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015-05-30盛雯雯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产业政策

作者简介:盛雯雯(1991—),女,浙江嘉兴人,浙江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

摘要:当前,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向生态化、融合化和集群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核心产业之一。然而,我国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理论落后于实践,影响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理论方面的指导。本文把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相关研究,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出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产业政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商品生产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产业,它更强调其本身具有的文化特质。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有着不为相同的定义,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创造性内涵和经济学形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世界创意产业之父John Howkins(2001)指出,创意经济时代将是一个崭新的社会。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或地区都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该国或地区的战略型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产业集群优势是吸引外资和技术投入的主要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快速,而资源日趋紧张,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减弱,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对于改变粗犷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象,出现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中心城市,如纽约、伦敦等。我国一些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各地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地区通过产业园区的培育,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通过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该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集聚规律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国内学者徐清泉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理解。从狭义方面理解,文化创意产业大致与高端的文化产业等价。从广义方面理解,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思想产业、高端产业、核心产业、关键产业、观念产业等,它不仅包含了文化产业更高的领域,而且也可能包含具有高文化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丰富创新度的其他产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命名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名称上有所区别,比如美国的版权产业、新加坡的创意产业等,创意产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创新型产业,它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多样化的。由于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也有一定的区别。总的来说,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欧美型,主要以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含精神产品,以文化消费为主体;二是亚太型,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为代表,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兼顾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以产业服务和文化消费为主体(见表1)。①

表1分别是英国、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实际上,可以分别从狭义和广义上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相关解释。狭义上理解的文化创意产业包括“电影、设计、音乐、建筑、广告、艺术、手工艺、古董市场、时尚设计、表演艺术、互动休闲软件、电视和广播、出版和软件等”。广义上的“创意产业”概念自 21 世纪起不断扩充,加入了经济内涵、文化内涵,甚至是产权内涵。世界创意产业之父 Howkins(2001)认为,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组成了创意产业的主体。电影、电视、表演艺术、电子游戏、出版、研发、软件设计等行业扩展了创意产业的内涵。

综上所述,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广义范畴上的理解,文化创意产业具体指的是以文化因素为背景,以创造力为核心,以技术、创意、营销为手段,以知识产权的消费为特征的新兴产业。

二、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实证研究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杭州的美誉。杭州作为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茶文化、丝绸文化、良渚文化等在杭州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杭州集聚了丰富的文化创意资源。从布局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集中在西湖区、拱墅区、余杭区等区域,其中西湖区的文化特征最为显著。当前,杭州已逐步形成“两圈、两带、多点”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新格局,主要以“环西湖、环西溪、沿钱塘江、沿京杭运河”为主线,以“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重点。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国内其他城市早,发展十分迅速。早在2002年,美国Dl设计库成功入驻杭州,标志着杭州成为了全国创意产业园区的先行者。近年来,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作为该产业主要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杭州在两年之内就培育并形成了6个比较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包括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唐尚433、西湖创意谷等,而且进一步规划和建设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湘湖文化创意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2个园区。2013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较为增速平稳的增长状态,较2012年增长了约18%,整个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359.51亿元,其增长速度较去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远远高出全市GDP增长速度(图1)。②

当前,杭州市已经逐渐形成了以现代传媒、教育培训、动漫游戏、信息服务、文化会展设计服务、艺术品、文化休闲旅游等八个行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从表2杭州市八大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来看,位于前三位的分别为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

三、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和资源

在世界范围内,创意经济越来越为各国所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在提升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强大推动力日益为人们所预见。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态势以及政府支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导向,引导杭州进一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杭州向建成全国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迈进。除此之外,杭州拥有别具一格的城市特征和文化特性,这使得杭州特别适合发展文化密集型产业、科技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文化创意产业。具体来说,主要有四大优势:一是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杭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流传有许多历史故事传说,有最适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土壤。二是有宜人的环境。杭州从古至今都被人称作“人间天堂”,有着多且美的湖光山色,市内植被茂密,空气清新,适合人们的居住和生活。三是有充足的创意人才。杭州作为省会城市,浙江省有一半以上的高等院校都坐落于此,其中不乏许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高等院校,如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这些高等院校培育出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四是有广阔的消费市场。杭州地处长三角地区, 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拥有广阔的消费腹地,因此有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需求和消费能力。

四、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效虽已凸显,但是仍存在一系列严峻的问题。第一,文化创意园区之间各自相互独立,企业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集群互动体系。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群内部也缺少分工明确的专业化协作机制;第二,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融资遇到瓶颈,同时存在市场推销能力不足的问题。第三,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质量需要提升。园区内各个企业整体的科研能力普遍比较弱,企业缺乏高技术型人才,劳动力素质较低。第四,缺乏良好的产业集群成长环境。外部缺少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各个企业一直以来都各自为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交易费用。同时,没有进一步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群,限制了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五、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在分析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提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结构。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资源。现阶段,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资源在数量上较为丰富,但是创意人才在质量上还不能完全与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现状相符。因此,要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着力提升创意人才的质量水平是关键。

2. 文化创意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打破融资瓶颈的约束。中小文化创意企业通常会遇到融资难问题,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健全自身财务制度,坚守诚实守信的观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要引入风险投资基金,使得中小企业资本的进一步放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放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最终把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

3.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在整合资源、资金支持、税收激励、人才引进、政府采购、平台构建、规划引导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为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梁芳,赵瑞平. 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探究[J]. 经济论坛,2006,15:67-68.

[2]徐清泉. 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又一引擎[J]. 社会观察,2004,09:16-17.

[3]符正平. 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 中国工业经济,2002,10:20-26.

[4]蔡宁,吴结兵.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J]. 中国工业经济,2002,07:45-50.

[5]金通. 产业集群动态能力:分析框架与评价维度[J]. 社会科学战线,2011,10:242-244.

[6]张振鹏,马力.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探讨[J]. 经济体制改革,2011,02:176-180.

[7]吴德进. 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J]. 中国工业经济,2004,07:14-20.

[8]黄天蔚.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9]江沛.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竞争力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10]宋建伟.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规模演化研究[D].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

[11]John Howkins.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 Penguin Books,2001.

[12]Allen J. Scott. 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J]. Urban Affairs Review, 2004, 39(4): 461-490.

注解:

①资料来源:《2001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路径文件》、《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日本文化创意产业介绍》、《香港创意产业基础研究》、《2008年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

②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局网站。

③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局网站。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产业政策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及分析
中国制造,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争议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