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

2015-05-30陈雪娇

2015年1期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蒙古自治区

陈雪娇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一种常见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民,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针对当地经济环境与地域状况,利用完善的金融服务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帶动了农村地区开展产业性结构调整,同时获得巨大的成效。文章主要就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

引言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信用联社的各项业务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给农村农牧业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处于我国西部偏远地区,受到地域与自身发展需求影响,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改革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需求,推动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势在必行。对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推动内蒙古地区金融体系成熟与农村经济发展。

1.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总体概述

1.1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概况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三牧”为原则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始建于1952年。就全区范围来看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位于金融机构前列,是全区机构网点、员工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基本上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产权更加清晰明显,股权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法人治理结构逐渐完善、平衡,经营机制转向成熟。

1.2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与股份制产权改革都全面成熟,推动产权制度改革,调整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目标。至2013年末时全区资格股都转换为投资股,法人股比例上升10%。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展,贷款总量从全区金融机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经营效益显著增长,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金融抗风险能力,服务当地经济功能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的关键地位进一步凸显。

2.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经营定位分析

2.1农村地区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农村地区定位主要是在基于当前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转向优势地区、优势产业、潜力企业,不断开拓全新的特色业务以及中间业务,培养、稳定具有潜力的客户,继续保持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2.2城区地区

当前部分农村信用社分值机构的服务区域从农村乡镇转变为了城区地区,从而导致了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与区域的变化。以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模、覆盖范围、竞争能力等来看,其要在城区地区进行经营定位应该强化个人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开发力度,不断完善金融渠道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让城区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成为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中产品创新开发、业务试水、制度改革的基地,变为吸收资金、投资理财的平台[1]。

2.3城郊地区

在国家建设新农村,发布各项惠农政策的情况下,城郊地区加快了城市化的脚步与进程。城郊地区的市场环境与对象客户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因此在城郊地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调整的服务对象的市场定位,并且就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与优化。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城郊地区的发展经验战略要充分凭借着熟悉城区、农村金融需求与品牌优势等特征,进一步完善业务类型与内容,改善营销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成为连接城区、农村的金融机构。

3.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思路与措施

3.1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思路

3.1.1深化改革体制。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一项任务艰巨,涉及范围广泛的系统功能涉及到内部制度建设、经营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推动产权制度建设,实现现代金融企业过渡的战略目标。重视内部控制的体系建立,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强化风险控制管理,保证农村信用社能够正常、稳定、健康经营。

3.1.2明确市场定位。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制定整体战略定位,在明确市场环境的情况下细分子目标市场定位,制定中、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保证整体展露能够切实落实[2]。

3.1.3加快业务创新。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要针对市场需求,顺应市场变化,把握农村、农民、农业的金融需求,实现从传统金融服务向多样化现代金融服务的转变。根据市场情境推出符合“三农”发展的金融产品,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同时,完善现有的业务处理流程,简化业务手续,分析客户的收入、消费、需求等行为,给客户定制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3.1.4实现科学发展。创新改革人力体制,强化升级各种类型的人事队伍建设,建立科学、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从而实现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员工之间长期和谐、稳定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金融条规进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调配、优化现有资源,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质量与效率同步增长的科学发展。

3.2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措施

3.2.1大力开展业务。以“效率、质量”为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加快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农民、牧民为经济核心,强化对农业牧业的资金支持,主动拓展农村信贷市场;关注城区、乡镇居民,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发挥自身经营特色;着重注意县级中小企业,基于优质项目信贷支持,稳定农村信用社市场占领份额。

3.2.2实行机构改革。推进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方式,着重对区域网点部分、业务类型、支出分配等进行战略性调整。改善地区发展失衡、网点分布不平均的问题。引入绩效竞争机制,严格实行人才竞用制度,培养专业的金融人才,让员工能够掌握客户动态、勇于创新改革[3]。

3.2.3实施科技手段。构建电子银行体系,将其作为重要的市场拓展渠道之一。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服务、营销等功能,与传统业务有机的融合,构建综合型的服务体系,显著提升金融法业务办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3.3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评价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后成果十分明显,机构网点覆盖全面,全区的农村信用社共有旗县级法人机构93家,网点2357个,从业人员达到3万余人。是当前内蒙古资产规模最大、服务范围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系统网络发达。综合业务系统是当前内蒙古最大的金融网络服务体系,能够实现全国通存通兑与异地结算。业务类型齐全。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所开展业务类型齐全。在2013年末时,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牛卡发卡量高达1786万张,ATM与POS机的总量达到2000余台以及20000余台。经济效益显著增长,资本回报率提升,对股东与社会回馈更加明显。员工年薪收入稳步提升,年均增长达10%以上。

4. 结束语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对于实现内蒙古金融体系改革创新,推动区内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之路需要长期坚持下去。当前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仅仅只是在国家金融政策方针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构建安全、稳定、可靠的金融与监管体系对于内蒙古经济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对日后下一步的深化改革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席建成 , 茹少峰.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基于陕西省8个县农村信用社的实地调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2):37-43.

[2]覃道爱 , 李兴发.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J].金融研究, 2009, (10):193-206.

[3]王俊芹 , 宗义湘 , 赵邦宏.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6):82-88.

猜你喜欢

农村信用社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圆满落幕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惠民演唱会成功举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
农村信用社资金管理现状探析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策略研究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农信社改革目标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