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5-05-30王玉云禹建柏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程考核非智力因素

王玉云 禹建柏

摘 要:在当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交流技术的发展,考试作弊也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聚焦大学校园,揭示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着重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原因分析,并从地方本科院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课程考核;处罚措施;监控力度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也正在发生变化。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和重要内容。尤其是2013年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考试作为一种制度和一种评价方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甄别人才、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然而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犹如陷入割韭困局,甚至有蔓延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尽管各高校都积极采取措施遏制考试作弊行为,教育部也发文对考试作弊三令五申,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考试作弊的歪风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学生考试作弊,是内(学生自身)外(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长远看,将严重腐蚀青年学生纯洁的心灵,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因此,探寻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对症下药,树立良好的学风考风就成为高校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考试作弊的特点

1.作弊手段的多样化

古今考试作弊原理一脉相承,据记载,清朝科举考试就出现五花八门的作弊方式,有请人代考、夹带抄袭、冒籍匿桑等。在现代高校考试中,传统的考试作弊手段依然盛行,许多现代化的作弊工具也纷纷在考场上粉墨登场。手机、电子词典、电子手表、透明胶带、橡皮擦等新型产品也迅速成为考试作弊的常用工具。此外,应用在公安侦查系统的无线耳机也被“聪明”的学生应用到考试中。

2.作弊人员的集团化

以往考试作弊是“秘密行动”,上演着“警察与小偷”的剧目,但现在已逐步演变成“公众剧”,公开抄袭、集体作弊。考前就成立了“作弊小团伙”,在考场中“化整为零”“分工协作”,将答案集体共享。教师阅卷过程中常会发现雷同卷,错误之处惊人的相似,细至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集体化作弊严重破坏了考试的公平公正,给学校和社会造成的影响都是十分恶劣的。

3.作弊阶段的延续性

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仅局限于几十分钟的考场,而是把过程前延后伸。考试之前,甚至开课之初,就不停地往任课教师处跑,希望能套出考试范围、考试重点,便于减少复习的时间,甚或是考场作弊“装备”的简便化。考试结束后,还会往阅卷教师处奔波,寄希望于教师“手下留情”“网开一面”等等。

二、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1.个体原因

就个体而言,大学生考试作弊主要是认识上的偏差和各种心理在作怪。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对而言功底较弱,加之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于考试作弊没有正确的认识。因而,他们在考试中各显神通,颇有“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之智谋。

还有就是各种心理作怪,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经久不衰。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不扎实,面对全新的知识起点而心思却根本不在课堂,私下开小差、玩手机,甚至逃课;考前也不会抓紧时间突击复习,侥幸、投机心理使他们企图借助耍小聪明来保证及格。有些大学生看到别人作弊得高分,自己辛苦一学期还不如其他人考场几十分钟的成绩好,心理失衡,盲目跟从,也以作弊谋成绩。还有些学生受奖学金、助学金、入党等名利的驱使,虚荣心理作怪,亦走上作弊之路。

2.学校原因

(1)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开设的课程没有充分考虑本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与学生的成长需要、市场的就业需求、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课程进度安排又有失偏颇,将有些需要进行深入学习的专业课压缩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师的讲解、传授方式也让部分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知识的接受能力大打折扣,大学生为了能够通过考试,作弊就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2)考试管理不到位。考试作为检测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在检测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侧重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然而现有的考试模式在考试方法、考试内容、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等方面逐步暴露出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考试作弊提供可能。如果还是沿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量,如果考试内容一味地注重“死”多“活”少,如果不改变期末考试成绩占大比重的现状,如果不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就難以根除。

(3)监考力度不过关。考场犹如战场,教师面临着“多难处境”。从制度的角度来说,教师必须严格监考,发现作弊严肃处理。从同情学生的角度来说,又于心不忍。因而在考场上监考教师发现有人作弊也会装作没看到,有的会把小抄没收,但是卷子没有收上去,没有记零分,这样做既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也违背了作为教师的基本原则。同时,现在学生的各种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不能妥善处理学生考场作弊情况,还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影响。

3.家庭原因

大多数家长一如既往地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仍然会以中小学的标准要求大学生,以学业成绩衡量孩子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发生。

4.社会原因

从整个社会来看,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中的不正之风的影响是不能漠视的,在校园内部考试作弊并不是一种局部现象。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在一个波动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客观环境的影响。因而,通常情况下,考试作弊就成为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在校园内的必然反应之一。

三、考试作弊的对策分析

面对学生作弊特点和原因都呈现出时代化的特性,作為塑造学生良好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高校,在一场与考试作弊的斗争中,更要摆正好自己的角色地位,对考试作弊不能简单地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来杜绝,而是“处罚与预防并行,以预防为主”,加强学生自身的道德教育和精神素质。

1.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达尔文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教育。如组织关于诚信考试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对考试作弊的危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形成大学生良好的诚信道德观,从思想上截断考试作弊的源头。

2.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既是质量管理全过程的一部分,是教学效果的监控,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科学地管理考试,运用合理的考试形式,不仅能有效地为学生、教师服务,还能有效地检测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学校可以建立“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过程全程化”的多元型课程考核模式,以考核方式改革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改变期末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实行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实现课程教学的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结合;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可实行半开卷或开卷考试。考试内容逐渐远离记忆型的概念题、选择题、简答题,用综合性试题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具备实践条件的课程,逐渐增加实践环节在考核中的比重,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完善考试作弊处罚措施

为了消除大学生考试作弊,各所高校都格外重视,并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了严格的考试纪律和详细的处罚措施。制定规章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所以在考试过程中,发现学生作弊,绝不姑息,一定要严肃处理。让学生看到作弊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和必须自行承担的严重后果,使其明白付出的要远远大于收获的,从而放弃作弊的想法。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考试的目的和意义,高校需要加强考纪考风的宣传教育,从大学生进校开始,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学业导师教育、辅导员教育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使学生从心理上杜绝作弊。

4.加强考试过程的监控力度

学生考试作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监考教师监考不严造成的,因而必须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监考。在考试过程中,无论从座位的安排、考试程序的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的强调都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违纪和作弊大学生不纵容、包庇。

总之,大学生考试作弊严重干扰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学风考风,也严重影响到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减少乃至杜绝大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应从多方面着手,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加强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考试管理特别是各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丽笋.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与管理对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9.

[2]宋志慧,张锦,李景.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基于澳大利亚经验的一点看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0(9):104-105.

[3]郭丙琴.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校考试改革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9):155-157.

[4]彭顺克.谈高校考试作弊的特点与原因兼论诚信考试[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70-73.

注:本文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归因及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编号:RKJGY1209]阶段性成果。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课程考核非智力因素
英语词汇学教学之初探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期末试卷及其分析
机载设备课程综合性教学考核体系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