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

2015-05-30冯邑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生素质现代科技教学理念

冯邑

摘 要:视唱练耳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很多老师还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由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视唱和听写技能训练以及欣赏乐曲,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逐渐涌入视唱练耳教学之中,对教师的授课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就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音乐教育专业开展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活动的作用以及创新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生素质;现代科技;教学理念

一味地沿袭旧的教育教学方法,很容易对视唱练耳课程的展开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有关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视唱练耳课程的创新上下工夫,促进视唱练耳课程的有效发展。

一、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作用

1.强化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素质

从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来看,视唱练耳课程属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音乐教师更加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乐感的培养等。与其他的教育方法不同,在授课的过程中视唱练耳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相关乐理知识有所掌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对音乐情感以及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把握,因此其有着强化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素质的作用。

2.完善教学不足,丰富课堂内容

视唱练耳教学涉及的知识相对比较全面而松散,在开展视唱练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教育教学中一直是有关音乐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视唱练耳教学涉及了唱与听两个方面,因此其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凸显了一定的丰富性。并且由于需要在唱与听之间进行不断地转换,因此也使得授课的形式出现了一定的多样性。这就有效地完善了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

3.拉近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视唱练耳教学在进行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识谱演唱和乐曲欣赏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因此,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有效地讲授课程内容。也正因为这种课上频繁的互动,使得师生间的练习逐步加深,有效地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使得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并且由于视唱练耳需要进行相应的识谱演唱,因此与一般的教学课堂相比,视唱练耳课堂的教学气氛更加活跃,更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

1.发挥学生作用,发掘学生潜力

我国目前的视唱练耳课程虽然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需要有关人员对其加以完善。首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了解现代教学观念,改变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听取学生欣赏作品后的感受,并展开讨论。其次,教师应注重学生潜力的挖掘。人的潜力与才能是无限的,而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主要就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挖掘与鼓励。因此,音乐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表现自己、突破自己。

2.丰富教学手段,引进现代科技

视唱练耳教学需要借助音乐播放以及曲谱观看等形式展开,在传统的课堂上由于教学条件存在不足,因此仅依靠广播等设备播放音乐。设备的简陋,导致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发挥出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引进现代的科技,利用多媒体器材和现代化的视唱练耳MIDI教室进行视唱练耳教学,使得学生在听辨及欣赏乐曲以及演唱乐谱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好的条件支持。除此之外,有条件的院校还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际的演奏会中去观看演出,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对乐曲的演奏有所理解,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掌握能力。

3.改革教学理念,注重教师培养

传统的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音乐教师的这种主体性已经开始有所转变。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视唱练耳教学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音乐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改革教学理念。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也有所不同,有关音乐教师应在思想上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以保障视唱练耳教学的顺利发展;其二,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音乐教师素质的提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包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以及对音乐知识的教授水平等。另一方面,是对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在对待这部分能力的提升时,音乐教师一般会从思想入手,加強思想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以此对教育教学的展开进行指导与影响。

音乐教育专业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十分的重视,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有关音乐教师应对视唱练耳课程加以重视,推动其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罗丽.美育视阈下的视唱练耳与音乐审美心理的互渗研究[J].艺术百家,2011(S2).

[2]罗凌.视唱练耳教学中即兴理念与方法的运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1).

[3]李金华.论视唱练耳教学中调性进阶的新方法[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学生素质现代科技教学理念
给传统诗词插上现代科技翅膀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现代科技“印刻”古老非遗传承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学生素质提升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对初中作文写作评价的思考与创新
“西涧”无声胜有声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