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2015-05-30周建伟

2015年2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

周建伟

摘要:目前阶段,我国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部门的管理体制已经逐渐落后于时代,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缺少完善的约束机制,在预算管理方面较为粗放,使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改革的不断完善,这种粗放式管理的弊端越发显露。因此,加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重视相关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作者注重阐述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职能,并对加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关键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主要是指部门的所有收入和综合收支计划,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审核后,再通过政府审定,最终报给人大审批的。在此审批过程中,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以及财政部门发挥的作用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在某种浅层意义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可以看作是各部门的预算。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各部门由于自身及相关职能部门存在的问题,从而显露出一些弊端。例如,相关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在预算管理方面,更表现出一种粗放、宽松的态势。种种现实情况致使加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越来越迫切。

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职能划分

说到全面预算管理职能的划分,一直以来并无定论,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看法也不同。根据美国威尔士教授的观点,可以将预算管理分为计划职能、控制职能以及调整职能三大块。然而,英国的安东尼教授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全面预算管理职能具体可划分四项职能,这四项职能分别为:业绩测评职能、协调职能、指定责任职能以及计划职能。而德克斯塔教授的观点又与上述不同,德克斯塔教授将预算管理职能划分为五项,分别为:预测职能、计划职能、业绩测定职能、传达职能以及权限赋予职能。

这里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从自身概念出发,将各知名专家和学者的观点融合,最终将全面预算管理划分为整合职能、规划职能、考评职能以及控制职能。

(一)规划职能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主要是通过预算的方式来落实。在预测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进行再规划。在预算的规划职能方面,主要分为对特定期间内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最终目标的规划,以及具体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整体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责任划分;明确工作量以及完成的时间等等。

(二)整合职能

整合是指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整体目标为中心,将事业单位下属的众多二级单位和内部的管理人员与员工联合起来的行为。这里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职能主要包括管理过程整合和预算目标整合以及员工行为整合。

1.预算目标整合

预算目标整合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促进和推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总体战略目标的达成。为更好的实现和达成这一目标,在此过程中,要使各个时期的预算目标具有较强的连贯性,能够很好地联系和衔接在一起。

2.管理过程整合

管理过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属的各部门和二级单位的目标协调统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达成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

3.员工整合

员工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员工的行为进行适当引导,使众人协调一致,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整体事业而努力,它是员工日常行为的标杆,为员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明确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最终战略目标。

(三)控制职能

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控制职能贯穿始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管理层可以更好地协调和安排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资源。此外,它也是财务拨款正常运行的保障。

(四)考评职能

这里所说的预算的考评职能的含义并不是单一的,它的内涵有两个层面,一是从经营业绩方面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进行整体评价;二是针对相关的各管理部门和员工的业绩做出整体评价。

二、强化预算管理及绩效评价的策略

(一)规范预算编制工作

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影响其绩效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预算质量的优劣。同时,预算质量的优劣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相关活动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和管理者一定要将预算编制工作提上议程,对事前调查和取证等先期行为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应该注意不要任意篡改编制的预算,所有的调整都要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依照规范程序进行。除此之外,相关职能部门还要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使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都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二)加强监督管理

财务报告是对会计年度内资产情况的汇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为更好地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建立和完善财务报告制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如此一来,在事业单位中,各部门等活动被置于有效监督之下,违规违纪的行为便会得以消除或减少。

(三)完善預算编制

这里所说的收入预算是一个狭义上的概念,它的征收计划具体包括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及罚没收入等事项出现的频率。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完善预算编制的方法来达到强化预算管理及绩效评价的目的。

结束语

近年来,在我国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改革的不断完善下,相关部门的一系列弊端也逐渐显现。因此,对我国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部门进行强化预算管理及绩效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弥补相对落后的管理体制,以及较为粗放的预算管理方式,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为此,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完善预算编制和加强监督管理,以及规范预算编制工作等方式来达到强化预算管理及绩效评价的目的。(作者单位: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景云娥.如何加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2010(14).

[2]周吉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重点环节分析[J].财经界,2013(30).

[3]赵宏晓.加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之我见[J].经济视野,2014(14).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
抚顺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基于SEM的建筑施工企业KPI安全绩效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