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2015-05-30马艳萍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产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马艳萍

【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临床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孕产妇分成甲乙两组各70例,分别给予产科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均有所好转,而对产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所提升,且乙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与对产科知识掌握情况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乙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自然分娩率与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孕产妇情况,给予其不同时期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可明显提高产妇对产科知识的了解程度,稳定产妇心态,整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36-02

就孕产妇而言,因其本身对产科知识的不甚了解,使得其在妊娠期极易出现不安、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的出现,则会大大增加临床剖宫产率与产后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母婴预后。对此,我院就给予了孕产妇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妊娠期健康宣教,结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年龄均在20~40岁间,平均年龄为(29±3)岁;初产妇110例,经产妇30例,孕周均在32~42周间,平均孕周为(38±2)周。采取数字随机法将孕产妇分成甲乙两组各70例,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甲组孕产妇均被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如构建对应孕期档案,展开简单产科知识宣传,定期产检等;而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被给予了对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具体有:

(1)心理护理。①产前心理护理。针对妊娠妇女特别是初产妇对妊娠知识的不了解情况,护士需向产妇与家属详细讲解不同时期胎儿生长情况与孕妇生理变化等情况,让孕妇了解妊娠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稳定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待产,以免因不良情绪而影响到胎儿生长[1];②分娩中的心理护理。第一产程中,助产护士需耐心同产妇交流,把握产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情况,评估产妇需求,从而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第二产程中,需及时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安慰与鼓励,提高其信心,鼓励引导产妇宫缩闭气,引导产妇配合用力,促进胎儿分娩;第三产程,产妇在看到胎儿分娩后,可能会出现激动、兴奋与沮丧等情绪,而这些情绪的出现都将经神经中枢而影响到产妇产后子宫收缩情况,引发宫缩无力或产后大出血[2]。对此,护士需及时给予产妇心理安慰,引导其不可过度激动,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出现大出血;

(2)健康教育。①產前健康教育。产前展开健康教育时,对应责任护士需主动同患者交流沟通,做自我介绍,而后详细向产妇介绍医院产科的环境、相关制度与科室护士、主治医生等情况,让产妇对产科情况有个基本了解[3]。如对胎膜早破产妇,就需给予其卧床休息、外阴清洁与适当抬高臀部作用、羊水性状等相关知识的宣教;而对妊高症产妇,则需给予其左侧卧位、自数胎动与间隙吸氧等相关知识的宣教;②产时健康宣教。产时,针对具有规律痛觉但产妇不适应情况,护士需告知产妇在这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害怕,指导其放松心态,以免因体力消耗而出现难产。如在产妇腹痛时,可引导其进行腹式呼吸,引导其取侧卧位来缓解压迫,促进胎儿正常分娩;

1.3观察指标

采用SDS评分量表与SAS评分量表对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评定,采取统一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对相关产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知识掌握程度程度越高)与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4]。同时,观察记录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与母乳喂养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 ( ±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与产科知识掌握情况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经护理后,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均有所好转,而对产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所提升,且乙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与对产科知识掌握情况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分析

如表2所示,乙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自然分娩率与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伴随临床医学模式的逐步发展完善与护理理念的日渐革新,基于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模式显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以产科护理为例,具体针对孕产妇不同时期的心理情况与对产科知识的把握程度,给予其不同时期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可明显提升孕产妇的分娩主动性,缓解其分娩痛苦,相对减少生产时间,改善母婴预后[5]。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乙组产妇在被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后,其心理状态改善与对产科知识的了解产妇明显优于本组护理前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甲组护理后,且该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自然分娩情况与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也显著优于甲组。可见,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在临床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提高产科护理效果,改善母婴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整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火补莫木作.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04):74.

[2]石清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08:229-230.

[3]谌章琴.健康教育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4):239.

猜你喜欢

产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