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构建 推动江苏省全面深化改革

2016-12-24施歌施新玲李家勋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主要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

施歌+施新玲+李家勋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围绕深化改革任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分析研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新要求,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措施,以期为江苏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要求;主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051-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各领域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中改组先后召开8次会议,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改革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2016年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改革思路稳步推进,市场资源配置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未来一段时间,江苏省将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国企、金融、财政、税收等领域的若干改革,如何具体去做、去把握,如何破解瓶颈,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重要课题和重大挑战。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巨大,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一、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推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始于2004年,在全国起步较早、举措较多。历经十多年先行先试,取得了积极进展,形成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在“十二五”时期,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加快推进既有本省特色、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全省各地各部门协同努力,以建设运行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为抓手,创建机制、构建平台、深化应用、服务发展,推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推进机制。先后成立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立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2007年,省委、省政府召开诚信江苏建设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诚信江苏建设的意见》。各设区市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形成省市县三级信用体系建设组织网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制度规划建设。先后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2008年,分别出台企业、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3月出台《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基本建立起从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共享、发布、应用、惩戒,以及修复的一条龙、闭环式的信用管理制度构架。2013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社会法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和《江苏省行政管理中实行信用报告、信用承诺和信用审查的办法》,由国家发改委转发全国各省(市、区)。

三是强化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设省级“一网三库一平台”(即诚信江苏网、省社会法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省自然人信用基础数据库、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与国家平台和“信用中国”网对接,成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载体。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按照信用数据目录、信用主体标识、信用建设规范“三统一”要求,全省13个区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形成省市两级信息交换互补机制。

四是强化信用信息应用服务。在区域和行业广泛应用信用审查、信用承诺和信用报告,信用信息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综合治税、证照联动、绿色信贷以及工程建设领域等方面应用效果良好。建设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大厅和省行政服务中心查询窗口,稳步推进社会化应用。建立“双公示”“红黑名单”制度,以政府信用管理和涉及民生领域的信用信息应用为重点,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联动监管和信用奖惩,逐步建立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五是强化信用载体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开展 “百企示范、万企贯标”工程,质量信用建设工程,环保信用建设工程等,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加强信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扶持和发展全省备案信用服务机构。持续推进信用长三角合作,成为国内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合作发展的先行区之一。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全省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明显进步,推动了江苏省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和支撑深化改革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党中央、国务院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支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在中央要求“将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大背景下,迫切要求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的功能定位,也为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

信用监管重心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为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也对企业信用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改革化繁为简,有效解决了之前的信息孤岛现象,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是“宽进”的举措。“宽进”之后重点在“严管”,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进一步明晰市场监管部门与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信息归集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变。按照李克强总理要求,今年要把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也纳入进来,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通过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实现“一人一码”“一户一码”,终身不变,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用行为都记录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名下,为构建完整的自然人、法人信用档案创造条件。

信息应用向信用联合奖惩机制转变。信用联合奖惩是解决失信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信用信息应用的最佳出路。中央明确提出,要从更大维度、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推动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是指导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也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顶层设计。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意见》明确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信用建设向重点领域转变。虽然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产品质量、法院执行等领域的严重失信行为高发、频发,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些严重失信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后果不堪设想,倒逼我们必须加快重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从而推动各领域的若干改革落到实处。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措施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本身就是一项改革,是一场推动传统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结合当前国家以及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践和部署要求,今后一段时间,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充分运用信用建设手段,发挥信用体系建设在深化改革工作中的支撑作用。

一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支撑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按照《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51号)有关要求,推动有关部门充分运用大数据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手段,全面建立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类监管、事后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和互联网信息融合,实现更宽范围、更深程度的共享,满足政府行政监管、公共服务和市场、社会的应用需求,为诚实守信者创业创新营造公平、开放的环境。

二是加强多部门联合监管,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按照“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完善相关功能,依法公示社会信用代码、红黑名单、“双公示”等相关信用信息,进一步促进信用信息社会公开。以省级部门应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加大信用联合奖惩合力,逐步建立起社会法人和自然人的跨部门、跨地区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不同信用状况的信用主体实施分类监管和联动奖惩,不断改革和创新监管方式,提高行政监管效能。以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出台的相关信用管理办法为契机,推动在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政府资金项目审批、招标投标、评优评先、环境监管、质量建设等工作中落实信用承诺制度,应用信用审查制度,使用信用查询报告,强化信用的约束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三是支撑社会治理创新,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充分利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改革成果,推动有关部门建立各行业、各系统,以及各环节、全流程的社会主体信用记录,并实时纳入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涵盖所有市场主体、所有领域的社会法人、自然人信用档案。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试点示范,探索区域试点和部门示范有机结合,推动信用示范试点向社区、街道、农村、家庭、学校、机关等各层级延伸。开展各类信用宣传活动,加大对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媒体宣传报道和案例剖析力度,通过信用宣传或奖罚机制,提升社会信用意识,净化社会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幸.加快信用建设,助推改革深化[J].浙江经济,2016,(10):6-8.

[2] 潘文.简政放权,激发非公经济活力[J].科技风,2016,(12):73.

[3] 李昊玲.李克强金融体制改革思想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5):159-160.

[4] 刘鹤.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J].党建研究,2012,(12):56-60.

[责任编辑 陈丹丹]

猜你喜欢

主要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
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改革开放历史看“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