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聆听专家解读新课标理论,重新审视改进我们的教学

2015-05-30张艳朵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思想方法新课标

张艳朵

摘 要:2014年8月10日,辛集市教育局分科分年级进行全市新课标的培训。这次讲座对于教学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首先,要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实质;其次,要明了设计案例的思考和创新;最后,要感知教材编写的变化和期望。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理念;思想方法

2014年8月10日,辛集市教育局分科分年级进行全市新课标的培训。我有幸聆听了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数学培训团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王兴富老师的讲座——《加强知识内容的联系与综合,突出重要的数学理念和思想方法》——《〈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简介》。讲座中涉及的好多教学理论、教育理念是我们在以往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这次讲座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一、要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实质

人教版的再次改稿,突出重要的是各章节调整。如:“实数”安排在七下第六章,学生可以了解,对于任意一个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对于数轴上任意一个点,也可以用一个实数表示。在七下第七章,安排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章,这样就可以顺利呈现有序数对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关系。再有,新教材在体系结构上力求反映各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数与代数”中,主要是最基本的数、式、方程、函数的内容,在编排上体现螺旋上升呈现重要概念和思想,不断深化对它们的认识。教材中是按照“一次”和“二次的数量关系,方程和函数交替出现,能更好地克服学生直线式发展不易消化的弊病,分阶段来学习方程和函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课程安排自己就能领会一二。以前我们往往跟着教材的安排走,缺乏思考,不了解各知识间的联系,不考教材虑编排体系,类似于盲人摸象。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新教材对各部分知识时间段安排更合理、更适合学生接受。我们一线老师对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内容结构、编写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掌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新教材的使用,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要明晰设计案例的思考和创新

讲座中讲到关于几节课的讲授,即公开课或者一节课的处理,这个地方我认为更有收益。比如,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好的设计案例可以是这样:老师今天带来一段长22 cm的铁丝,你们能就此提出一个什么样的几何问题?老师先收集上来学生开动脑筋发现的问题,比较简单的小学接触过的问题可以快速处理,把学生提出的重要的问题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共同解决。这样的课学生学起来是活的,他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科书的编排上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老师的引导与设计则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机会,可见教材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本次培训中讲到的部分教学设计案例,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这些教学案例设计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它一方面体现出优秀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教材、对学生、对教学过程、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思考与创新,对我们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同时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之相对照,把不同的思路和设计融入其中,把它发扬光大,只有实践过,才有发言权,好教材应该有历久弥新的教学效果。

三、要感知教材编寫的变化和期望

讲座中提到新人教版教材关于每一章,每一小节的授课学时,点拨到位。在圆一章中,去掉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圆周角,要求是: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探索并证明。这就很好地明示我们,这一节究竟要学到什么层次,什么程度。我们不能只埋头教学,还要研究新课标,研究教材。新教材是以新课标为依据修订并使用的。我们感知教材变化的同时,还要知道新教材要落实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强调教材的普适性。新教材怎样才能更利教利学,成为好教材呢?其实,好教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扎根于老师和学生的配合与交流;它来源于一线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发现、不断积累、不断尝试、不断钻研。品味出教材的本意与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还需要教研工作者把老师的经验体会和使用中的不足加以总结与更新,在发展中成型,才会有更好的新教材相继出炉。

我感觉这次新课标培训收获很大,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聆听专家解读新课标。本次培训,一定会帮助和引导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思想和基本理念,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掌握新的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将自身的实践与学到的理论相结合,更加完善和充实新课标理论,为课程教材建设增添血肉,让教材在我们广大教师使用中,变得更加灵动与鲜活。

参考文献:

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师培训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思想方法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浅论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浅议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例谈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