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金融体系下农村小额信贷机制研究

2015-05-30李敏徐爽

2015年18期
关键词:小额信贷普惠金融制约因素

李敏 徐爽

作者简介:李敏,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硕士。

徐爽,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硕士。

摘要:普惠金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念,旨在使那些过去难以得到金融服务的贫困群体和偏远地区的群体,都能得到应有的金融服务。小额信贷作为反贫困的有力工具,是普惠金融理念的核心与实践,近年来,我国小额信贷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仍然存在很多弊端,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有效的寻找解决方法,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努力使金融服务惠及每个所需者。

关键词:普惠金融;小额信贷;农村;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一、 普惠金融体系概述

(一) 普惠金融的内涵。普惠金融体系这个概念来源于英文“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又称包容性金融,是联合国系统率先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广泛运用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在该体系内,所有的人,特别是原来被传统金融所忽视的农村地区、城乡低收入群体、微小型企业均可以享受到有效的金融服务。目前的金融体系并没有为社会所有的人群提供有效的服务,联合国希望通过小额信贷(或微型金融)的发展,促进这样的金融体系的建立。

(二)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意义

1、 有助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保证农村地区的资金供给。普惠金融涵盖所有收入层次的群体,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贫困及弱势群体,强调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控股银行进行战略性合作,形成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银行服务网,有利于及时的向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户更好的提供资金,缓解资金供需矛盾,使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完善。

2、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传统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多都是针对富人及资金充足的企业家等,而普惠金融体系的提出,则将低收入人群、贫困者及弱势群体都纳入服务范畴,满足他们生产及生活上的资金需求,使其平等的享受现代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覆盖面和渗透率。有利于改善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三农”、小微、社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保护弱势群体的金融消费权益,使现代金融服务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近年来,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出现了很多诸如农村资金互助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的小型金融机构。目前,这类金融机构经营状况良好,大部分都能实现自负盈亏,对解决农户资金供需矛盾差异、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城镇的金融系统,主要表现在:(1)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小型金融机构较多,大银行参与率很低。(2)从供给方面来看,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区域分布严重不均,对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投放力度偏小,真正落实到农村地区的只有公益性小额信贷。

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显示,截止2010年末,我国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为3111亿元,中央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按部门分类)中同期住户贷款为112542.09亿元,而全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大约只占同期居民住户的2.76%。由此可见,我国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制约因素

1、缺少政策层面的支持和监管。在小额信贷较为发达的国家,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都比较健全,能够支持小额信贷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自从公益性小额信贷在我国扎根之后,我国政府一直持支持的态度,这给公益性小额贷款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由于我国小额信贷机构未得到金融监管机构的明确认可,至今尚未进入国家监管体系,这就导致我国公益性小额贷款在实践中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无权吸收存款,严格限制了其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

2、资金来源单一且缺乏稳定性。目前,我国的小额贷款机构较少,小额贷款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的闲散资金,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一旦股市或其他投资机会较多时,资金量就会急剧下降。信贷资金除了依靠捐赠、在贷款和自由资金外,很多依靠吸收个人的存款,但是,随着农户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的转变,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直接影响到小额信贷资金的规模。

3、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国农村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健全,金融机构的数量较小难以形成规模进行集中管理,导致整个农村的金融市场信用环境较差,农户和小额贷款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道德风险隐患相对较大。一方面缺乏完善的农村征信系统,另一方面,贷后监管机制不完善。

三、完善小额信贷机制,促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

(一)完善小额贷款法制建设。对小额信贷机制领域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要从多方面进行约束:首先,要加快立法进度,出台与融资担保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市场准入标准、业务范围、监管体系、风险管理等进行统一规范;其次,完善担保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担保保证金制度,致力于各家担保公司相互制约,共同发展。最后,给予小额贷款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身份,这样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各项业务将会有更加合理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保护,进而降低其违规操作的频率和概率,对小额贷款公司是一种正向的激励作用。

(二) 实现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多元化。其一,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的资金投入,努力破除城乡金融结构的二元化现象;其二,中央银行应加大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的投放力度,允许农信社在一定范围自由上浮存款利率,以便吸收更多的存款;最后,积极引入各种专业性的小额信贷组织,放宽小额信贷组织的业务范围,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其吸收存款,开展资金运作业务,实现市场化运作。

(三)加强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目前,我国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还有很多缺陷,从长期来看,应该借鉴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立法建立一个统一完善的监管机构。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一方面可以对农村投资担保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作出决策,另一方面可以对全国农村地区的担保机构进行规范的指导,形成系统的行业准则和自律机制。努力把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纳入正规金融监管体系, 由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完成。(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温泉.大力发展小额信贷 推广普惠金融服务[J].经济视角,2011(10):123-124.

[2]李晓键.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3):44-48.

[3]吴建銮,南士敬.普惠金融体系下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对外经贸,2013(7):78-80.

[4]文学舟.普惠金融视角下我国融资担保和小额信贷面临的挑战及出路[J].观察思考

[5]张朝升.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是健全普惠金融体系的关键[J].新经济,2014(9):40.

[6]朱建芳.普惠金融体系下小额信贷绩效内涵及其评价的理论模型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7]黄蓉,张雅思.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5(5):101-103.

[8]吴国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32-45.

猜你喜欢

小额信贷普惠金融制约因素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的研究
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作用探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四川小额信贷公司风险评估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