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权力运行综合监管的工作思路

2015-05-30耿建祥

经济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工作思路高等学校

摘 要: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技术人才的重任,有必要成为廉洁文化、廉政文化建设的典范。高校纪检部门应采用传统监管、现代技术监管、校内监管和校外监管相结合的方法,严把预防教育、综合监管、考核惩罚三大关口。预防教育要体现细、新、实的工作特点,增强高校师生的廉洁文化意识;综合监管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不漏死角;考核惩罚要发挥威慑和警示的作用,使少数违规违纪人员在受到罚处后从新开始,激发“正能量”。为适应当代社会经济新常态形势需要,高校要积极探索全民性、全程性、全面性的权力运行监管工作思路,发挥优秀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高校师生不想腐、不愿腐、不能腐的工作氛围。

关键词:高等学校 权力运行 综合监管 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1-220-02

引言

反腐倡廉是全世界共同讨论的一大话题,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许多政党设计和实施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反腐方案。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将反腐倡廉列为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明确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譹?訛

高等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技术人才、净化人类灵魂的历史使命。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高校应以开阔的视野、现代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综合监管体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权力运行科学民主、阳光透明的净土。

一、高校权力运行综合监管的现实意义

对高校权力运行的综合监管,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廉洁、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反腐倡廉和廉洁、廉政文化建设角度来说,不监管好权力,则会滋长教育腐败。只有监管权力运行,才会廉洁兴校,廉政兴教。廉洁就是养成不腐败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男女老少,有无官职,大家都具有廉洁做人做事的义务。大学师生是社会的精英,应更好地做到廉洁自律,清正做事。廉政简称为廉洁从政,主要是担任领导职务或有职务之便工作人员在执政中的廉洁表现。高等学校以育人为本,必须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树立廉洁自律的观念,加强反腐倡廉和廉洁、廉政文化建设,有效监管高等教育权力的运行。假如高校对权力运行监管有效,就会减少或消除高校职务腐败现象,净化校园空气,促进高校廉洁、廉政文化建设。

对高校权力运行的综合监管,也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党组织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高校目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许多党员同志担任了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以及院、系的领导职务,高校对权力运行综合监管,重点要对学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管。只有抓好对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管,各级党组织才能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号召力,才能带动团、群组织的健康发展,形成战斗力。党建工作已把权力运行监管作为一项重要项目,在日常行政管理、教学研究、社会服务过程中,必须合理运用教育资源,发挥引导作用,有效地组织管理者和师生员工,开展反腐倡廉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家能自觉养成诚信自律、爱岗敬业、廉洁从政等健康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风清气正、和谐进步的工作氛围?譺?訛。

二、高校权力运行监管中的若干注意事项

在对高校权力运行监管过程中,一些事项值得大家的关注。一是要正确理解高校权力运行监管的范畴,避免思想上的误解。做事一般应有针对性,对高校权力运行监管需要明确监管哪些对象、哪些权力。有人误认为,对高校权力运行的监管只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管,或者是对担任领导职务工作人员的监管。事实上,高校职务腐败和职务犯罪已经呈现某种平民化的趋势,有的岗位尽管不是领导岗位,但仍有较大的权力运行,例如,学生辅导员虽不属于领导干部,但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有许多权力运行的工作项目,包含评优评奖、班干部选拔任用、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经费管理等,这些权力运行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权力运行能否公平、公正、公开,学生们都耳闻目睹,直接影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风气。所以说,对高校权力运行监管,不仅仅是监管党员领导干部,而是要监管高校的每个部门、每个成员、每个师生员工,监管每个成员的每次权力运行过程,包含后勤人员的采购、科研经费的管理、教师成绩的评定等方面的权力运行,不能留真空区域,不能留特殊人群。

