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江市大市场发展与思考

2015-05-30王宇

2015年1期
关键词:思考发展

王宇

摘要:商品交易市場统计是对以商品交易市场作为载体的贸易活动进行的统计。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强大市场统计研究,对有效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准确引导市场政策调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大市场;发展;思考

作为全市商贸流通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大市场)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市场交易比较活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服务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加快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2014年镇江大市场发展现状

镇江大市场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主、综合市场为辅,门类较全、各具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

1、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成交额稳中有升

2014年全市纳入年报统计的亿元市场共17个,大市场的地域分布为市辖区8个,丹阳6个、扬中2个、句容1个。全市大市场总成交额为458.58亿元,比上年增加37.14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的比重达21.5%。平均每个大市场实现成交额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2014年末,全市大市场总营业面积为1365416平方米,总摊位数7197个,出租摊位6907个,出租率为96%,其中3家保持了100%的摊位出租率。市场收取管理费6675万元,市场收取摊位租金6882万元,市场交易业主缴纳税金9824万元,市场交易业主从业人员12581人。

2、市场门类纷呈,专业市场占主导地位

目前全市已拥有一批涵盖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生产要素等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大市场,形成了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互为依托,协调配套,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2014年全市大市场中,综合市场2个,其中生产资料综合市场1个;专业市场15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1个、农产品市场4个、食品饮料及烟酒市场1个、纺织服装及鞋帽市场4个、日用品及文化用品市场1个、家具五金及装饰材料市场3个、其他专业市场1个。从成交额看,2014年全市综合市场实现成交额42亿元,占大市场总成交额9.2%;专业市场实现成交额416.58亿元,占大市场总成交额90.8%。近几年各类专业市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使全市商品交易市场的幅射功能进一步增强。

3、批发类市场在市场规模、社会效益上优于零售类市场

2014年,以批发经营为主的大市场有6家,占35.3%;以零售经营为主的大市场有11家,占64.7%。从市场规模看,2014年以批发经营为主的大市场在成交额、营业面积上远高于以零售为主的大市场。从年成交额看,批发类市场年成交额达391.39亿元,占85.3%,零售类市场年成交额67.19亿元,仅占14.7%。从营业面积看,批发类市场的营业面积达110.09万平方米,占80.6%;零售类市场的营业面积为26.45万平方米,仅占19.4%。从社会效益看,批发经营为主的大市场在缴纳税金、吸收就业上也高于以零售为主的大市场。2014年,批发类市场业主缴纳税金7385万元,从业人员7215人;零售类市场业主缴纳税金2439万元,从业人员5366人。

4、大型市场的龙头作用显著

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是镇江现代商业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大型市场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现了一批大型市场。2014年,镇江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大型市场达5个,成交额达4209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全市大市场总成交额的918%,其中惠龙港一家成交额就达32698亿元。大型大市场已经成为引领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的龙头骨干,这些骨干市场在连接产销,繁荣市场,满足消费,活跃商品流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大市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一方面全市17个大市场中,有较强的辐射力的市场只有惠龙港钢材市场、华阳眼镜市场、华东灯具城,其他市场更多的是服务于本地消费者;另一方面,我市经济缺乏对相关专业市场的产业支撑,使得我市商品交易市场特别是大市场难以发挥资源共享、规模经济的优势,起到推动本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与区域有效结合的作用。

2、经营管理有待提高

目前我市大市场大都采用出租摊位、收取租金的经营方式,缺乏对市场战略走向的把握,难以对市场的整体经营进行有效指导,对市场也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进场商户的职业道德和经营素质较差,市场摊位布局杂乱、经营环境差,致使不文明、不公平交易行为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的形象,也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3、商品经营层次不高

我市部分大市场(如招商市场、甘露商城)经营者多为小商贩和个体经营户,经营的商品仍是一些低端的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面对人们日渐提高的消费水平和快速转换的市场消费热点,其低质低价的商品定位已经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需要,市场空间正在逐步缩小。

4、受新型业态的冲击大

近年来各种连锁超市、便利店、专买店不断进入镇江,并以丰富的商品种类、适宜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对商品交易市场的摊位式销售带来了很大冲击,其中永辉超市开业对周边菜市场产生的影响让人记忆犹新。同时各类网络销售平台凭借其低廉价格、送货上门等优势,近几年发展极为迅猛,前景看好。这些新兴业态对大市场的运行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

三、促进大市场建设发展的思考

1、发展具有产业支撑的特色市场

从大市场发展趋势看,未来更多的应是专业化较高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批发市场,因此在保持原有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应依托镇江产业优势、结合镇江产业发展需要,培育与镇江优势产业相关的特色市场,以提高市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并且要提高本地工业发展水平,积极引导本地产业链的优化和延伸,增强本地产业对专业市场的支撑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对区域消费需求和市场承载能力的把握,适当建设本地区及周边消费需求强劲而目前还没有的相关类型市场。

2、提升市场软硬件服务水平

一是要加强市场硬件建设,提高经营档次。以更好的环境、配套措施,以更高的档次、品牌优势来集聚人气和商气,不断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增加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二是完善服务功能,满足多方位需求。市场管理部门不应局限在传统的服务上,要完善信息、交易、结算、仓储、加工、运输、质量保证及生活服务等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多方位的不同需求,从而有效维持交易主体对市场的忠诚度。三是强化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市场的管理者不能仅以收取摊位租金为目的进行市场管理,要坚决打击和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和市场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努力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高市场信誉度,保障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面对各种新兴业态的竞争,大市场应加强创新,积极推进市场的信息网络体系和电子商务建设,引入电子商务、特许经营、代理直销、专业展销等营销方式,通过办理分市场和连锁经营,实行总经销、总代理等形式来丰富交易市场模式。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推动大市场向现代流通模式发展。

猜你喜欢

思考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