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5-05-30于翠叶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创新能力

于翠叶

【摘要】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文章指出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生创造较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有助于实现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创新型外语人才 创新能力 创新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标志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将是其创造力,而确定一个国家整体创造力大小的是其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与结构。创新能力是各类人才都应具备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才的更高要求。随着国际间交流日益增多,国际化创新型外语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在高校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外语人才,是应对时代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也是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与核心目标。

一、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内涵

1.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从广义上来说,不仅指那些事实上已经为社会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而且还应该包括那些具备创造性素质、可能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甚至应该包括那些还不具备某一领域的创造性素质但具备比较好的创造性潜能的人(黄振定、黄艳春,2013)。创新人才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的人才。林崇德(2009)把创造性人格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点及其表现:(1)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2)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3)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4)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例如勤奋;(5)良好的习惯。此外,陈新仁、许钧(2003)提出创新人才主要由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创新品质构成。

综上所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是创新潜能的开发。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和创新品质的高水平人才。

2.创新型外语人才。文秋芳(2002)指出创新型外语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也就是说,创新型英语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还要融入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三个部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康大伟(2013)认为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外语和汉语应用能力,这是外语专业人才首要的业务素质,没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国际化创新型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创新型外语人才要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这要求外语专业人才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掌握金融、保险、通讯、医疗、农业、贸易、新闻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唐燕玲(2008)指出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内涵和素质结构应为: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技能,程度较高的综合化的知识结构,较高发展水平的智能,较鲜明的人格个性,较强的创新能力。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与自身的知识、智力、和人格个性等要素相关联。

概言之,创新型外语人才指具有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这种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应达到英语人才的一般规格,同时,还应具有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和素质结构。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创新型的人格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其中,知识是指高度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即广博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基础知识、精深而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论;人格个性是指个性化色彩鲜明的人格与品质,如强烈的创新动机、情感、意志、个性、社会责任感及人文精神等非智力因素;能力是指全面发展的智力、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及其纯熟的实践能力(如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知识是形成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创新人格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保证,创新能力是由一个人的知识、智能、人格和个性等因素构成的能力。

二、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途径

1.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外语类专业不仅要开设语言类课程,还应有其他如翻译、商务、新闻、法律、金融、文化、道德等课程,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对未来的规划选修其他相关课程,体现个性化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仲伟合,2014)。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提出实施国际化全人教育,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外语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更具有弹性化、灵活性和多元化。

本科英语专业实施两个阶段的教学,每个阶段均应有其各自侧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第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通识教育和英语专业技能培养及创新精神和人格形成阶段。课程应包括:英语听力、英语会话、英语阅读、综合英语、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演讲、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里健康教育、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第二外语等。本阶段结束时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应达到专业四级。第二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阶段。课程应包括: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视听说、英语国家概况、旅游英语、商务英语、汉英翻译、英汉翻译、英语口译、科技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翻译、应用文体翻译、翻译赏析、同声传译、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概论、电子商务、就业指导课、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实务、文献检索与利用、国际金融等。学生毕业时英语水平应达到专业八级。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虽有所侧重,但却是整个培养过程互为依存的组成部分,两个阶段的紧密结合是培养创新外语人才的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通过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英语基本功扎实,而且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在各种演讲比赛、写作大赛和翻译竞赛中表现出色。

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关键(谢力,常丽娟,2013.7)。首先,外语学院需要多引进以英语为母语的高水平的外教,由他们来担任一些涉及到西方思维模式课程,如:英语会话、英文写作、跨文化交际等,营造真实的外语交际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用英语和地道的外国人交流,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中西思维模式碰撞,中西文化交融,从而打开思路,推动心智,激发灵活思维。其次,必须改善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设起一支高水平的、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引进人才是迅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可以设法引进一批既有其他专业知识又能熟练驾驭外语的人才,也可以从其他专业聘请教师承担外语相关课程的教学。另外,还可通过内部培养。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措施,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1)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攻读高一级学位。(2)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或访学。(3)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4)扎扎实实搞好内部培训,2012年以来,我们选聘本院留美博士贾莉教授对38位青年教师分两批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专业培训。(5)邀请知名专家讲学。邀请了南京大学杨治中教授、北京大学二级教授胡庚申教授、信息工程大学王德军教授等知名专家来学院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专题报告。

3.创造较多的实践机会。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目前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脱节的状况,高校的这种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也使得高校外语学科发展的前景变得愈加黯淡,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必须树立起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必须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及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寻求与企业之间合作的途径。另外,课下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赛事,演讲比赛、翻译竞赛、口译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合作能力等。还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国际文化节,中外学生联谊会等。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利用该基地使外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到基地体验真实的职业生活,从中获得大量的、有价值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在该基地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尽量利用自己的所学来完成工作任务,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与完成工作任务间的差距,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正和弥补。

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李天欣,2014)。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基于这些知识进行反思和批判,并提出新的假设和观点更为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无论在阅读训练中、在写作教学中、还是在其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批判性认知技能和情感倾向。无论在课前的备课中、课堂讲课中还是课后的辅导答疑中,教师要有批判性思维意识,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

首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明白,印在书本上内容的不完全都是真理。我们读的文章有的是事实,而有一部分是作者的判断和观点,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通过论证,质疑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因此,老师不应该只提出简单的学生用肯定和否定就能回答的問题,要提出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说理、举证来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讨论或辩论活动,引导学生首先指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要从几方面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要说理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找到的解决办法令人信服,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之,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应根据本校条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有效的研究,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中,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对未来的规划选修其他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康大伟.浅谈河南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高地建设[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5-66.

[2]黄振定,黄艳春.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刍议[J].外语教学,2013(1):61-64.

[3]李天欣.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2014(8):12-14.

[4]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唐燕玲.论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与综合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8):30-33.

[6]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12-17.

[7]谢力,常丽娟.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7):132-133.

[8]仲伟合.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 (1):127-133.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4BJY007)和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4年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2014JGZD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功效研究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