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2015-05-30李德惠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胆红素

李德惠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胎便转黄时间等。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黄疸程度,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胆红素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17-0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多发疾病之一。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患儿机体内胆红素积累过多引起皮肤或器官黄染,可对患儿健康及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除给予相应的治疗外,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早期、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其中,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性为24例,女性为19例,体重介于2500~4000g间,平均体重为(3214±210)g;观察组男性为25例,女性为18例,体重介于2500~4000g间,平均体重为(3223±180)g。两组患儿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 安排母婴同室,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早接触、早吮吸;保持病室内的整洁、干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①早期观察:早期监测新生儿皮肤的黄疸指数,密切观察黄疸的进展情况,必要时可采集血液进行胆红素浓度的测定,判断有无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觀察患儿尿液、粪便颜色,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17]。②健康教育:提倡母乳喂养,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宣讲;给予新生儿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指导其注意观察患儿粪便及尿液的颜色,是否有喂养困难,吮吸无力等情况出现,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③早期、足量喂养促使胎粪排出:初乳可促使胎粪排出,频繁有效的哺乳可增加患儿肠蠕动能力,促使新生儿消化和排泄,若母乳不能满足新生儿需要的时候,可适当增加配方奶粉以增加摄入量,促进患儿肠蠕动,促使胎粪尽快排出,减轻黄疸症状;④游泳护理:在新生儿出生后次日起,每天由专业护士安排新生儿在37度的水温中进行游泳练习,确保水质清洁度,每天1次,每次10分钟,并协助其进行肢体伸展,并鼓励父母参与其中,增强其亲和力。⑤抚触护理:在新生儿进食后1小时对其进行抚触,每天抚触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抚触的时间为10~20分钟,抚触方法为:先温暖新生儿的双手,然后按照顺序对新生儿的头部、腹部、背部进行抚触。⑥光照护理:在新生儿入箱之前调节好箱温,箱温为30~32度左右,并做好消毒工作。在入箱之后护理人员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用黑布和眼罩将其眼睛和会阴部遮住,给予患儿翻身一次,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有无呕吐、惊厥等异常情况发生,若发生异常立即停止治疗,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此外护理人员应在听觉以及触觉上给予患儿安慰,减轻其不安情绪,给予患儿补充足够的能量,防止水电解质发生紊乱。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护理后黄疸指数正常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将其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详见表1。

2.2两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正常时间比较,详见表2。

3结论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患儿体内胆红素累积的越多,其预后越差,可造成高胆红素脑病,对患儿的智力、健康等产生影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故早期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

本次研究以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徐翠英[3]等学者通过研究也表明,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黄疸患儿的治疗时间,防止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本次研究与其结论基本一致。新生儿胎粪中含有较高水平的胆红素,若不及时排出胎粪,可使胆红素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导致血清中未结合的胆红素水平增加[4]。因此,在早期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可促进胎粪的排出。抚触、按摩护理,可促进患儿胎粪的排出,增强胃肠的蠕动能力,增加肠道对食物的吸收能力。游泳训练则利用水压的刺激作用,充分接触患儿身体,减少肝脏对胆红素的吸收,此外游泳训练还可以增强患儿的肺活量,使其耗氧量增加,从而增强其代谢能力。光照护理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黄疸程度,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永红,童建明.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J].全科护理,2012,10(2):99-100.

[2]何冬卉.抚触对母婴同室早期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2,10(5):402-403. [3]徐翠英.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2,33(19):4201-4202.

[4]李志红.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20):87-88.

猜你喜欢

新生儿黄疸早期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知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