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与路径探析

2015-05-30李云

2015年25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意义

作者简介:李云(1988-)女,山东新泰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探索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以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化解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实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诸方面的科学永续发展。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意义;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全面深化改革是党中央应对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正确决定。我国当前已经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各方面利益矛盾相互碰撞,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各领域的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这一总目标,内在地蕴含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前提,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2]两者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3]总体上来说,我国现行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也还有一些与我国现行国情不相容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化国家治理方式,调整国家治理的格局,使之更符合我国发展的实际。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在农村开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掀开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在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从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大踏步迈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生机盎然,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4]p96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全面深化各领域的改革。

(二)调节我国现阶段各方面利益矛盾的需要

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方面利益矛盾激烈碰撞,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甚至产生了怀疑。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一些领域不和谐现象的出现并不是改革的失败,而是改革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化解各方面利益矛盾。必须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必须通过改革,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

(三)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5]此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到了中国梦。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具体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6]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要使这一美好期盼变成现实,必须通过全面推进改革,不断发展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使人民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诞生160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们更符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就显著。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推进政府职能的优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国家治理方式。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优化政府机构设置,简化工作程序。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促进政府公职人员观念的转变,推进政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3/1115/c64094-23559163.html.

[2]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94.htm.

[3]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18(01).

[4]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

[5]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01).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8(01).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构建 推动江苏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改革开放历史看“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