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刷转变中的氢键作用

2015-05-30郭秀珍赵新军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氢键

郭秀珍 赵新军

摘 要: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高分子刷体系采用关联模型(association models),对水-水的氢键和PNIPAM-水的氢键在高分子刷转变中的作用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刷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发现,由于两种氢键作用,PNIPAM刷在高温下塌缩,在低温下伸展,结果表明在体积相变过程中两种氢键都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对旋节线的研究发现,对PNIPAM 刷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下临界共溶温度(LCST)现象也是由于PNIPAM-水氢键和水-水氢键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PNIPAM刷 体积相变 氢键

中图分类号:O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55-01

PNIPAM刷是由PNIPAM高分子在材料表面吸附或接枝所形成的单分子层界面,作为环境响应性表面,PNIPAM刷已被广泛应用于表面润湿、生物相容材料、可控药物释放体系、细胞生长与分离以及微纳米材料的制备等领域。研究发现,当温度升高时,氢键作用减弱,疏水性侧基间的疏水作用增强,PNIPAM刷塌缩。Zhang等人[1]的实验发现,在33℃时,聚丙烯酰胺刷(PNIPAM brushes)体系的相变出现不连续,因此推断主要是因为氢键作用形成了该相变。因此,人们极为关注高分子相变中的氢键作用,并相续展开了相关的实验、理论、模拟[1]研究。理论研究表明,Lele和Badiger引进的氢结合建设的统计力学模型,对水溶液中的体积和高分子刷氯仿相转移进行预言,主要基于相关模型(association models)的建设理论,只对溶剂分子和高分子单体间的氢结合有所考虑,没有考虑系统中水-水氢结合,例如:聚氧乙烯、PNIPAM水溶液中的水,水氢结合。最新的研究证明,只有在考虑了水氢结合的情况才能正确的解释实验现象。

在该文中,对水分子间与PNIPAM 高分子的水—水氢键、氢键进行考虑,并对两种氢键在 PNIPAM刷转变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1 理论模型

可用以下公式表示高分子刷体系自由能:

自由能第一、第二项分别表示为高分子刷体系的混合熵和弹性能[4]。

形成氢键的自由能是自由能第三项,根据配分函数,可将形成氢键的自由能表达成:

其中()为高分子单体与溶剂分子的体积;()是在PNIPAM-水氢键和溶剂分子间形成氢键损失的结合能与熵,不一样的氢键分数就对应不同的。

2 结果与讨论

根据文献[2]中的方法,由图1可以看出,在低温下,很容易形成水-水氢键和PNIPAM-水氢键,在PNIPAM-水的氢键作用下,减少了水分子的平移熵,PNIPAM高分子链形成伸展态,以减少自由能。另外,因形成了PNIPAM-水的氢键,产生了PNIPAM-水吸引力,就好比将驱动力提供给了刷,驱动刷伸展,所以形成的PNIPAM-水氢键越多,刷体积伸展的驱动力就会增加,故低温的时候刷是处于伸展态的。

高温的时候会减少两种氢键的分数,增大PNIPAM的疏水作用,增加PNIPAM-水排斥力,如此一来溶剂就变成不良溶剂了,高分子刷发生塌缩。

在一定氢键分数条件下可以看出当和相差不大,并出现LCST,在PNIPAM-水氢键和水-水氢键共同作用下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降低温度,许多水-水和PNIPAM-水形成氢键,在低温下PNIPAM-水和水-水氢结合的非常强烈,形成了PNIPAM-水的魅力,以及相互作用的反弹体积。升高温度,氢键在PNIPAM-水氢和溶剂分子间形成,系统的热运动,加强不安定的状态,PNIPAM刷子相分离。

3 结语

我们到现在为止的相关模型推广到PNIPAM高分子刷系统,研究发现,双方的氢结合,温度变化高分子刷连续转变,PNIPAM-水和水-水氢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两个氢结合也非常重要的理解PNIPAM刷的变化,PNIPAM-水氢和氢水-水的共同作用决定的刷子的转换行为。

参考文献

[1] Zhang Y J,Furyk S,Bergbreiter D E and Cremer P S.Specific ion effects on the water solubility of macromolecules:PNIPAM and the Hofmeister Series[J].J.Am.Chem.Soc.,2005(127):14505.

[2] 赵新军.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凝胶体积相变中的氢键作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0-34.

猜你喜欢

氢键
全方位透视氢键在2023年高考命题中的体现
认识非常规氢键
盐酸四环素中可交换氢和氢键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褐煤热转化过程氢键分布特征及调控手段研究进展
2种PRODAN衍生物分子激发态氢键的理论计算
离子液体中聚氧化乙烯(PEO)相变过程中的氢键效应
基于氢键的超分子自组装:缔合方式及稳定性
细说氢键
配合物中水分子形成的氢键模式
二水合丙氨酸复合体内的质子迁移和氢键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