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成本的适用性探讨

2015-05-30刘庄王晶淼

2015年2期
关键词:适用性原则措施

刘庄 王晶淼

作者简介:刘庄,女,辽宁葫芦岛人,大学本科,大连财经学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中心学生。

王晶淼,大连财经学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老师。

摘要: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从历史成本概念出发,对其计量属性的适用性进行探究,结合适用性状况深入分析了历史成本的效益原则及优化措施。文章对财务会计历史成本工作的完善具有一定的贡献性作用。

关键词:历史成本;适用性;原则;措施

前言

财务会计活动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状况,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历史成本作为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如何把握好历史成本计量,对历史成本进行充分应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 历史成本的概述

原始成本亦称历史成本。资产在其取得时为它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负债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为交换而收到的或为偿付将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资产一般一开始都是根据取得时的交换价格入账的,所以资产的原始成本一般指取得成本,就是取得一项资产并使其适合于它的预期用途所支付的交换价格的总额。这项总额或其未摊销额列示在财务报表中。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按照资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的偿还负债与其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该计量过程中以原始成本为计量属性,通过原始成本分析确定各项会计要素,对会计内容进行把握。在该计量过程中各类资产均在原始成本上得到转销,计量效益大幅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企业财务会计水平,使财务会计工作与原始成本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了原始成本信息运用效益。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作为历史成本的核心内容,与财务会计计算需求相符,可以全面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要求,对交易过程进行还原,从根本上改善信息提供质量和效益。该计量成本属性能够全方位核实,具有非常好的可计量性,已经成为税务机关征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适用性分析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会计核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各项数据真实、准确,可以验证,能够有效反映资产状况,具有非常明显的会计计量优势,其具体表现在:

(1) 原始成本是在市场上通过正常的交易客观的确定下来的,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

(2) 原始成本可以验证。

(3) 原始成本较近似于购置资产时的资产价值。

(4) 原始成本数据易于取得,并且与收益计量上的实现概念相一致。

历史成本计量在币值稳定假设的基础上要求资产和负债按其取得或交换时的实际交易价格入账,入账后的账面价值在该资产存续期内一般不作调整。该项内容对提升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对各项交易过程中的结果进行确认和完成交易过程中各项信息的评估,从而把握好交易效益,降低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股东及债权人的角度看。这种以交易事实为依据的金额是客观的、可验证的,以此计算的收益亦是可信且可靠的,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盈利计算过程中,已经成为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手段,具有非常高的应用效益。

历史成本计量中明确指出要对资产的入賬价值进行把握,在该基础上分析历史成本,确定资产取得过程中的资金消耗,依照该状况实施调整,这为企业效益的改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计量过程中可以明确资产的摊销。历史成本计量过程中资产摊销分析时常选取实际资产作为主要摊销对象,在实际资产下实施各项分析,明确摊销费用,计算实际成本状况,这种计量形式从能够取得确凿的证据,计量较为准确,其适用性范围涵盖非常广,几乎适用于全部的准则状况及一般状况。

但历史成本计量在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具体表现在:

(1) 历史成本计量过程中当价格出现明显变动后,在不同的交易时间内历史成本所代表的价值量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种状况下进行的历史成本计量准确性较差,不能够全面反映企业资金投入状况。

(2) 历史成本计量过程中费用是由历史成本得出,而利润却由当前价格计算,两者计算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缺乏逻辑上的统一性,计算结果有效性较差,不能够真正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3) 历史成本计量过程中价格存在变动,当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中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过程中将无法真正反映经营业绩及外在变动产生的持有利得,不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导致企业财务会计计算效益大打折扣。

(4) 历史成本计量的各项计价不能够对资产所得收益进行准确计算,其与环境存在一定的关联,计价不能够真实反映各项盈利状况,需要结合各项因素实施对应计算。该计量仅确认已经销售而实现的置存资产收益而不确认未实现的置存资产收益,并且对已实现置存资产收益并不是单独在会计报表上予以反映,而是包括在日常营业收益项目之内。

