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定做套餐作业

2015-05-30黄康兵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创编探索

黄康兵

【摘要】 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一方面要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减轻他们的负担,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 而作业是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是巩固和深化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校本作业的量身定制,是从质上下功夫,使作业更好地配合教材,适合学生的情况,以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功效. 本文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结合教学实际等方面阐述了校本作业创编的几点探索.

【关键词】 校本作业;创编;探索

当前,作业的改革不能和课堂教学改革同步,传统的作业暴露出很多问题:做完了《作业本》,再做《同步练习》,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抓紧完成学校里老师布置的作业,更是对其进行“严重加餐”. 如此这般,孩子的成绩可能是提高了,但除了这些,还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校本作业是教育发展的需求,是学生素质提升的手段,也是教师成长的载体. 校本作业的创编,要从质上下功夫,使作业更好地配合教材,适合学生的情况,以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功效.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校本作业有魅力

校本作业的创编要以学生为本,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调动学生作业兴趣,创编多彩作业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使其在愉悦的作业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让作业成为学生们巩固知识、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园地,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桥梁 .

(一)校本作业要有“质”有“量”

作业的“质”,即“高质”. 指校本作业要典型、系统、全面. 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原则. 作业的“量”,即“适量”. 受学生素质、学习程度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要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高质”“适量”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减轻了负担.

(二)校本作业要层次分明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决定了学习的循序渐进性,有什么样的数学知识水平才能进行什么样的数学活动. 套餐作业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学生差异布置作业,不同的学生可以完成不同数量和内容的作业. 布置作业时切勿一刀切,避免出现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困难的学生又“消化不掉”的问题,必须要营养均衡,有层次性,才能适合全体学生,才能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名学生的需要. 为学生提供“套餐A、套餐B、套餐C”三类作业,套餐A: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为目的的基本题;套餐B:以强化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目的的综合题;套餐C: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为目的的拓展题.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有选择地去做,不做硬性要求,让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校本作业要形式多样

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指让作业具有艺术性、多样性、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让学生走出课本,乐于做作业,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作业类型有:

1. “预习型”作业

在课堂讲授前,为学生创编“学案校本作业”,列出预习提纲,同时针对相关的知识点给出相关练习. 学生通过看提纲和做这些练习,进行自主预习,发现课本中存在的疑难点,从而课堂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讲,提高课堂效率.

2. “操作型”作业

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图形与几何的内容. 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内容主要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板块. 可让学生亲手制作,通过亲身体验搭建起知识结构物化与内化的桥梁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并在课堂上对其作品进行展示.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前,安排学生用学具袋中的4根红色、4根蓝色、12根黄色小棒和三维接头去搭成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然后与其他同学比的有什么不一样,分别用了哪些材料,或是你想说些什么.

3. “生活型”作业

在教学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后,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相对比较贫乏,造成学生对量的观念的正确建立有一定的难度. 例如,学习了“克与千克”后,家庭作业就是:“掂一掂不同的实物,估一估,称一称等,感受1千克和1克的质量. ”通过亲身实践,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知识有所体验,加强实践,增加感受,促进理解.

二、结合教学实际,让校本作业有活力

(一)紧扣教学目标,把握难易程度

校本作业创编难易程度的把握最难. 创编太简单,达不到目标要求,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创编太难,大部分学生不会做,一道题的讲评就花掉大半节课,不但学生失去信心,就连老师也怀疑自己的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解决难易程度的问题?校本作业的创编首先离不开认真解读教材,只有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开展创编,才能很好地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

(二)给教材“补白”,创编专项练习

新教材在编排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如解决问题的编排,不再分类型集中编排,而是把它分散到各个领域;计算总是与解决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体现算用结合……这样的编排有它的优越性,但也有不足,新教材编排跳跃性大,系统性弱,等等.

1. 添加“分析说理”作业

学生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数很有限,学生分析说理的机会甚至局限于老师与几个优等生的对话;而教师的测试也更多的在于考查学生最终得到的答案,如:应用题就是列式计算,选择判断也只呈现一个最终的答案. 如何通过作业,把学生内在的思考用文字、草图显露出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说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教师校本作业创编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校本作业中创编一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

2. 添加“整理和复习”

数学的系统性强,知识间的联系紧密,添加一些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复习、归类、梳理、过关. 在每一单元新授结束后都可用,尤其适合中高段学生. 重在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旨在形成清晰的脉络,从而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校本作业创编,是教师提升教学素养与专业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要创编校本作业,就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就要认真学习课程理论,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这是一个促进个人成长的过程. 同时与其他教师对各自的作业创编进行研讨、交流、沟通,根据不同的见解,取长补短,确定作业的量、面、难度的把握,探讨如何选择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作业.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创编探索
关于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研究报告
对抗类体育游戏的创编
新疆塔塔尔族健身舞创编研究
绘本多样化主题实施《疯狂快递》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谈谈从绘本到绘本剧的创编与指导策略
试分析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