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36例中的应用

2015-05-30王玉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饮食护理急性胰腺炎复发率

王玉林

【摘要】目的:觀察个性化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36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期饮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白细胞、血糖、肝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随访6个月,干预组有2例复发,常规组复发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实施饮食指导,能有效改善疾病预后,促进患者胰功能和肝功能恢复,有利于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饮食护理;个性化;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R473.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9-0108-02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全身症状等[1]。该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炎症反应,故对其治疗应以减轻疾病的炎性反应为主。临床中除了重视对该病的治疗,还应做好对疾病的护理干预,尤其是饮食护理。为观察实施饮食指导对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的效果,笔者对72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发布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2],经常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血淀粉酶检查确诊。排除其他急腹症患者, 因其他原因引发的胰腺炎, 病情复杂难以确定者以及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36例。干预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17~68岁,平均为(41.8±4.1)岁;其中轻症8例,中症16例,重症12例;胆固醇(TC)5.6~9.1mmol/L,平均为(7.1±1.2)mmol/L。常规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0~66岁,平均为(42.2±4.2)岁;其中轻症8例,中症18例,重症10例;胆固醇(TC)5.5~9.3mmol/L,平均为(7.3±1.3)mmol/L。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TC水平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常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饮食根据患者病情采用统一标准餐。干预组实施分期饮食指导干预,具体如下。

1.2.1 制定饮食方案 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饮食的分类、食物成分,并发放食物成分表,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恢复情况、体重系数、饮食习惯等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同时,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等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记录好患者的饮食结构,以计算患者每天蛋白、能量等摄入量,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1.2.2 急性期饮食护理 急性期,必须禁食、禁水,轻中度者为3~5d,重度者为7~10d;并及早帮助患者吸出胃液、胆汁;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禁食、禁水的解释工作及告知其意义。

1.2.3 好转期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患者进食时间,待血、尿淀粉酶基本正常后才考虑进食。该时期指导患者食用低脂肪、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先从少量、清淡、低脂流质饮食开始,无不适反应后改为半流质饮食。

1.2.4 恢复期饮食护理 该期患者病情较为稳定,疼痛消失后,可逐渐改为低脂、半流饮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指导患者多食用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虾、鸡肉及豆制品等,并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同时,加强患者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的教育[3]。

1.2.5 稳定期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鱼、瘦肉、蛋白及豆制品等,脂肪与盐分的摄入量必须严格控制,可适当食用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同时,指导患者要养成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要求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少食多餐。

1.3 疗效判定 记录两组患者白细胞、血糖、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参考《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4]进行判定。①痊愈:治疗12d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胰腺CT 检查显示胰腺正常;②显效:治疗12d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复查≥1项恢复正常;③有效: 治疗12d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有恢复的趋势;④无效:治疗12d内,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白细胞、血糖、肝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 干预组患者白细胞、血糖、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FL)]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随访6个月,干预组2例复发,复发率为5.56%;常规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5.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因胰腺炎患者对疾病及饮食相关知识的了解比较少,未能真正认识到饮食与疾病防治之间的关系,若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不合理,容易引起急性胰腺炎反跳、复发[5]。饮食指导作为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临床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内容[6]。分期饮食指导能够通过对患者进行动态、连续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饮食指导,有效预防因盲目性、随意性食用食物而导致疾病的复发,从而提高患者饮食的合理性。本研究中,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且复发率低于常规组。表明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饮食指导更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胰、肝功能及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但需要注意,个性化饮食指导对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要求较高,护理人员需要接受全面的饮食健康培训、患者病情评估、针对性护理培训等训练,因此,在基层医院开展此护理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

综上所述,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实施分期饮食指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有利于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霞,葛俊.急性胰腺炎的饮食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14(4):64-65.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1996年第二次方案)[J]. 中华外科杂志, 1997, 35(12):70-72.

[3]李云波.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饮食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2,13(2):162-163.

[4]王兴鹏, 李兆申, 袁耀宗, 等.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12(7):530-535.

[5]兰艳梅,欧雪群. 饮食指导在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中的作用[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 3(5):17-18.

[6]谭清华,黄天雯,钟婉茜,等. 急性胰腺炎病人阶段性饮食护理干预[J]. 全科护理,2009, 7(9):795-796.

(收稿日期:2015.05.21)

猜你喜欢

饮食护理急性胰腺炎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护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研究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