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5-05-30韩其法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开放式问题意识问题情境

韩其法

摘 要: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历史问题,却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导致现在的学生明显缺乏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那么,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对此论题提出几点粗浅感悟。

关键词:问题意识;问题情境;开放式

一、创设良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

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学习思维,所以,我们要根据历史教学情况和学生认识水平来创设良好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趣味盎然地进入历史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中。

如在学:“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这节内容时,我就利用对比的方法创设了问题情境,如,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外国用罗盘针指引方向时,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时,中国却用它来制作爆竹;外国用鸦片治病时,中国人却把它当饭吃。那么,在宋元时期三大发明在中国和外国的不同使用遭遇究竟说明了什么?”这样,经过强烈的对比,学生明显都对这个问题充满好奇,他们也想弄明白明明是中国的发明,外国能有效利用中国却不能的原因,从而以自觉、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中。

二、设计开放式課堂问题,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意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出问题时,除了“教师发问—学生回答”这种模式,我们还可采用学生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这种方式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

如在学“世界反法西斯”这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以往学习内容和阅读相关资料,自主提出问题,如针对“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句话,有的学生提出了“为什么日本会宣布无条件投降?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因为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学生肯定会有不同观点和看法,于是,我让学生结合成小组,多人一起,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我们一方面打破了一直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另一方面有利于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意识。

综上所述,身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广为搜寻和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条件和途径,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得到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郭能明.试论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福建师范大学,2013(4).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开放式问题意识问题情境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