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储蓄助力大国崛起

2015-05-30赵前聚

中国市场 2015年3期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约束条件储蓄

[摘要] 当前,由于外部环境的恶化,很多人提出变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为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分析,一是没有读懂凯恩斯理论成立的前提,二是不了解中国面临的现实约束条件。因此不能用这样的政策来指导中国经济。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对于远没有达到稳态增长的中国,高储蓄是确保资本积累和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根据莱布辛斯基定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治本之策在于积累资本,提高人力资本。经济依靠高投资和高出口来出清产出。因此我们依然要坚定奉行出口导向战略。

[关键词] 约束条件;储蓄;消费;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增长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3.020

大众通常在各类媒体上听到关于调整经济增长的方式的呼声,即变外需拉动为内需驱动。其依据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支出中消费占比很低,只有约45%,而美国的国民经济中消费占比高达70%;而且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中国经济很容易受到外部需求的扰动。据此得出“变外需拉动为内需驱动”的结论。这是完全错误的逻辑。这样的经济分析脱离中国基本国情的约束条件,故而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国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经济增长方式?以下是两种可选方案:

增长方式之一:高消费、低储蓄,依靠国际借款维持经济的投资,进而实现资本的积累。

增长方式之二:低消费、高储蓄,依靠外部需求出清国内过剩产出,本国依靠高投资,实现经济增长。

1 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催生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根据凯恩斯理论,其基本假设有两种。一是价格粘性,即短期之内。由于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被粘在固定价格上,当总需求发生波动时,价格不能及时调整以出清市场。 二是经济非充分就业,经济中存在失业资源。否则政府的任何刺激总需求的政策都会转化为价格的上升,而不会实现实际收入的增加。

根据凯恩斯理论,经济衰退是由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因此政府应当进行需求管理,或者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的政策可以使总需求增加从而将经济推回长期均衡点。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NX,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国的消费C、投资I、出口X越旺,越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这也是学界中常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然而这里不能忽视理论成立的前提,这三驾马车发挥作用的基础是经济中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即经济中尚有未利用的生产能力,那么这三驾马车的任何一个增长都有利于国民收入的提高。

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中,国民收入提高的制约因素是自然产出,我们不可能期待通过不断地刺激总需求来实现国民收入的提高。经济运行的正常时期,经济政策应当以扩大产能为导向。如果当期居民消费过多,则储蓄不足,进而没有足够资源提供形成下一期产能的投资,下一期产出无法提高,下一期产出依然小于需求,通货膨胀继续。

短期之中,制约国民收入的因素是总需求,因为短期产出难以变动。而一旦上升到长期,凯恩斯理论成立的前提假设失效,即价格粘性假设不能描述长期之中经济的情况。长期之中,古典理论的前提假设价格弹性成立,于是在长期,总需求一定等于总供给,制约国民收入提高的因素是总供给。长期我们需要以古典和新古典主义所开创和发展的微观经济理论为指导,提高企业微观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借以发展供给提高产出,从而达到提高国民收入的目的。

2 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2.1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长期的经济增长理论属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范畴。其最重要的假设就是价格弹性,即价格可以随时变动以出清市场,从而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

目前较为成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由索洛等人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由于我们考察的是像中国这样尚未达到稳态时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因此为了简化论述,不考虑有外生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索洛增长模型。因为外生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索洛模型是用于解释当经济处于稳态时,人均增长率按照技术进步率增长,比较适合解释发达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

经济在没有达到稳态时的资本增长率为Δk/k=sy/k-(n+δ),由图1可知,在初始资本存量相同时,如果储蓄率由s1提高至s2,经济趋于稳态的速度则越快,稳态时的资本存量则越大。当然,并不是储蓄率越高越好,经济当期储蓄越高说明居民的当期消费越少,消费实际上代表着当期消费者的福利。根据消费的跨期选择模型,在每个时期,消费者都面临消费和储蓄的跨期抉择。索洛模型给出了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即当经济达到稳态时,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可以使消费者的消费最大化,y=c+i,i=(n+δ), c=y-(n+δ)k,由极值的一阶条件,可得MPK=n+δ,即我们要选择一个储蓄率使得经济稳态的资本存量满足上式,所得到的即为资本的黄金律水平。能够使经济稳态时的消费水平最大,即稳态时的资本存量为资本的黄金律水平的储蓄率才是最佳的。

