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问题研究

2015-05-30雍丽君

2015年2期
关键词:工业企业会计核算

作者简介:雍丽君(1983.06-),女,汉,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会计核算模式。

摘要:工业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结果是否精确,直接决定企业今后发展前景,目前涉及我国传统形式的会计核算技巧已经难以全面迎合工业企业综合发展需求,作为优质化专业会计管理人员,必须想方设法开创集中形式的核算体制,提升对应业务管制水准,完成阶段生产经营成本合理降低绩效指标。结合企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经验审视,内部资金利用率作为会计工作主体支撑元素,需要引起企业管理主体全面关注;同时令资金会计核算机制朝着监督管理形态不断演化转变,争取从根本上提升现代化会计管理水准,避免一切瓶颈限制因素滋生结果。

关键词:工业企业;会计核算;集中布置;衔接细节;问题克制

前言:工业企业开展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迎合新型会计事务监督管制方案的直接行为表现,经过我国金融会计服务体系科学完善过后,尤其以集中核算为中心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得到全方位控制,实现工业生产动态过程监督作用,进一步透过根本层面稳定产业会计综合管制效益。透过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观察,涉及内部资金使用效益有必要得到全面提升,这样才能透过根本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但是结合工业既有集中核算模式规范条件解析,发现冲突问题始终存在,因此需要时代创新会计技术人员竭尽所能加以改进。

一、 我国工业企业实施会计核算模式的现实意义研究

此类核算手段主流特征在于主张依照财务会计核算实际需求,进行自身布置模式快速改革调整,确保不同工业组织经过账务自主权和资金使用权基础稳固过后,适当取消单位会计机构和单位账户。依照客观层面审视,报账员只需保留一名,至此资金核算和结算工作便能实现原有统一指标。而工业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手段就是令监督管理和金融会计业务充分容纳到一起,经过对应实践活动校验发现,此类核算方式能够为单位账务活动实施全方位调整,使得一切账务活动得到清晰化监督,最终透过根本渠道消除工业企业单位内部账务管理不规范细节。我国工业实施这类会计管理方案期间经常衍生一系列监督不够可观现象,对于内部资金利用绩效造成巨大限制。其中,资金随意挪用现象便是长期限制企业综合发展的根源,经过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布置过后,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秩序得到进一步调节,避免资金随意浪费效应扩散开来。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工业财务会计管理环节中需要加大机制规范效应,确保单位账户、企业整体利益都将得到最大限度地维护,提升企业资金灵活使用效率和财务会计综合管理水准。借助我国目前工业会计集中核算层面审视,核算模式整体优化潜能释放始终是后期工作指标。

二、 现阶段我国工业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布置期间存在的冲突问题研究

工业企业实施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期间滋生许多技术性问题。具体细节如下所示:

(一) 财务监督管理职能日渐削弱

自从我国工业企业开始广泛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过后,有关基层领导开始将原有监督把关职务推脱给上级单位,而报账员也会将自身职务限定在现金收付和凭证供应层面之上。于是,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中心与结报单位开始在自身职责认证上产生模糊迹象,有关三不管不良作风全面扩散开来。至此企业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程时,有关三级单位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结果百般滋生,尤其对于往来款项核对以及有机清理上全然放松警惕。

(二) 单位之间缺乏原有限制效应

自从我国工业企业开始大力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过后,涉及基层单位便开始逐渐取消出纳员职务内容,并设立报账员来全面处理单位日常经费收支记录、汇报工作。具体说来,有关票据管理员承担的不相容职务全由一人加以承担,使得单位内部原有制约效应开始溃败。再就是基层单位经过出纳机制取消过后,会计审核职务便全面掉落到报账员身上,由于与经济事项经办人职务之间产生冲突,一时间便令单位内部监督功效显得更加微弱。再就是上级部门对下属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监督效应上也过度萎靡。

(三) 基层单位内控制度开始于上级规范要求产生强烈冲突

经过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布置过后,工业企业领导开始针对下层单位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方案,可现实中部分下属单位除了自身保留一套财务账目之外,有关非核算科室在内基本上都设有财务账机制。可是往往都能凭借某种手段逃避会计监督控制,转化成为单位超发奖金和补贴形式,以及任何違规支出的借口。

三、 合理完善我国工业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体制形态的细致策略解析

(一)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修缮

不同层级会计核算单位需要始终沿用自身财务管理模式,同时依照会计集中核算方式规划好单位内部日常管理和结报工作内容。鉴于原单位的会计核算、监督职能已部分转移到工业企业核算中心,工业企业要根据《会计法》的原则,明确界定会计核算中心与各报账单位在会计处理、会计监督等方面的责任,以便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核算单位要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一要配备相关人员,改变目前“报账”集会计、出纳、票管员于一身的现状;二要充分发挥单位纪检、稽核人员的作用,使其承担财务支出真实性审核工作。

(二)加强和完善工业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明确开支范围和报销标准,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明确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等事项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防止擅自或越权处置而造成工业企业资产损失。加强基本建设、技改、装修工程等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查,有关单位应及时提供工程设计、招标、项目前期费用。预决算及价款结算等相关资料,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资金拨付。

另一方面,有机发挥会计核算中心引导功效,提升国库集中收付体制改进效率。目前涉及各区域行政部门、学校以及乡镇政府都已经灌输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机制,相对地为工业企业资金收付知悉调节提供一定调节经验,相信日后预算规范执行会得到合理范围内的监督和管理。经过我国预算管理机制改革活动不断深入,特定企业单位预算工作深度交接。再就是最近阶段,我国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中心全力强化对项目经费的精确计量,依照固定规范文件特性设置对应项目名称,避免后期任何报销程序产生错乱危机。具体来讲,就是做到项目名称与项目经费相互有机对应,确保了专款专用,由此也致使个别项目经费结余较大。部门预算年终安排项目经费时应充分考虑各种情况,整合资金使用,具体做法:各单位将历年结余情况在编制预算时上报财政归口业务管理科室,审核后通过财政整合安排或补助一块、上交一块、安排一块。在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时应详细列明各项支出的具体明细用途及金额。项目经费预算不够细化,开支使用范围不明确,使在审核监督过程中对项目支出的合理性缺乏有效的依据,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很难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

结语:综上所述,涉及我国工业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布置以来,出现种种冲突问题,最主要集中分布在下层单位之上。因此,日后有关监督部门必须时刻明确不同层级职务内容,确保账目信息精准记录和汇报之后,企业能够依照员工工作成就提供合理奖励结果,令其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后工作结构之中,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前景绽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作者单位: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立兵.谈部属预算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农业会计,2010,19(11):72-94.

[2]郑亚芹.关于如何加强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1,25(21):102-108.

[3]杜汉英.工业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8(05):79-82.

[4]徐凯.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15(13):53-62.

猜你喜欢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
“营改增”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初探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论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潜存问题及解决策略
构建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的路径研究
对现代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的规范化管理探讨
如何有效加强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