二是要认清高校权力运行监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避免简单化和形式主义。对高校权力运行的监管涉及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有监管项目,对人事部门要监管教职工的聘用、职称评定、教师培训、评优考核等,对财务部门要监管经费的使用、管理、报支手续等,对教学和教务部门要监管教学管理、成绩评定、教学项目评审等,对科研部门要监管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经费的分配和管理,对后勤部门要监管物品的采购、物品的质量、价格等方面,监管的工作量大,情况复杂。由谁监管权力运行也值得商酌。纪检部门人手紧,任务重,难以面面俱全完成监管任务。高校领导层应避免采用对权力运行简单化的监管方式,避免一劳永逸、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倾向,要集思广益,发挥各个部门协调监管的积极性,把监管工作作为长期的、持久的工作任务,常抓不懈,落到实处。

三是要注意权力运行监管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性、片面性。对权力监管不是纪检部门一家的专利,需要每个班级、每个教研室、每个实验室、每个研究室、每个办公室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由于每个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就会有所不同。纪检部门应避免对不同部门采用固定不变的监管方式,可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部门、不同人员设计不同的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例如,可聘请教育督导组成员,灵活多样地监管教学为主型部门的权力运行;聘请民主党派人士参与监管人事、后勤、科研部门的权力运行;聘请师生代表监管仪器和财物的采购过程;聘请师生和学生家长代表监管团委、学生会的权力运行,等等。多样性的监管方式,有助于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增加社会的监督力度,提高监管质量。

三、探索高校权力运行综合监管的工作思路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鲜明立场,反腐倡廉是中国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应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结合、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对高校权力运行监管,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能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大事,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有组织和实施教育计划的权力,也有接受权力监管的义务。如果高校权力监管既科学又民主,高等教育事业就会风清气正,我们培养的接班人就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假如监管不到位,高等学校就会出现腐败现象,我们培养的接班人就会走上邪路,教育事业就不能兴旺发达。

首先,高校应不断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管制度,把好预防教育关。监管就是监督和管理,需要有科学和有效的制度来保障,需要有行之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方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好的制度约束,就没有好的运行秩序。

总体上说,目前高校的规章制度包罗万象,但仍有一些高校出现腐败问题,这说明监管制度或监管政策还有漏洞,监管的工作力度还不够强。高校师生一般具备较高的智商,面对社会经济新常态的需求,高校唯有不断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推进权力运行民主化、公开化、规范化,让权力更好地在阳光下运行。阳光是自然防腐剂,阳光有强弱,早晚时分较弱,中午时分较强,强弱的阳光有不同的防腐效果。民主监督是反腐倡廉的防腐剂,也有强弱之分。如果民主监督流于形式,就起不到防腐剂的作用;如果民主监督坚强有力,会有良好的防腐作用。高校应不断增强民主监督的光亮度,在原有民主监督的基础上,增强民主监督的工作力度。例如,高校财务报销制度一般规定有报销人和单位领导签名,虽然有领导审核,但如双方勾结,仍存在贪污便利之漏洞。如果增强监管网络,增加监管关口,让所在部门、职能部门、纪检部门负责人审核,就会减少贪污的风险。如果再增加群众代表审核签名,则会增强阳光监督的光线,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在完善权力监管制度的同时,高校应利用优势教育资源,发挥德育教育功能,加强预防宣传教育。预防教育不能一劳永逸,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时时刻刻都要列入工作日程。预防教育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应下移预防教育的工作重心,把它覆盖到全体师生员工,让大家头脑中有预防职务腐败、预防权力腐败的理念,让预防教育理念进教材、进教室和办公室、进头脑。结合官德、师德、学德教育工作,积极探索“以法治治人,德治治心;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工作思路,使预防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体现全民性、全程性、全面性的工作要求。