2.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为了简化,本文用图2和图3抽象掉了资本折旧这个因素。假设该国是世界资本市场上的小国,t0之前,该国是封闭经济。假设均衡时有MPKe= i*,即资本边际产出等于世界利率。t0时该国资本存量为k0,此时开放资本项目,我们可以预期资本将如潮水一般涌入该国。该国人均资本存量会在短时间内上升至ke,假设这一过程在时刻t1完成,t1和t0之间的间隔足够短,该国GDP会上升至ye,但该国的人均收入只上升至y1,ye-y1将作为外国资本的利息,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而y1-y0则是由于本国引入外国资本所获得的额外产出,即三角形ABC部分的面积。t1时,该国虽然有ke数量的资本,但是为该国居民所拥有的只是k0,ke-k0的法律所有权归属外国投资者。该国国民收入y1中,nk部分用于为新增工人提供资本,sy0-nk用于增加该国人均资本,s(y1- y0)用于偿还外国投资者的债务额ke-k0。在该国资本达到稳态之后,人均GDP为ye基本维持不变,而本国具有法律所有权意义的资本所生产的产出则沿过(k0,y1)和(ke,ye)的直线增长,该直线与原生产函数线y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由于本国按照世界利率融资所得的额外收益。

现在我们假设,该国有较高的储蓄率,即封闭条件下MPKe< i*,可以预期该国开放资本项目,达到均衡时,该国将为世界资本市场的债权国。相反,如果该国有较低的储蓄率,即封闭条件下MPKe> i*,该国开放资本项目,均衡时,该国将为资本市场上的净债务国,外国投资者预期到这一点,就会撤走资金,由资本外逃所引发的债务危机会使该国信誉下降,风险上升。

如果该国有较高的储蓄率,最终非但不会遭遇债务危机,而且还能加速其发展,并且最终成为债权国。如果用资本项顺差来为经常项逆差融资,且该国预期的高增长能够偿还债务,那么满足当代人较高的吸收就有其合理之处。如果该国用资本项的顺差来为其炫耀性消费融资,而没有用于生产性建设,那么该国未来不会有高增长,投资者预期到这一点同样也会撤走资金。

3 莱布辛斯基定理

定理的基本结论为,一种要素禀赋的增加将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产量。将其运用于中国实证,会得出,如果中国资本要素以及对应的合格劳动力增加,将会减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量,而资本密集型产品产量增加。这条定理告诉我们改变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的治本之策,就是通过高储蓄不断地增加资本存量,同时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兴办教育。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以阿根廷、乌拉圭为代表的大多数拉美国家,这些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曾奉行进口替代战略,而进口替代战略的实行大量消耗本国储蓄,以高成本建立本国工业,在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由于本国资本匮乏和劳动力技能缺乏,这样的战略破产了,这些国家因进口替代借入国际资本,但最终由于新增工业没能建立,产能并未扩大,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纷纷陷入债务危机。

4 理论在现实约束条件下的运用

4.1 中国实证

中国依然是一个劳动要素丰裕资本要素稀缺国,中国远未到达经济的稳态,即便选择的经济政策以促进居民消费为导向,那么现在所实现的消费也是低水平的消费,反而牺牲了未来福利的提高。

中国幅员辽阔,但人均可耕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农业又是报酬递减的产业,只有出清滞留在有限土地上的过多劳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总体国民收入。另外每年新增人口的压力也迫使中国需要高增长来出清新增劳动力,否则中国将落入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人均收入变为负增长。

中国是资源稀缺国,尤其是石油、矿产等稀缺,这就决定了中国只能走加工贸易的道路,而不可能像俄罗斯、中东地区、巴西等地出口资源换取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所有这一切决定了中国必须要有高储蓄。

有人反驳道,中国已是世界最大债权国,不需要高储蓄。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因为它混淆了存量与流量的概念。中国现有的四万亿外汇储备,是一个存量。当你进行高消费,把用于未来建设的资金用于当前消费时,你就没有增长的希望了,外国的投资者依旧会作出理性选择,撤走资金。

我们环视全球回顾往昔,可以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着高储蓄率的国家几乎都实现了高增长。东亚各国在战后实现的高经济增长,其原因在于,其奉行高储蓄政策的同时又奉行出口导向战略。

