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

2015-05-30崔丽娜

科技资讯 2015年27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调查分析思考

崔丽娜

摘 要:志愿服务是一种志愿者自愿地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无偿服务的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体现大学生自身价值、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在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民族高校自身特点,归纳了当前民族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民族高校 大学生志愿服务 调查分析 思考

中图分类号:G3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c)-0253-02

目前,高校中的各类青年志愿者队伍全国及各地方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而民族院校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不同民族的学生汇聚在一起,既可以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建立起一座沟通民族文化的“桥梁”,也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友爱。

该文以民族高校为例,旨在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今后指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现状及特点分析

1.1 现状分析

1993年, 在共青团组织号召下,以青年人为主体、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的一项公益事业悄然产生。经过20年的发展,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时尚”。而民族高校更是利用其优势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在西部计划、海外服务计划、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一批优秀项目中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好地服务。

1.2 特点分析

1.2.1 发展时间短、速度快

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到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成立,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快速发展了起来,民族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样迅速的发展起来,并且以其更具民族特色、覆盖广、更深入等特点获得了我国各级组织及地方的广泛好评。

1.2.2 发展规模大、人数多

截止2013年12月,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人数达4043万,民族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志愿者在志愿者队伍中已生成一股强有力的力量。以xx民族大学为例,2012年全校共有6426名学生为注册志愿者,占总人数的35%。

1.2.3 更具民族特色

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占总人数的65%以上,民族高校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逐渐体现出了他们在语言、民俗等方面的优势。以xx民族大学为例,学校穆斯林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支教团,为当地学生提供免费双语支教,通过他们的服务,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

1.2.4 更具专业性及公益性

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民族特色更好地提供志愿服务。例如:利用民族风俗文化知识普及我国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利用所学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利用所学医疗知识为社区孤寡老人等提供简单的医疗协助、利用所学的各项才艺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等等。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在我国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同样出现了一些漏洞,如,不够注重志愿服务本身的特性,志愿服务形式陈旧单一,过于追求短暂的口碑效果;志愿服务资金的缺口较大问题等等,因此,志愿服务的管理、策划等工作还需加强。

2.1 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多变

一方面大学生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处于磨练阶段,兴趣爱好转移较快,容易受周边环境影响,在选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往往“随大流”。这种现象不利于志愿者队伍长期持续地发展,也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社会中的信任度。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把志愿服务理解为志愿者单纯的付出、为他人做贡献,而没有体现“互助、进步”的精神,缺乏足够毅力,志愿者队伍建设不够稳定。

2.2 志愿服务形式陈旧、资金缺口较大

民族高校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创新,形式单一,或仅按照全国或地方各组织要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长此以往,民族高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有所偏差,大大削弱了民族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忱。

大学生志愿服务本就是一种公益性的活动,不以产生经济效益、获取酬劳为目的,但很多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又需要必要的经费支撑,而民族高校能够提供的经费无法满足高校大规模人数众多的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费用需求,大大阻碍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和推广。

2.3 志愿服务管理培训机制不成熟

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处于“临阵找,用时管,完事了”的状态,这使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极大浪费了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往往在服务工作中才对其他工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熟悉和掌握,没有学到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对日后参加类似的志愿活动帮助不大。还有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所担任的职责与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不符,导致志愿者们无从出手,从而“失职”。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教育,端正动机

笔者认为,高校可以配备专业的辅导教师,开设相关的兴趣培训课程,可以举办“寻找身边志愿故事”,分享志愿者的故事,利用真人真事真感想,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加强思想引导,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念、意义传递给想要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学生,使其真正的愿意投入志愿服务队伍的怀抱。

3.2 与时俱进,更新内容

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加大前期考察调研,与时俱进,汲取老式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精华,提倡创新,使志愿服务活动更能体现其内涵,更生活化,使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他们的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

3.3 建设并完善管理培训机制

我国志愿者中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占绝大多数,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体制,是保证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能健康有序发展,尽早与国际志愿服务体系接轨的首要任务。

首先,应建立健全符合民族高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章程,配备专门的部门或负责人,明确志愿者注册程序,明确志愿者的管理、培训及激励和表彰等制度。其次,建立良好志愿者服务库。结合大学生专业素养及兴趣特长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方案,根据志愿服务工作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匹配,并且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质量进行考核、评优和记录,在再次需要志愿服务时减少再次选拔培训的时间和成本。

参考文献

[1] 许人冰.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1):72-79.

[2] 戴卫义,闪茜菁.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28-29.

[3]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 钟发亮.“90 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107-110.

[5] 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J].政工研究动态,2007(17):36-38.

[6] 陈再生.论自主考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86-88.

[7] 郑镛.论漳州人的人文性格[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80-85.

[8] 严凤莲.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分析及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178-180.

[9] 夏丽君.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地方高校为中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4):173-174.

[10] 宫磊.关于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0(4):242.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调查分析思考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泸州市泸县初中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