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5-05-30赵清东

2015年1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发展前景

赵清东

摘要:网络银行作为新颖的银行经营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了移动金融的形态,便捷的使用体验和难以想象的发展空间,使网络银行日益受到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伴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高潮,网络银行不断地高速发展,功能也逐渐改善,业务量也不断提高。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加快网上银行建设的步伐,网络低廉的成本和便捷的服务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网络银行发展的安全、业务等问题也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银行;消费信贷;发展前景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网络银行服务已经渐渐普及,网络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成本的空前降低,不管从银行还是客户来看,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交易都是有利的且成本是最低的,而虚拟的网络银行能使客户更快、更精确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服务,从而以最合适、最实惠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金融服务。

一、网络银行的概念与特点

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电子银行、在线银行,是通过技术手段在地理上虚拟延伸的银行。狭义的概念就是现有银行将相当部分的业务放到网络上进行办理。例如网络银行具有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上自动转账、贷款查询、集团理财、客户服务、网上缴费等功能。网络银行相对实体银行,业务办理非常自由,几乎没有时空限制。网络银行是将银行柜台搬到了网上,提供了更便捷、更快捷的服务,也是网络支付手段的基础。同时网络银行的发展也给传统银行带来了改变。

网络银行还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相对于传统银行来说,针对网络银行,各大银行可以根据自己市场的定位和市场创新将网络银行改变成为具有自我特色的可以为各类型客户服务的网上银行。同时,网络银行能够起到收集客户交易信息等记录的作用,银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能够实现更精准的金融营销,也能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细分和扩展。借助网络银行收集的客户数据,能够进一步开发网络银行的功能呢,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实现金融创新,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除了以上特点外,网络银行还有交易便捷、快速、方便等特点。

二、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

网络渠道的发展,绝不仅仅是银行业务的网络化,它将会引发商业银行一系列在实务领域的深层次变革。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有以下几点:

1、电子银行服务用途日益广泛

在全球网络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网络银行得以高速的发展,随着全方位电子银行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平均离柜率已达到63.23%。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上银行、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的个人客户数分别达7.52亿户、6.14亿户、4.58亿户和383万户。截至去年底,银行业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同比增长212.8%;移动支付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增长317.5%。

2、业务种类有了相当幅度的增长

当下,网络银行能够完成的业务种类越来越多,不仅查询和支付业务可以在互联网甚至移动互联网上完成,而且基金交易、大宗资产交易、信用卡办理等增值业务也能够在网络银行上完成。而且相当多的银行已经开始试办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授信业务。可以想象得到,网络银行逐渐会取代以往银行柜台和大堂经理的大部分工作,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服务。

三、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不健全、信用体系有待改善

我国网络业务开展10余年来,现在的法律法规还是无法满足网络银行监管的需要,在涉及一些责任认定、承担等方面的问题的解决仍无法很好的解决,银行与客户之间发生矛盾的事件仍常见于报端。在国外,信用发展的历程较长,信用程度较高。而在我们国家,由于信用的发展程度低,网络银行又是高度开放性、管理也较为松散。交易时双方不是面对面地沟通,只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协商,这使得交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这就需要高度的信用来支持。满足这些要求,这就要我们政府的支持,来建立高度的法律体系来规范电子银行的业务经营。

2、网络渠道的安全问题

网络带有一定的虚拟性,在网络上的交易也带有虚拟性,所以网络银行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户端的安全性。首先,银行网页界面很容易被仿制造假,即使网站是真的,也可能由于客户的IT设备中病毒、被挂木马等问题,使客戶信息泄露,资金被盗用。新兴的移动网络银行,也容易出现,手机丢失或中病毒,导致客户资金丢失的问题。这样,就可能给客户造成很多的麻烦。

(2)信息传输方面的安全性。非网络银行的支付方式,数据信息是在银行的内部网中传输,内部网是独立的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相隔离,安全性有保障。然而,网络银行的网上支付则不同,数据信息是在国际互联网中传输的,这使得数据被窃取和篡改的风险大大增加,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3、信用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虽然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够成熟,尤其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上,我国还不够规范,比照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而且目前社会环境诚信度还不够高,所以很多客户对网络银行、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等网络渠道的应用,持保守态度,目前网络银行应用虽然较广泛,但手机银行等应用还比较少。

四、完善网络银行发展的对策

1、完善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度

在网络银行业的监管中。不宜设立过细、过准的体系,这样,不利于虚拟金融行业的发展。

首先,要基于技术水平与风险防控能力来制定相关的法规和管理制度,网络金融市场的准入审批要采取严格且科学的标准。要强调对风险的防控和相关制度的规范。要加强日常监管,强调对金融数据的安全性分析,及时做好统计分析对网络银行有重要影响而易受技术影响的中间业务,督促各网络银行加强内部管理,从内部控制上降低风险,健全网络银行电子支付安全管理组织制度,严格身份认证。形成多样化的监管实施手段,有效控制网络银行的风险。其次,提高网络金融监管水平。传统的监管方式无法满足电子银行的监管,应加快完善虚拟金融监管的步伐,采取虚拟金融行业中央监管的方式,利用大数据、云端计算等方式对虚拟银行进行有效且动态的监管。最后,加强对网络银行监管的立法工作。一是要根据网络银行的发展趋势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要尽快出台关于虚拟货币及网络金融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目前中国包括网络金融的税法、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客户的保密性等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三是网络立法要对网络银行系统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银行的责任和义务、安全制度的建立及完善、网络金融产品的选择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创造网络银行发展的安全良好的环境。

2、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由于大多数客户担心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而我国的网络银行的安全隐患也存在很多,这就要求我国做出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完整的虚拟银行的安全管理规范。一是进一步完善安全认证机制,实施统一认证的标准。二是对银行网址要及时加以宣传并且加强其风险警示。而且要积极应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设备。最后,根据网络银行信息量大、数据资料处理迅捷等特点,建立起统一、科学的个人信息评价制度和便捷的虚拟应用系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的数据体系及相关管理体制。促使网络银行业的发展体制更加完善和合理。

3、提高网络银行的营销创新水平

商业银行应基于客户需求,积极挖掘客户的潜在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提供适用于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增强客户黏性,提高客户价值。例如P2P网络信贷的风险防范,网路信用卡的开发等业务就需要网络银行提高营销水平和风控能力。而网络银行利用庞大的网络信息有条件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作者单位:鞍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姚玉芳.浅析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14)

[2]张磊.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发展前景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安徽省消费信贷的发展研究
消费信贷市场均衡及其影响研究:一个无限生命跨期消费模型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