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我国纳税评估的探讨

2015-05-30杨磊

2015年25期
关键词:税收征管

作者简介:杨磊(1985-),男,汉族,辽宁沈阳市人,税务硕士,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税务。

摘要:纳税评估工作在我国全面开展已十几年,在当前条件下,应进一步结合我国税收征管的实践,将我国纳税评估工作尽快融入现行征管体系之中,提高纳税评估效率,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税收征管。本文从分析纳税评估的积极意义入手,总结了目前我国纳税评估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纳税评估体系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纳税评估;税收征管;税源管理

一、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一)纳税评估有利于完善税收管理理论,构建评估理论体系

纳税评估作为新生事物,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实践中对纳税评估没有统一认识,也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不仅能有效指导纳税评估实践,而且有利于完善税收管理理论,构建评估理论体系。

(二)纳税评估有利于推动税收征管方式改革

纳税评估作为税收征管的监控手段之一,贯穿于税收征管各个环节。开展纳税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征、管、查三者的职责,使其分工更科学有效,工作配合更紧密有序,从而为各项税收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依据,进一步优化了税收征管模式,实现了税收征管质的飞跃。

(三)纳税评估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首先,纳税评估注重征纳双方的平等关系。通过纳税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纳税申报中的错误与偏差,同时将恶意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与非主观故意的失误区别开来,引导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其次,纳税评估尊重纳税人的权益。纳税评估通过函告、约谈举证等互动管理方式,辅导纳税人正确理解税收政策,健全财务核算,从而有效减少了税收流失问题。最后,纳税评估实现了征纳双方的共赢。不但税务机关实现了严格执法与优质服务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促进了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提高了全民纳税意识。

(四)纳税评估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经济发展环境

纳税评估通过对纳税人申报真实性、准确性的及时审核,提高了申报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税收不遵从行为,消除了相同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差别,使其享有平等的税收待遇,并强化了税收职能,优化了竞争环境,能够使纳税人站在同一起平线上公平竞争,促进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有效运作。

二、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法律规范,内部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纳税评估作为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实践虽然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实践与探索阶段,一方面法律支撑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纳税评估就不属于法定程序,即不带有强制性;另一方面,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这不利于税源管理信息的共享,也不利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使其成为了制约税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职能界限不清

按照风险管理工作流程,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同为风险应对的手段,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职能划分主要以风险等级的高低来确定。但目前,评估工作还处在积极摸索阶段,纳税评估与征收、稽查各环节的关系有待理顺,这就形成了纳税评估中的最大执法风险,评估与稽查不能形成有效合力来促进税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信息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纳税评估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是建立在大量真实涉税信息基础之上的。而当前,我国纳税评估的一个制约瓶颈就是涉税信息量不足、真实度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其他各相关部门占有大量涉税信息,但税务部门却不能与之共享,从而降低了纳税评估的准确性,严重限制了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

(四)评估指标设置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有效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首要问题便是建立科学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目前我国对评估指标的建立还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各地税务部门也缺少大量的数据资料积累,评估指标单一,实践中大多是根据经验值而设定,这大大降低了评估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五)评估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纳税评估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对从事评估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多数人员的综合素质与纳税评估工作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缺乏专业的数据信息资料整理及分析能力,计算机利用水平不高。二是知识结构单一,业务面窄,掌握的评估方法不够全面。三是缺乏同纳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难以深入实际挖掘深层次的问题,使评估工作多流于形式,评估工作的中期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三、深化纳税评估的思考

(一)实现纳税评估法治化,构建有效的评估协作体系

建立健全纳税评估的法律制度,依法开展纳税评估,参与纳税评估各方均应按照法律制度的要求实施纳税评估;建立评估协作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操作程序、时间限制和责任;科学界定工作步骤,优化纳税评估流程,使纳税评估工作充分发挥应有的效力。

(二)建立纳税评估信息共享机制,科学设置评估指标

一是改进评估指标体系,避免机械的运用现行分析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出适合行业管理的实用指标体系。二是要大力拓宽评估信息的来源和采集渠道。搭建税务信息网络,实现网络互联,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指导意见,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执行措施。三是对税务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按照信息共享的原则和标准以及信息特点,使信息分类细化,将各类分别采集但却分散使用的征管数据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四是结合税收征管实际,开发出符合当前征管现实的纳税评估软件,提高纳税评估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综合素质,建立质效考核机制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应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评估工作。二是加强对评估人员的培训,坚持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切实提高培训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提高评估质效,实施岗位责任制,对无异常的评估要进行定期的复评复查,对出现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时这也树立了风险管理理念。

(四)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

首先,培植和发挥纳税信用中介机构的作用。税务部门可逐步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规范市场的准入和退出等机制,监管税收信用中介机构的有序发展,逐步将部分业务交给中介机构来完成。其次,发挥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作用。有关部门在评定企业或个人信用时,应把税务部门的纳税信用评定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最后,发挥银行在税收管理中的辅助监控作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银行结算手段,鼓励在交易中大量采用银行转账和信用卡支付手段,减少现金的流通,为税务评估部门能够准确评估提供真实的资金流动信息。

四、结语

我国纳税评估工作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而其他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纳税评估经验,或许可以给我国的纳税评估工作提供借鉴经验和启示。在当前条件下,应进一步结合我国税收征管的实践,辩证地借鉴国外纳税评估模式的成功经验,将我国的纳税评估工作尽快地融入现行征管体系中,建立信息化下的纳税评估体系,提高纳税评估效率,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税收征管。(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彬.中国纳税评估的法律定位与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0).

[2]凌辉贤.基于综合差异率的新纳税评估模型构建[J].财会月刊,2011(03).

[3]朱平.论纳税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4]邱金桂.浅谈纳税评估在我国的发展[J].财经界,2010(12).

猜你喜欢

税收征管
纳税服务与我国税收征管效率优化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网络海外代购行为税收征管优化研究
我国电子商务征税的相关问题探讨
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税收征管国际借鉴初探
浅析中国国际反避税概况及建议
基于OLAP的税收征管应用研究
浅析互联网金融的税收政策
探讨我国C2C网购模式征税问题
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