第四十八》中认为:“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荀子·王制》中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孟子·离娄上》中指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因此,《孟子·尽心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作为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孟子主张将民置于国君之上,认为国家要生存和发展就不能忽视民众的力量,民心之向背影响着国家的兴亡,统治者地位的安危。宋朝程颐强调:“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二程文集·卷五)意思是说当政的原理,以顺民心为根本,以使百姓宽裕为根本,以安民而不扰民为根本。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上述民本思想,并扬弃了传统民本主义暗含的皇权主义的消极方面,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统领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3]“‘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在为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立心,是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总纲领。”“‘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的命题,不仅进一步表达了人民安全或国民安全在国家安全构成要素中的核心性,以及在国家安全活动中的终极目的性,而且更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的主体性。”[4]可见,总体国家安全观将人的安全和国家安全相融合,使“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到保护民众平安层面,蕴含了让人民安全生活的新意蕴,体现了在维护国家安全问题上,人民作为目的和手段的统一,进一步凸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

三、吸纳古代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思想,保护生态安全、资源安全

中国古代以“天人合一”为中心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思想非常丰富,并广为流传。例如,《庄子·齐物论》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表明人与天地自然一体共存。《周易·文言传》综合了庄子的“顺天”思想和荀子的“制天”思想,认为:人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其中的“先天”是指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以前加以引导,而“后天”是指遵循自然的变化,尊重自然规律。《孟子·告子上》指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意思是说如果得到好好的养护,没有东西不能生长;如果失去护养,没有东西不会消亡。《吕氏春秋·义尝》写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意在警告世人:要用之有度,节制人对自然的索取。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针对我国当前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严峻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5]基于以上深刻认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将保护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作为新的要素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之中,将二者作为日渐突出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要方面予以应对。

四、汲取中国传统价值观丰富营养,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

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历史中,流传和延续下来的传统价值观,激励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虽屡遭天灾破坏和外族入侵,但始终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维系着中华民族大一统局面。如主张热爱祖国,家国一体,密不可分,国是大家,家是小家,个人应勇于为国分忧解难。《孟子·离娄上》中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明朝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呼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末禁烟英雄林则徐在将启程赴流放地伊犁时,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与家人作别。再如鼓励人们要以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的毅力成就事业。《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君子像天一样自强不息,像地一样厚德载物。”清朝蒲松龄还撰联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除了上述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价值观之外,中国古代思想家还强调重视道德、礼义等对于国家国家政权建立的合法性基础和保障作用。如《尚书·蔡仲之命》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强调:“为政以德”。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以德服人者王”的思想。问“德如何则可以王矣?”回答是:“保民而王。”[6]《管子·牧民》中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措也。”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软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优势,不断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灌输西方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使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造成一些人包括党员干部理想缺失,道德滑坡。鉴于此,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文化安全纳入其中,作为国家安全的保障之一。而维护文化安全的核心无疑是培育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但文化软实力所赖以形成和提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历史继承性,它的根深埋于传统文化中,必须挖掘、剔除、弘扬。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论述。他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治理,价值观建设是文化治理的基础层面之一,文化软实力建设则是文化治理的关键内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这表明,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高度重视通过汲取中国传统价值观丰富营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

五、富国与强兵、发展与安全协调并重互相促进

中国古代疆域辽阔,卫国戍边保障国家安全客观上要求国家及其统治者建立强大的军事国防力量,但国家防卫力量强弱与否不单纯是军力如何的问题,而是直接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基础即发展问题。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富国与强兵互为条件协调并重的思想。春秋时期法家把发展实力,富国强兵作为治国思想的终极目标。“在法家看来,所谓富国强兵,就是经济发展,军力增强,而且富国与强兵互为前提,共同促进。”[8]对国富兵强思想论述最为完备者应首推管子。他认为:“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管子·治国)当然中国古代富国强兵的“富国”的途径主要偏重于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例如:“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然农者,胜之本也。”[9]西汉的政治家贾谊也认为:“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10]。因此他主张,发展耕织,修炼武备,以防止匈奴的侵扰。

猜你喜欢

总体国家安全观底蕴传统文化
倍er高级
议论文的论法与底蕴
理解粮食底蕴 传承粮食文化
“新安全观”下高校国防教育新形式探索
关于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的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军事改革的底蕴在于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