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力机车运用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

2015-05-30郭嘉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做项目化教学

郭嘉

摘 要: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学生既要有够用的理论支撑,又要有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通过对铁路行业的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需求,在电力机车运用课程教学中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实施方案进行详尽的论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化教学

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

电力机车运用这门课程是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按照电力机车运用的规章正确进行电力机车操纵、列车操纵、行车设备的使用、机车的检查与保养等专业能力以及资料收集整理、制订实施工作计划、分析检查判断、沟通协调、安全与自我保护等综合素质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电力机车运用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课程设计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铁路行业特色,建立“以电力机车乘务员作业项目任务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以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为目标,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模式”。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

“电力机车运用”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以机车乘务员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全面实施的“项目化教学”,把整个学习内容归纳分解为电力机车待乘、出勤、接车作业,电力机车出库作业,电力机车挂车作业,电力机车发车作业,电力机车途中运行作业,电力机车停车入段作业,电力机车检查与保养作业七个学习情境。科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强化应用能力的训练,突出本课程的应用性、灵活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该系列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电力机车乘务员各种作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全面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掌握分析检查判断、沟通协调、安全自我保护等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通过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访谈,完成岗位核心能力工作分析表,然后在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情况下,针对工作分析表分解出任务表,确定机车乘务员的工作流程作为本课程的主线,并据此设计教学项目和学习任务。它是从生产实际出发,选择典型事例作为教学的主题,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并且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进行教学设计。本课程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模式,在理实一体多媒体教室,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采取分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设计、策划、完成、评价整个工作任务。学生为完成工作任务,在获取信息、设计方案、制订操作规程、操作等完整实践过程中“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根据“行为导向”原则,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运用新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问题。在每个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选用实际工作案例对其综合分析、解剖和总结,由此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增强知识应用的意识。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课程追踪企业对岗位人员的考核评价标准,根据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定期开展岗位工作调查,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努力追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技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改的条件与保障

(一)加大硬件投入,完善实训设备

由于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场所从原来的普通教室转变为具备一体化教学条件的实验实训室,所以,首先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出较高的要求。为此,我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舍得大力改善实训条件,前期投入200多万元购买了HXD1C型电力机车模拟驾驶实训设备,后期又追加了20台学生机,为开展一体化教學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打造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有足够的“双师型”教师,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打造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采用一对一的传、帮、带活动,使老师实践能力整体稳步提高;鼓励老师开展动手制作课件活动,各系部积极开展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到企业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引导老师重视实践技能,自我提高实践技能,并对下企业学习的教师进行一定奖励。各系部采取“从企业引进,在校内培训”的策略,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三、实施过程

我们认为,“没有所谓的笨学生,只有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学校依照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涵要求,以专业对接产业、以课程对接岗位、以教材对接技能,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并按照岗位所需,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实施“教、学、做、考、评”五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一)对于教材的使用与学材的开发

1.教材的选用

“电力机车运用”这门课程的一体化授课正处在尝试阶段,教材选用的是铁道出版社出版的《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本教材对于一体化教学的局限性与不适用。参考丛书主要有铁道出版社的《电力机车司机》、电力机车司机《国家培训标准》、乌鲁木齐机务段印《机车乘务员一次作业流程》《行车组织规则》等。

2.教材和学材的区分

以往的常规授课,教师的教材和学生的学材都较统一,只有一本图书。但对于一体化课程,教师的教材和学生的学材就应该有所区分。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单一的教材无法满足教师的授课,教师应参考多本图书,选取书中重点,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材。学生根据所拿到的学材,就能自学相关的内容,课本只作为自学过程中的参考工具。

(二)教

实施一体化教学以前,教师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通过苍白的语言描述来传授知识,而这种抽象的、不直观的理论讲解恰恰最易导致学生厌学。课堂上也经常出现学生睡觉或不注意听讲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情绪以及课堂质量。通过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场所搬到实训室或实训基地,以具体项目或课题为载体进行教学活动,由于采用了学生易于理解、直白的教学方式,学生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老师的教学热情也被激发了,学生的自觉性得到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获取知识的有效保障。实践教学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个性的良好发展,但不能忽视对相应知识目标的认知。因此,在实施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削弱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一体化实践教学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感受、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同时也关注学生实践活动的结果。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评价记录,又有活动结果的评价记录,通过有效的过程来促进结果的优化,通过对结果的认定来反思活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三)学