4.2 美国实证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最具创新力的企业,其人力资本极其丰富,一直是世界创新的发动机。资源丰富,人均拥有量高,近年来页岩气革命又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美国拥有庞大的资本存量,经济趋向稳态,人均收入极高。

另外,美国的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地位,使其可以在当今管理纸币本位时代随时开动印钞机来为其经常项逆差融资。以上各因素决定了美国未来增长良好预期。其禀赋约束决定了美国可以高消费。中美国情的巨大不同决定了不能以美国经济目前处于成熟阶段的增长模式来指导中国在罗斯托所说的经济起飞阶段的经济增长。

从世界经济均衡的角度而言,发达国家高消费正好可以出清发展中国家的过剩产出,二者不是尖锐的矛盾而是互利共存的伙伴。这样整个世界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就会在动态的均衡之中实现数量的增长,既有利于发达国家提高本国居民福利水平,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快速发展,摆脱贫困陷阱。

5 政策建议

如果奉行高储蓄的政策,那么短期而言,经济中的高产出如何得以出清呢?这就要同时奉行出口导向型的战略。利用出口,把国内的过剩产出销往国外,同时将销售的资金回流用于扩大本国产能。这样投资会成为出口的函数,出口越多,投资则越高,产能得以扩大,吸收的劳动力也越多,从而逐步出清滞留在中国农村隐性失业的劳动力,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让中国的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等到刘易斯拐点到来时,一方面居民收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进城,巨大的消费潜能得以释放,届时经济会自行转向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另外,农民工收入的提高也可以使之有富余资金来教育下一代。这样,一方面,由于高储蓄为资本积累提供了必要条件,资本存量提高;另一方面,中国人力资本即劳动者素质得以提高。中国的产业水到渠成地随之而升级。

所谓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内需的政策,其出发点和愿景是好的,但可惜脱离了中国实际,也违背了毛泽东提出的、邓小平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期,时至今日,欧洲经济仍在艰难复苏,尽管美国经济近两年复苏势头强劲,但总的来说,对于中国而言,外部环境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依然需要从出口方面想办法。治本之策如补贴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企业进行技术研究,加强专利保护,补贴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等。治标之策如实行人民币贬值,给企业出口提供补贴和信贷便利等。

6 结束语

凯恩斯主义宏观需求管理政策适用于在短期尤其是经济危机时期,将需求拉上,从而使经济重新回归至长期的均衡点,抑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减少由经济波动带来的痛苦。根据目前宏观经济学界比较认同的持久收入假说,居民的消费只取决于持久性收入,只有持久性收入得到提高,其消费才相应提高,如果是暂时性的收入提高,那么对于消费的影响极为微小。由生命周期假说也可以得到类似结论。无论根据什么消费理论,低收入即意味着低消费,更何况目前中国收入差距巨大,多数居民实际上并没有达到人均收入水平,因而内需无从提高,依靠内需来出清产出拉动经济更是无从谈起。

由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和莱布辛斯基定理,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高储蓄是进行资本积累,扩大人均资本存量,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低储蓄高消费的政策是一条通向毁灭的道路,不适合中国更不适合目前发展程度还很低的发展中国家。

凯恩斯理论的借鉴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在短期之中设定经济运行的合理目标区间,实际中,这个合理区间可以以月度CPI这一指标为标准,如果CPI上行或下行超过所设区间,说明经济短期过热或过冷,此时,政府可以出手以熨平波动。但如果经济处在区间之内,政府应当管住自己的手,不要从需求方面干预经济,因为政府干预会扰乱市场,短期可能收到一定效果,但长期会带来许多干预的后遗症,而当前中国则处在2008年危机时政府干预后遗症的困境中。而应着重关注供给方面,提升市场活力和企业竞争力,为市场提供法律和制度建设,以发展供给。

参考文献:

[1]约翰·威廉逊.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M].厉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6-58,118-126.

[2]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33-440.

[3]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88.

[作者简介] 赵前聚(1991- ) ,男,安徽寿县人,华东政法大学本科。

猜你喜欢

凯恩斯主义约束条件储蓄
基于一种改进AZSVPWM的满调制度死区约束条件分析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search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s of overseas nurs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2002–2017)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需求管理理论
军事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