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角下的农业现代化

2015-05-30张斌李海燕

中国市场 2015年38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互联网+互联网

张斌 李海燕

[摘要]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后,“互联网+传统行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业是“互联网+”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重点从农业从业者、市场和政府三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农业”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推进“互联网+农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现代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161

自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社会各界对“互联网+传统行业”展开了热议。随后,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并通过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促进现代农业等11个重点领域的发展。可以预见,“互联网+农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这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新的契机。

1“互联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互联网+农业”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渗透、融合,同时带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交叉、重组,形成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从而促使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快车道。笔者认为,从农业产业参与方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重塑主要体现在农业从业者、市场和政府三个方面。

11“互联网+农业从业者”

互联网所具有的便捷化、公开化和公众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良好机会,这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农民进入农业领域,并呈现引领农业发展方向的趋势。为此,“农业从业者”既包括传统农民、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经营组织,也包括积极投身农业行业的工商业和高科技企业等非传统农民。

“互联网+”为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先进工具。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民需要既懂生产技术,又要懂经营,懂管理,懂市场,在农业信息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往往导致产销脱节、农产品滞销,影响农民收益。在这方面,“互联网+”将带来变化。一是推动提高农民素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生产工具。农民需要掌握这一技能,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目前,越来越多涌现的新农人恰恰体现了这一发展方向。新农人具备相对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自我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借助互联网及时掌握和分析信息,从而改变了农民信息能力薄弱的状况,促进了生产与销售的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收益。二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精准农业、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将逐渐普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将更加科学,土地、水、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将更加合理,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提高。同时,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也将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互联网+”是推动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延伸产业链的突破口。国际经验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利用“互联网+”的信息网络和技术支撑,结合农业的多功能性开发,传统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可以实现向农业生产上下游的延伸,实现生产纵向一体化。在这方面,大北农集团做出了有益尝试。目前,大北农已经推出了猪联网20版,发布了智农通APP,并提出将以智农网及智农通为核心,以智农云服务、智农商城网、农信网为内容,发展覆盖线上线下的农业互联网与金融生态圈。这将使大北农的业务范围从饲料、种子、农资采购拓展至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和金融服务,实现面向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链条综合服务。

“互联网+”为工商业和高科技企业涉足农业提供了平台。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农业日益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一些电商、地产商、物流和IT企业纷纷跨界经营农业。主要做法有:一是以电商为代表,网络下沉,紧盯农村的消费需求。如阿里已启动“千县万村计划”,未来三至五年将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二是资本投入,培育高端农产品品牌。涉农工商企业大多资本比较雄厚,技术实力比较强。这些企业以资本投入为基础,配合品牌塑造,使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如联想控股旗下的佳沃集团公司以蓝莓、猕猴桃、提子、车厘子和柑橘等高端水果投资为主。该公司在智利和澳洲还建立了海外种植基地。目前,“佳沃”蓝莓每公斤售价250多元,比普通国产蓝莓高近一倍。

12“互联网+市场”

“互联网+”意味着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用互联网的方式改造传统农产品营销,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整合平台,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当前,我国农产品销售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农民信息来源渠道单一,生产和销售信息不对称,导致“卖难”现象频发,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我国现有涉农网站约4万家,但真正能够提供契合农民需要的信息网站却不多。“互联网+”崇尚的是“万物互联”。在这一基本诉求的推动下,借助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工具,整合现有资源,搭建覆盖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与发布平台,将使得农民与农民,农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信息越来越对称,农民可以有效把握市场供求信息,从而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杜绝“蒜你狠”和“姜你军”等现象,保障农民稳步增收。

二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产品销售成本。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多,产品售价与收购价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导致农民享受不到产品增值的收益,消费者买不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利益被中间经销商分割。“去中介化”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农产品营销领域互联网程度将明显提高,电商进入生鲜产品销售将使农产品市场销售形态得到根本性改变,改变传统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分工,不断消减中间环节,使农民能够更多地分享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同时提高全社会的福利。而近来新兴的P2P模式若应用于农业领域,将颠覆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使农民与消费者能够面对面直接交易。

三是用户至上,订单农业的新模式。“互联网+”强调用户体验,注重用户的参与度,围绕用户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基于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时代可以发现和定位消费者的需求,并按照消费者的需求组织农业生产和销售,实现农产品的个性化定制。这就是最近兴起的农业“众筹”。农业“众筹”是订单农业的新发展,也是“田地到餐桌”的新尝试。在这种模式中,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互联网+金融+农业+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消费者可以共同承包一块地、一块鱼塘、一个果园等,并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实时了解定制产品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并享受实地收获产品的乐趣。

四是改变营销思路,打造农产品品牌。“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媒体”,都是传播源,微信、微博等平台形成的社交圈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新的渠道。而农业生产本身与当地的自然和历史密不可分,这为整合利用当地的文化历史、资源背景等特色和优势对产品进行“包装”,增加产品的差异性,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了有利条件。农产品背后的故事使消费者形成品牌归属感和忠诚度成为可能。褚橙、柳桃和三只松鼠等农业品牌就是借助于互联网对产品重新进行定位、包装、宣传,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功引导了消费者消费,扩大了利润空间。

13“互联网+政府”

目前,电子政务已经在辅助政府业务办理和信息发布与公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服务政府决策和管理方面尚存在欠缺。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将在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方面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一是促进数据的跨部门、跨地区融合。通过建立以管理对象为标识,关联多业务状态,“互联网+”将促进农业、工商、税务、贸易等多各部门掌握的数据和资源更加公开透明,并实现共享与整合利用,提高政府运行效率。通过中央和地方农业部门,以及地方农业部门之间的数据融合,为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并监督政策执行等提供支撑。

二是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互联网+”有助于拉近政府与普通农民的距离,促使政府更加“接地气”,提供更加贴近农民需求的服务。包括利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使网上政务办理更加方便、快捷;开发App等移动应用程序,整合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网络等现有资源,建立农民身边的农业生产信息发布和专家信息系统,随时随地提供农业气象、测土配方施肥、灾情预报、疑难技术咨询服务等。

三是推进政府监管现代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资源统计与合理平衡使用、灾害监测预警、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保障食品安全、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为政府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技术支持。

2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规划。为避免一哄而上、各自为政,亟须制定“互联网+农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促进“互联网+农业”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规划需明确“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以形成统一谋划、稳步实施的推进格局。

第二,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仍有5万多个行政村未通宽带,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比例不足30%,还有70%以上的农民没有互联网。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很多还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离大规模应用的要求还比较远。因此,促进“互联网+农业”的大发展,需要逐步完善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和移动终端在农村的普及率。

第三,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从业者,探索发展农业的新业态。鼓励互联网企业、电商、高科技企业等以投资、收购、合作等方式参与“互联网+”行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充分利用O2O、P2P、C2B等模式,培养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第四,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互联网水平。利用远程教育等农村信息化手段,开发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智能终端培训平台,同时充分利用微信、QQ等接入平台设计适用课程等,加强农民培训,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创新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文生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 打造我国现代农业升级版[EB/OL].(2015-05-21)http://aiicaascn/bsdt/kyjz/33002htm

[2]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2):18-22

[3]梁伟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1(4):12-24

[4]张义博农业现代化视野的产业融合互动及其路径找寻[J].改革,2015(2):98-107

[5]李斌“互联网+”开启农产品营销的新时代[EB/OL].(2015-05-29)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50529/558278html

[6]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3(47)

[作者简介]张斌(1981—),女,河北人,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发展与农业国际合作。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互联网+互联网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