实施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形式不再局限于课堂听课、课下写作业的传统学习方式。在一体化教学场所,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任务分工,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正司机、学习司机,每位成员有具体的分工。每位学生的任务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不同的分工,这样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帮互助。两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配合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都有具体的任务,要自己动手来完成,一改过去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在下边旁观的形式和心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有的学生还追着教师问问题,有的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学生还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协助同学完成实验任务。课堂上学生睡觉、打闹、看小说、玩手机的现象也不复存在。

(四)做

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学以具体的项目或生产任务为载体,教师布置课题任务,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五)考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考核,以课题、项目、案例或模块等为单元,每学完一个模块或课题,对学生的实时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以过程随机抽查考核为主要形式,采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考的评价方式,强调多层面、多角度、多方式和多层标准,考核以能力水平为主要指标,重视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考核。改变原来以终结性考核为主的方式为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

(六)评

1.运用一体化课程学生评价内容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总体目标,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重视专业能力学习目标,还重视包括道德品质、安全意识、学习愿望与方法能力、交流与合作等素质的一般性发展目标。任何一个项目教学的评价内容都包括以下几点:

(1)项目任务完成成绩(60%):本项成绩主要从项目完成质量方面对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项目原理分析、技能完成的质量等,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项目操作工艺成绩(20%):项目操作工艺包括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元器件的选择和应用,操作方法和步骤等。操作技能水平是通过不断训练逐步提高的,把操作工艺和方法作为评价内容,既为达成单项技能训练的目标服务,也为形成职业技能、达成技能训练的总体目标服务。

(3)安全意识(10%)和文明生产(10%)成绩:安全意识是在日常工作和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把安全意识和文明生产作为评价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和文明生产,养成安全和文明生产的习惯并逐步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

在安全意识方面,对学生的工具选择和使用、设备和线路安装等操作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评价;对学生安装的设备和线路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善,能否保证设备和使用人员的安全进行评价。

在文明生产方面,对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技能训练、是否与同学交流合作、是否注意工位的整洁卫生等进行评价。

2.学生自评、小组评定与教师确认相结合

学生自评,就是让学生对照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自己给自己评定成绩和给技能训练的表现写评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技能训练评价,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技能训练进行反思,鞭策自己向技能训练的目标前进。

小组评定,就是让全小组的学生一起,对该小组每一个学生的产品进行评价。小组评定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教师确认,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成绩、小组评定的成绩,对照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给学生评定技能训练的成绩。教师对技能训练的目标、学生应使用的操作方法和工艺、对安全技术规程等有比学生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引导学生达成技能训练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和工藝,熟悉安全和技术规程是教师的责任。教师确认技能训练的成绩是责任的体现,也有助于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改的体会与思考

(一)做好教学设计是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认真做好每一次课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推敲、预演,课堂上采用引导、讨论、让学生上讲台表述自己观点等一系列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舞台,学生作为主要演员,老师做好编导。

(二)优选教学项目,加强“一体化”教学的针对性

项目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按课程内容选择项目,既要反映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要反映学生关心的问题,密切联系新型的技术,具有时代性。通过项目介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总结出相关理论,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显乏味。按项目内容开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

(三)坚持结合实践,使“一体化”教学充满活力

教学内容和实践结合,能保持学用一致,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做人、做事、求知、创新等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先制订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再让学生到实践中去找答案。学生完成实践后要上交一份总结报告,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并做总结,可有效解决课堂上不易理解的疑难问题。总之,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把握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的一致性,再就是在实践方式上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提高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强化技能,使之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成为国家合格的蓝领人才。

参考文献:

[1]贺应根,夏金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5(13).

[2]吴海超.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4(10).

[3]赵家骥.职教课程改革研究[J].科学出版社,1997.

[4]涂清林.浅谈专业一体化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1(6).

[5]訾贵昌,邵淑华,刘尹霞.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科学时代月刊,2010(3).

編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做项目化教学
实例研究微课程模式下的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公差》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本位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租船实务课程改革①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刍议项目化教学法在本科动漫实训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