三、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原则及优化措施

1、计量属性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会计学中的重要方法。历史成本原则是指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按其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所谓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实际成本核算原则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按照实际成本原则进行计量,有助于各项资产、负债项目确认与计量结果的检查与控制;同时,也使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建立在实际交易的基础上,能够促进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当然,在货币购买力变动和物价上涨时,按历史成本计价,就不能确切地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历史成本原则实现了对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将资产负债表与资本投入和资产形成结合在一起,从上述角度实现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反映。上述数据与企业历史成本对比,从根本上体现了企业发展状况,这对企业今后建设和经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历史成本原则反映了企业原始的各项财务信息,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信息的相关性。出于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也不排除企业自愿在历史成本基础上对会计数据作出调整,以反映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但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必须坚持历史成本原则。

2、 计量属性优化措施

(1)完善财务会计法制建设

历史成本优化的过程中要先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在该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形成健全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够保证历史成本计量顺利完成。要形成细化的历史成本法制体系,对历史成本计量过程中各项内容进行严格规定,保证各项工作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根本上降低历史成本计量“空洞”,从而将历史成本计量科学化、规范化地落实到企业日常财务工作中。要加强国家监督机构、证监会、国家审计部门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对财务会计法制体系进行全面监督,确保人员能够严格依照国家要求实施历史成本计量工作,形成良好的计量氛围。

(2)形成科学市场经济体制

科学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保证历史成本计量落实的前提。在历史成本计量运用过程中人员要把握好市场大的发育成熟度,提升市场活跃性,从而保证市场内容能够与历史成本计量相协调,为历史成本计量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构建完整、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信息,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组织机构及平台,保证历史成本计量信息交流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构建良好的历史成本计量平台。

(3)实施历史成本计量修正

历史成本计量修正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新增计量属性对历史成本的修正和资产减值会计对历史成本的修正,这样才能够为历史成本计量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历史计量工作顺利开展。

新增計量属性修正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好的现金流量折现价值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把握好预期的收益能力,从而形成契合的资产本质特征。要强调市场公筷,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化标准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时间的推移和价格的修正,从而保证交易性金融资产顺利完成,实现效益的改善。资产减值会计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对企业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进行全面把握。当出现明确的减值时可以实施必要的资金调整,进行预备,从而全面降低资产损失。要动态的理解资产的实际价值,从变化的角度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减值会计能够正确运用到会计核算过程中,从根本上降低会计核算风险。

(4)构建历史成本计量队伍

历史成本计量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市场环境,在历史成本计量需求上合理选取专业财务会计人员,从而保证人员能够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历史成本计量任务,从根本上提升历史成本计量效益。要实施财务会计人员培训,对人员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进行提升,完善财务会计工作体系,形成专业化历史成本计量队伍,构建层次化历史成本计量体系,从而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人员基础,从根本上提升财务会计工作效益。

四、总结

历史成本是资产取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反映最初大的交易状况,对各项信息进行展现,具有非常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历史成本运用的过程中人员需把握好历史成本计量需求,对历史成本适用性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够保证历史成本需求与企业金融相协调,形成系统化财务会计体系,对企业财务进行全面把握。要把握好历史成本原则,结合该内容实施对应优化,从而全面提升会计水平,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大连财经学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洪. 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04:98-101.

[2]窦家春. 对会计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的探讨[J]. 华东经济管理,2010,05:71-74.

[3]游静.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共性探讨[J]. 财会月刊,2010,27:17-18.

[4]宫荔. 论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比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1:94-95.

[5]葛家澍,高军. 摊余成本及其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的关系[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1:1-6.

[6]周明春,刘西红. 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思考[J]. 会计研究,2009,09:15-21+96.

猜你喜欢

适用性原则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环保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适用性探讨
小议阶级分析理论的适用性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新一代车上转换装置在厂矿企业铁路运输中的适用性研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