其次,探索综合监督管理的方法,把好综合监督关。高校权力运行是多方位的,领导层有领导决策权,教师有教学管理权、教学考核权,班主任、辅导员有选拔班干部、班费管理权,财务、人事、师资、教学、科研、后勤、工会等部门的普通职员有相应的行政权力。对高校权力运行需要有全方位、综合性的监管方式,全方位就是覆盖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不留一点死角,消除真空区域和特殊人群。综合性监管就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监管方法,包括传统监管方法和现代技术监管方法,公示、公开权力清单,接受师生和社会化网络监督,不留任何漏洞。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把人民监督员制度提到议事日程。高校历来是改革的前沿,应率先设立高等教育人民监督员,可以聘请校内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民主党派人士、师生代表担任常务监督员,给他们颁发聘用证书,允许他们在聘用期内自主选择性督查权力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结合阶段性项目,如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学校可以聘请临时性的人民监督员,让他们监督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实施具体项目过程中的权力运行。

由于高校师生对学校领导层权力运行监管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可以聘请公安、检察、法院、财政、人事等部门的专家担任校外人民监督员,强化社会监督体系,做好对学校领导层权力运行监督的“加法”,让领导权力在强烈的阳光下运行。高校主管部门应从宏观上织密、织牢监管制度的防护网,完善对校外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监督范围、监督程序、知情权保障、监管信息的使用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把领导权力关进“笼子”,做好领导权力的“减法”,使高校领导权力运行不能任性。

再则,探索多样化考核和惩罚措施,把好考核处罚关。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权力运行监管有两大作用,一是发现好的做法、好的事例和优秀人才,推广和弘扬先进典型事迹。二是发挥威慑和警示的作用,及时发现和制止错误的行为方式,处罚有违规违纪的工作者,使少数违规违纪人员在受到处罚后从新开始,激发“正能量”。

考核办法不能单一化、简单化,要按照不同的工作岗位性质,使用综合性、多样化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考核。结合党员考核办法、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完善操作性强、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形式包括领导、同行、学生、家长、纪检部门社会化多维度评价,试行权力运行积分考核方法,积分分为基础性积分、奖励性积分、惩罚性积分,对有违纪违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建立权力运行专项档案,以考核积分作为奖罚、升降的依据,激励积分较高的人员,帮助积分较少人员限期整改提高。积极发挥高校思想库、智慧库作用,适应互联网+时代技术发展需要,采用“面对面”、“背靠背”沟通交流和互动方式,定期做好面对面和网络信访接待工作,对高校权力运行违规人员进行党纪、行政、法律惩罚,探索使高校权力运行不能腐、不愿腐、不敢腐的举措。

四、结束语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基地,是改革开放和创新思维的先驱。高校领导层应把权力运行监管列为重要议事日程,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综合监管。纪检部门应发挥协调作用,采用传统监管、现代技术监管、校内监管和校外监管相结合的方法,把好预防教育、综合监管、考核惩罚三大关口。预防教育要体现“细、新、实”的工作特点,“细”就是覆盖每个部门、每个领域、每个师生员工,不留特殊人员;“新”就是要有现代的教育内容、项目和实施方案,不因循守旧;“实”就是有实际有效的教育作用,能增强师生的廉洁文化意识。综合监管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管理者既要自律,又要他律;考核惩罚要发挥威慑和警示的作用,考核有细化政策,惩罚合情合法,使被处罚者从新做人,激发“正能量”。高校应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高校师生不想腐、不愿腐、不能腐的工作氛围。

(课题来源:2015年江苏省教育纪检监察学会一般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 潘常刚.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与辅导员工作科学化:问题与路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4)

[3] 耿建祥.基于市场经济的视角探索高校预防职务腐败的工作思路[J].经济师,2014(11)

[4] 虞爱华.官员私德带民风——黄梅戏《六尺巷》的启示[J].求是.2015(9)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沙洲职业工学院人事处 江苏张家港 21560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工作思路高等学校
新形势下油田党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消防与保卫重组后的工作思路探析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甘肃林业“十三五”工作思路和战略重点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浅议新闻采编工作思路的角度与创新
确立“1121”工作思路,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