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2015-05-30王伟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启示发展

王伟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它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来研究经济活动与制度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完善这一体制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本文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中的实际问题,阐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现有理论成果,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启示

新制度经济学,通俗来说,就是以人、制度、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研究对象,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的一门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历史大概有70年左右,但是它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注重从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出发,侧重从微观角度着眼,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和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等等。也是因为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这一学派的理论普遍被主流学派所接受。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威廉姆斯、克莱因、诺思等。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的这一理论。中国的新经济制度学研究了旧体制的起源和弊端,研究了市场化的过程和经济绩效,研究了过渡期的企业、市场和政府等组织的性质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和观念形态都在发生变化,如何处理好国家、市场和企业这三者的关系,构建良好的经济框架,是现阶段我国需要解决的根本经济问题。因此,深入了解和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推进中国的经济改革。

一、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成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状况良好,形成了以科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最有助于使传统的经济、政治研究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理论。但是由于历史局限和社会局限,新经济制度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以下是经济学家在不同领域取得的理论成果:

(一)企业制度理论。科斯首先提出了“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这一理念,研究了企业企业存在的原因和边界问题,指出通过企业组织的形成可以节约市场交易的成本。可以说这是企业制度理论的发端。后期的进一步研究使企业制度理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分支。

(二)产权制度理论。产权制度理论揭示了产权产生的必然逻辑。早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在狩猎和争夺食物时就产生了财产权的最初分配,这是人类处于“保护”和“防御”的本能时期,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发现,通过对各自行为的限制和确认私人的产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私人武装,还可以节省一部分个人开支,社会也可以在财产划定的前提下和平的存在下去。人类便由此逐渐确立了私人产权,而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人类社会的交易也越来越频繁,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在所难免。首先是规范性产权的提出,接着是建立产权的转让制度,最后,产权制度也在逐渐成型。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交易费用的节约。产权不同,它的交易费用也就不同,个人产权的交易费用要低于集体产权,公共产权完全不可交易,因此,仅仅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不科学的。

产权制度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对于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产权明晰有助于帮助个人在交易时形成更科学合理的预期,掌握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有助于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来降级市场风险。此外,产权界定也需要成本。产权明晰化能获得一定的效益,其前提是产权界定的预期收益要大于界定的成本。

(三)制度变迁理论。这一理论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制度效率与制度变迁两者的关系。制度变迁是一个过程,即一个效率相对较高、优越性较好的制度代替和交换之前效率低、优越性较差的制度的一个过程。但是由于信仰体系、文化传统等差异,使得有效率的制度无法做到与时俱进。面对这样的问题,要依靠政权的力量或者借助外力来推动变革的步伐,增强人类对制度和制度变革的深度认识。

(四)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又叫“政治的经济学”。它的创始人是布坎南,他认为,人们的政治行为同样可以用经济人假设来进行研究。政治家们的行为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布坎南把经济分析引入了政治领域,公共选择理论运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制度,研究了不同制度规则如何使个人的成本收益计算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个人在集体决策中的行为,并由此研究制度规则的产生和发展。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一)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问题是所有制的核心问题。产权包括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财产权。建立现代的相关产权制度,使其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这样做有利于维护个人的财产权,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维护公共产权;有利于各类资本在市场上的流通和重组。现阶段,我国经济效率低下,许多民营企业经营效益低,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正规的所有权制度,产权界定模糊。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构建起现代的企业制度,真正建立起创造资本和财富的市场制度。

(二)建立和维护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首要任务是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外的开放。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是选择的自由。要充分确保选择的自由,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要废止各种分隔市场的规定,例如,妨碍公平竞争、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设置行政壁垒等。然后,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完善行政执法和行业自律,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和制假售假行为,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经济效益。

(三)建立与包括风险成本在内的成本收益相对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经济问题。当经营成本和企业收益产生失衡时,改革行为的“外部性”增大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要解决这一问题,减少行为的“外部性”,提高经济效率,就要建立健全成本收益的对应机制。改革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使成本和收益尽最大限度地相对应,这样才能减少企业成本和收益失衡的现象,更快地发展经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四)改革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政策的制定必须要有足够的灵活性。改革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协调,是一项难度高、复杂性强的系统任务。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要从静态转向动态地认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要加强对改革局面的认识和把握,增强改革的灵活性,增强务实能力,克服低效路径依赖,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发展经济。

(五)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在改革进程中,想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依靠法治的力量。打破传统的特权和等级秩序,将大多数人纳入民主的法制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政府是有限的,高层管理者会利用政府自身的力量来为自己谋利益,这样往往会牺牲一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因此,要打破传统的等级特权制度,充分崇尚公平原则和人权原则,将大多数人纳入民主法治体系当中,切实维护每个人的利益,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确保经济法制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也是如此。我们在借鉴西方先进制度经济学的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本国国情,从掌握分析方法入手,积极创新,积极探索,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任旭华;浅析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2]朱喜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D];苏州大学;2003年

[3]邝小文;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的重复建设成因与治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猜你喜欢

新制度经济学启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高等教育收费之本质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第三方教育评估制度环境研究
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及现实启示
基于probit模型的择校问题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