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护理教育与医院护理文化的对接

2015-05-30张翠英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对接

张翠英

摘 要:目的 高职护理教育与医院护理文化的充分融合对于护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护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方法 通过全面实施新生入学职业教育、感受模拟病房、体验护士生活,开展护士节系列活动、实习之前的集中培训等,使医院优秀的护理文化贯穿渗透在高职护理专业校园文化之中。结果 注重了护理高职院校与医院护理文化的对接,学生在各方面的优越性比较明显。结论 提高了护生的职业认知,激发了护生的职业情感,真正理解了“感恩、诚信、责任”,做一名合格的准护士。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 医院护理文化 对接 医院化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18-02

培养全面高职高专护生,能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一线,应该是综合性、学术性和人文性的“三位一体”[1]。我们的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最终的目的是使护生能够顺利就业,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医院临床护理,要想护生能够尽快适应“白衣天使”这个重要角色,我们要注重高职护理教育的全过程与医院优秀的护理文化衔接融合,即形成“医院化校园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拘一格,可根据各个院校自身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实现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以及护士职业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1 研究对象

自2009年开始对2009级至2012级500名高职高专护理学生加强“医院化校园文化”的熏陶,第一和第二学年主要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训练习,第三年进入教学医院进行实习。

2 高职护理教育与医院护理文化对接方法

(1)全面实施新生入学护理职业教育,积极引导新生用心体会护理职业氛围。

首先,全方位做好具有鲜明护理职业特色的入学教育。先是带领新生参观各种护理实训练习室,模拟病房,模拟护士站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在学校就如同进入了真实的医院一样。再由护理专业教师对所有新生进行“基础生命支持”系统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关键的基本救生技术,提高了他们遇到灾难、意外事故和危重患者的应急能力,让每一位学生深深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医务人员肩上的重任以及每一次抢救病人都是时间与生命的赛跑,明确护士的责任,使他们更加热爱护理专业。

其次,举办能鲜明体现护理职业特色的迎新晚会。在新生入学后第二周,隆重举办迎新晚会,要求所有师生均参加,让学生自己设计作品,参加演出,很多学生设计出那种救死扶伤的场景,来营造欢乐和谐的氛围。目的是让新生刚入校就如同在家的感觉,内心充满着护理职业的归属感,从而能够发自内心的热爱护理专业,专心学习护理专业知识。

最后,请医院护理专家到学校来做讲座。展望护士美好的就业前景,让新生进一步了解医院对护理的需求,社会对护士的认可,以及护士社会地位逐步提升,尤其是护理界最高奖项的设置,南丁格尔奖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这种殊荣是每一位护士追求的目标,从而增加了学习护理专业的动力。

(2)注重护理职业特点的“医院化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培养的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已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2]为依托。我校尤其注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突出“为人服务”的职业特点,注重“以实践为主题,以理论为辅助”的职业教学观[3]努力推行与医院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首先,开设护理导论、护理伦理、护理管理学、护理人际沟通以及护理心理学等课程,使学生对护理专业有个初步的认识,业余时间开展护理系列活动,比如:护理操作技能大赛、护理礼仪大赛、护士授帽仪式等等,让学生在大赛中感同身受,亲自体会护士和病人的角色,能够更好地换位思考,增强爱伤观念。通过护理礼仪大赛,使学生行为更加规范、严谨,散发出“白衣天使”的姿态优雅之美。通过护士授帽仪式,使学生始终铭记南丁格尔誓言:“以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永葆白衣天使圣洁”。

其次,加强我校现代护理实训室的建设,打造现代化模拟病房、护士站、重症监护室,其布局尽量做到和医院一致,设置护理实训模块,例如:无菌操作室、输液室、无菌导尿室、口腔护理练习室、鼻饲练习室、心肺复苏抢救室等,严格按照医院要求,做好消毒隔离,严防医院感染。学生进入护理实训室,必须衣帽整洁,必要时戴口罩、手套,完全符合护士要求,对待模拟示教人就如同真人一样,在日常训练中要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同时保持仿真模具干净、整洁、完整。让学生仿佛在医院真实的病房里一样,充分体现了护理职业特点,更好的熏陶护士职业特色。

最后,强化护理实践。护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要增强护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课时,教师要对每一个操作步骤的要领都详细讲解,同时认真示教,然后学生反复练习、回示,并且给出病历,设置场景,让学生去真正演练、模拟,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和“患者”的有效沟通,现在我们尤其重视患者的生活护理人性化,使患者真正理解并能配合我们的操作。在反复演练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

3 护理教育与医院护理文化对接对高职护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效果

2012年山东省30家不同级别的医院对我校毕业生职业素养10个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

2009级以来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达到98.9%以上,评价结果显示,各个医院总体对我们的学生满意率很高,我们注重了护理高职院校与医院护理文化的对接,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讨论

高职护理教育与医院护理文化的对接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2]。护生在校的最后一年要到医院实习,所以“医院化高职校园文化”的熏陶将直接影响护生能否适应“准护士”这个角色。高职护理教育与医院文化的对接提高了护生的职业认知,激发了护生的职业情感。职业认知简单来说就是对职业的认识以及对职员和团体的认识,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与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将来面向的职业程度成正相关[3],护生如果对他所学的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对于他的职业生涯将具有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医院对我校护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评价较高,归纳原因如下:首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通过切身体会,感同身受,潜移默化的规范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且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此同时,在活动中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智慧和创造精神。其次,学校开展了“医院化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将医院护理文化的内涵“诚信、博爱、真情、奉献”融会贯通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突出“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病人”,逐步形成共有的信念、情感和价值观[4]。

总之,高职护理教育与医院护理文化的充分对接,有利于培养新时代更适应新发展的“新护士”,更好的塑造护理服务“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章雅青,陈颖,王馥明.建构主义理论对高职护理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24-25.

[2] 李占文.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6,8(4):22-24.

[3] 韩顺领,张艳,张沽.护生职业素质培养初探[J].齐鲁医学杂志,2004,19(2):180.

[4] 王红梅,王春华.论护理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医院的构建效应[J].新疆中医药,2013,31(6):78-80.

猜你喜欢

对接
分析中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对接途径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对接的几点思考
G20在和一些国际组织“对接”;杭州峰会不会“跑题”
试论基础音乐教材对接在高师弹唱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与自贸区的对接
如何将电子特色产业对接到中职专业课堂教学中
电子发票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对接探讨
河南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