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与学方式转变带来的“三大改变”

2015-06-01蔡祖泉

师道·教研 2015年4期
关键词:群学独学小组长

蔡祖泉

福田区教育改革提出的“五个坚定不移”之一就是“大力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作为学校,为了改革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课堂,我们提出“学、展、练”自主快乐课堂导学模式。课堂上通过让学生经历“自学(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小组展示、全班展示)——练习(巩固拓展)”三大环节,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改变封闭、孤立的个体学习方式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学、展、练”自主快乐课堂建设的前提是必须建设好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一是发挥小组长在小组学习中“小老师”的管理、指导作用;二是实现小组内“兵教兵、兵强兵”的作用;三是让检测反馈能够及时落到实处。我们要求各班按照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性别差异等将4至6名学生分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都有自己特色的组名、组训、口号等,各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让组内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校还多次组织小组建设和小组长培训,出台“学、展、练”自主快乐课堂学习评价和自我教育管理评价方案,设计有评价量化表。评价打破了单一、封闭的个体评价方式,实行小组捆绑式评价,并将学生自主学习评价和自我教育管理评价有机结合,采取每节课评、每天评、每月评和学期评的方式,以评促课堂学习高效,以评促全员全面发展。

二、改变传统“教、学、练”教学模式为“学、展、练”导学模式

为了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提出了“学、展、练”自主快乐课堂“三环六步”导学模式。即“自学(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小组展示、全班展示)——练习(巩固拓展)”。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是一、二年级“扶着走”, 三、四年级“牵着走”, 五、六年级“指着走”推进策略。即:一、二年级教师将学案中设计的学习的步骤、思考的问题、学法提示等通过大屏幕投影出示,扶着学生一步一步根据提示边学习、边展示、边指导。三、四年级开始印发学案引导学生运用学案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教师组织学习、点拨疑难、激励评价。五、六年级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利用下发的学案独学、对学群学、展示交流,教师只组织、点拨、激励和评价,真正做到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自主、合作交给学生,把展示交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真正实现课堂上学生自主、快乐、高效地学习。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让学生充分独学。学习本身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经历独立学习的过程,充分利用导学案一步一步自学。中、高年级学生自学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做好标注,带入到对学、群学中去讨论解决。学生独学时,教师深入学习小组内,巡视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和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后进生重点指导。

二是用心指导对学、群学。对学、群学过程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要求学生先对学后群学,继而深入探究。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适时对各组进行激励评价,同时做好小组学习存在问题的记录,在学生展示时集中加以重点点拨指导。

三是精心组织小展示和大展示。“学、展、练”自主快乐课堂可以说就是展示课堂。小展示是由小组长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的展示活动,目的是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问题汇报给老师,让老师把握学情,确定全班大展示的时间、内容、形式和进程。全班大展示由教师(中、高年级也可由学生)组织各小组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小组在大展示时,其他组成员一定要倾听、参与评价、补充、强化,教师要起到组织、点拨、追问、应对、激励等作用,绝不是把教师灌输变成学生灌输。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该强化的要强化,该补充的要补充,该示范还得示范。

四是组织达标检测练习。达标检测练习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但最终要达到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潜能生学习的情况。根据检测发现的问题,教师可就本节课所学内容安排巩固练习和拓展性训练。

责任编辑 潘孟良endprint

猜你喜欢

群学独学小组长
分餐小组长
小组长的烦恼
多策并举,提高学生数学自主独学能力
落实独学让课堂高效
论“群学”之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