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减负,高效增质,全面打造学校竞争力

2015-06-01袁宇迪

师道·教研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特色培训

袁宇迪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构建家长口碑的关键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十八大报告也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随着教育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教育质量更加凸显了它的重要位置。

但教学质量绝对不是学校质量的全部,学校的质量更多的应该在育人,所以衡量一个学校的质量应该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去看待。其实当学校的教育工作做好了,教学质量自然提升了。

一、以活动营造愉悦氛围

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反思,学校到底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分数固然要追求,但小学阶段有比分数更重要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用最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所谓优秀的学生,就是具有无数良好习惯的学生。广外附小这些年来,以培养孩子们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扎实的基础为目标,坚持开展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英语文化节成为了学校的传统,每个节几乎都历时一个月。学校每年还举办了合唱比赛、运动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训练的拓展)、文艺汇演、师生共读一本书、跳绳比赛、科技节。

少先队大队部结合学生的特点,构建系列活动:如九月文明礼仪、十月相约中国梦、十一月感恩有你、十二月红领巾实践活动。这些一系列的少先队活动,构成了学校各年级德育主题活动,有针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着孩子们的习惯。同时,这些活动构建了一个适合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校园里充满了欢歌笑语,校园里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孩子们喜爱学校,把自己融入到了校园,把自己真正当作学校的主人,所以学校的所有事情,都是一种积极愉悦的心态去面对。当节假日来临时孩子们反而有些失落,因为见不到可爱的老师、亲密的同学,没有了他们才艺展示的空间和舞台。

二、以课改转变教育理念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教师必须去调动孩子内心深处的那份学习的激情。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孩子们的被动的学转化为主动,才能提升课堂的效率,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广外附小这些年来,努力寻找突破点:2006年开始,引入了生本实验,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模式,把讲台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转变一个人的观念需要时间的磨合,为此学校请了很多专家来培训,不断组织老师教研,同时学校推出全校性的生本研讨课,所有老师参加,并由专家点评,老师们身临其境,感受到生本课堂带来的快乐。正是在这样的力度下,学校的生本实验才得以推广,后来学校承担越来越多的全国性生本教育活动,老师们到全国各地去讲课,提升了自己的水平,得到了认同感,所以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孩子、家长也感受到了生本理念带来的优势,更是感受到了升本的无限魅力。近年,学校进一步提出,用好生本的理念,提倡课堂的模式百花齐放,推出了项目进课堂,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教学处设计了许多适合学生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课堂变得高效高质。

同时,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学校也是想方设法,举办了青年教师课堂大赛,举办了班主任主题班会大赛、班主任论坛。学校专门聘请了发展中心的领导做评委,及时点评,有效地提升了老师们的专业水平,也改变了老师们的陈旧观念。

三、以培训提升教师素养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让员工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技术手段,达到预期的提高目标。

其实,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由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特别是现在的民办学校,招聘一名优秀教师很难,经常是招聘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状况,学校唯一能做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培训,通过以老带新、小组教研、导师引领,慢慢培养。在校内,学校举办了新教师入职培训、部门的技能培训,从学部的角度我们还进行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心理辅导等多角度的讲座和培训,加强对职业的理解,对教学技巧的掌握,我们还请了广东省著名心理医生来校,向老师们介绍人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对家庭和各种关系的梳理、为老师们做心理辅导……培训多角度、切合实际。

走出去,是开阔教师视野的另一个好途径。见多才能识广,外面精彩的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视野的冲击,更多的是思想和心灵的撞击。上学期学校组织人员去长沙、北京学习,体育、艺术老师到深圳学习,英语老师参加全国外语研讨活动。走出去,走出了曾经狭小的视野,人的心境开朗后,眼光和境界也不断提升。

四、以特色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要发展,需要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来支撑,学校在创建特色上要找准点,找对路,恰当的定位,这样才能科学地引领学校发展。我们学校这些年来,在找点、找路上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1. 生本特色。构建学生积极参与的快乐课堂,构建以生为本的德育活动体系,无论是课堂还是活动,学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把空间和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管理,自由发展,彰显了学生的天性。

2. 外语特色。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背靠大学,依托大学资源,创建学校的外语特色。英语文化节至今已举办了十届,每一届的英语文化节,成为了孩子们的英语盛宴,学校还进行了英语戏剧比赛、开设了第二外语、举行英语配音比赛,开展英语大课间,这些英语大餐,全方位创设了氛围,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

3. 艺术特色。学校一直追求,每个人这一生应该有一至两项个人的爱好,那样将丰富其人生。培养学生的兴趣,从小学开始是最佳时段,为此学校实施项目进课堂,葫芦丝、长笛、武术、足球、漫画、剪纸等大批特色项目,进入到课程表,还开设了社团、举办艺术节、体育节,全员参与,开设了系列第二课堂,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特色培训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