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51例

2015-05-31李卫东

中国药业 2015年15期
关键词:氢氯噻嗪原发性

李卫东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确切病因的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5%以上,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见于中老年,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漫长。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必须采取长期降压药物治疗,70%以上患者需要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治疗才能使血压控制达标[1]。小剂量机制互补药物联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目前国内外高血压防治的基本共识。笔者观察了我院老年中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降压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我院门诊或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 102例,年龄 50~79 岁,平均(54.8±4.3)岁;诊断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均属于原发性高血压1~2级;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并发靶器官(心、脑、肾等)严重损害、控制不良的糖尿病(空腹血糖>11 mmol/L)、影响药物吸收的胃肠病变、高脂血症、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过敏的患者。按治疗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A组中,男27例,女24例;平均年龄(55.7±4.9)岁。B 组中,男 29 例,女 22 例;平均年龄(53.3±2.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程度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服药前先停用原降压药2周。A组服用赖诺普利片(商品名捷赐瑞,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每片10 mg),1片/次,1次/日,早餐后定时服药。B组服用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每片含赖诺普利10 mg、氢氯噻嗪12.5 mg),1 片 /次,1 次 /日,早餐后定时服药;治疗 4 周后,若舒张压(DBP)≥90 mmHg,则增加至2片/次。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8周。治疗期间清淡饮食,注意休息,不使用其他降压药物。停药期间,测2次血压,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前的基础血压。治疗期间,住院患者每天测血压2次,门诊患者每周测血压3次。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4周进行肝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血常规、血电解质、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并记录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发生不良反应如不能耐受则终止用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应立即停药,并密切观察直至不良反应消失。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3年7月卫生部制订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显效:DBP下降10 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20 mmHg。有效:DBP下降<10 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DBP下降10~19 mmHg,但未降至正常范围;收缩压(SBP)下降30 mmHg;三者实现任一项则为有效。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显效+有效=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指标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P>0.05)。A组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昏4例(7.84%)、头痛 3 例(5.88%)、腹泻 3 例(5.88%)、咳嗽 1 例(1.96%)。B 组出现头痛 3 例(5.88%)、头晕 3 例(5.88%)、药疹 2 例(3.92%)、疲倦2例(3.92%)。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症状轻微可耐受,停药后症状缓解消失,未作其他治疗。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51]

3 讨论

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利尿药、钙拮抗剂(CCB)、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和β受体阻滞剂及其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降压治疗的初始用药或长期维持用药,可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采用低剂量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联合,可优势互补,其协同作用不仅增加降压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且易于达到降压目标值。根据大规模临床研究,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及我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组合用药[3-5]: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或ARB;二氢吡啶类CCB和β受体阻滞剂;CCB和ACEI或ARB;CCB和利尿剂。

赖诺普利为第3代新型长效ACEI,是依那普利拉的赖氨酸衍生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以减少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向AngⅡ的转化,导致AngⅡ水平降低,从而使AngⅡ的升压作用及醛固酮分泌作用下降。赖诺普利的降压作用缓慢而持久,有减少左心房容量、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肾脏保护、降低血尿酸及防治偏头痛等作用[6]。氢氯噻嗪为利尿剂。本研究中,应用赖诺普利以及赖诺普利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39%和90.20%,疗效指标SBP及DBP下降值亦显示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降压效果优于赖诺普利(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赖诺普利氢氯噻嗪复方片的降压效果优于前者单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1]吴兆苏,霍 勇,王 文,等.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3):78 -110.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

[3]张石革.一线抗高血压药中四亚类药的临床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4):290 -294.

[4]黄 磊,朱萱萱,史淋峰.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6):1 034 -1 037.

[5]孙 俊.抗高血压临床用药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7,18(20):1 588-1 590.

[6]何 莉,蔡 溱.赖诺普利的临床应用新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6,6(6):450 -453.

猜你喜欢

氢氯噻嗪原发性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
降压治疗:重视和合理使用噻嗪类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