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015-05-30吴雪华薛军生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观念探究教学模式

吴雪华 薛军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然而,走进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仍然有许多教师放不开手脚,仍然扮演着课堂的主角,没能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如何把课堂真正归还给学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

观念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必须及时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教育观念的改革就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正确地引导老师转变教育观念呢?首先,教师要改变权威“统治者”的形象,自觉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其次,教师要树立“课堂属于学生”的这种意识,及时转变角色,把学生真正放在课堂主体的位置。再次,老师在课堂中要勇于将主动权转让给学生,要大胆放开手脚,相信学生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

二、改变教学模式

由于多年来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一些教师短时间内跳不出旧有模式的束缚。殊不知,这种陈旧的模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教师必须大胆放手、大胆创新,彻底转变教学模式。时下,很多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个学校许多老师也在轰轰烈烈地探讨适合自己的模式教学。我认为用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确目标——自主探究——交流质疑——接受点拨——反思提升——运用自检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是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其中,自主预习、探究质疑及合作交流尤为重要,合作交流把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解决,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将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融合在一起,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思想。这样,老师就将课堂的主体角色真真正正的还给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真正做到高效。

三、主权还给学生

以前的教学课堂,教师在45分钟全是主角,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占用时间过多,学生却很少有机会动口、动手、动脑。这种满堂灌的教学存在弊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大胆放手,信任学生,把充足的时间交给学生,少讲精练。我认为,要压缩教师讲的时间为整堂课15—20分钟为宜,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时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阅读教学时给学生留足感悟的时间;小组合作有组织、有分工、有话题、有结论;合作探究时给学生留足质疑探讨的时间,让所有同学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共商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达到课堂的最佳效率。

四、搭建释放平台

首先,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为学生展示消除顾虑和紧张感,让学生想说、愿说、敢说、会说。其次,教师创设情境,多种形式训练,让学生有话说,使展示异样纷呈。可以让学生展示朗读、背诵、讲解、小品、辩论、话剧、演讲、画画、书法等,不拘一格……这样,文本中个性解读在展示中生成了,质疑习惯在展示中养成了。再次,对展示做好要求,展示者落落大方,声音洪亮圆润,语言简洁流畅,观点是非分明……听展者要聚神聆听,质疑提问。实践证明,只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大舞台,学生必定会在舞台上演绎出精彩。

五、激发学生参与

时常听到有教师抱怨说自己班上的学生如何的愚笨、胆小、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参与意识缺乏。难道我们的学生真的是那样吗?细究起来,教师还得从自身找原因,你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吗?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吗?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吗?在教学中,我们力求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如在学习《雨巷》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江南水乡的巷子并不了解,所以我会先找好相关的知识和图片,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适当的安排,并且采用动画模式。以便学生跟随这些场景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图文并茂,且有动感,学生学习的兴趣上来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得非常轻松。

六、客观公正评价

教师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具有良好的导向、激励作用。1.评价必须及时到位。这叫趁热打铁效益高。2.既要有对个人评价又要有对集体评价,可以实行小组得分竞赛,并评出等级。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个体的潜能,更有利于激发群体的凝聚力量。3.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最真实的评价,老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和内心的思想和情感。4.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迅速及时地给予热情、中肯的激励。一个热情的鼓励语言,一个欣喜的点头微笑,一个竖起大拇指的动作……都可以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君埠中学 江西省永丰县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观念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维生素的新观念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健康观念治疗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