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大学生就业与指导教学工作的研究

2015-05-30陈静等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学业规划

陈静等

大学生的就业与指导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如何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当前大学生就业与指导工作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我院中医临床类大学生的就业与指导教学特点,阐述就业与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就业与指导工作探索,并结合本人多年来就业教学工作经验,研究如何做好中医临床类大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的就业与指导,为今后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大学生就业与指导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就业与指导教学工作,应从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与实施意识、树立正确的中医药职业就业观,促使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及所学有的专业技能出发。要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综合能力,使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掌握中医职业特点,准确把握自身的职业学习方向和发展目标。

为更好地进行就业与教学指导教学工作,我们对中医院校2009级大学生开展了调研。经问卷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顾虑和忧患。所有的新入校大学生在高中时期便带着考入大学就意味着很少有机会与自己的辅导员和家长见面,抱着自由、放松、休息的错误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的缺失导致考试压力大,网络成瘾导致荒废学业,沉湎恋爱导致学习精力不足,忙于参加社团经商导致严重影响学业。

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与指导教学是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主要工作过程。尤其应针对刚入校的大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正确指导大学生就业教学工作,培养适合当代中医药行业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二、制订大学生就业与指导教学的目标、规划与行动

“目标”“规划”“行动”是大一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的三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是认识个体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个人能力方面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确立未来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下面从如下三个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业目标和规划和实践行动计划:

(一)确立目标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

在大学生就业与指导教学工作中,帮助大学生确立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需要学生们对自身进行全面、客观、深刻的分析。大学生通过在就业指导课中的《了解性格特点》《了解兴趣爱好》《能力的探索》三个环节的系统学习,并认真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够确立适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明确前进的方向并激发大学生个体前进的动力。

大学生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也必须量力而行,他人成功的经验不是千篇一律,也不是一直可以复制的,重要是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如果抱着得过且过,好高骛远的想法,便会深受打击以至丧失信心,更会失去自我前进的方向。因此,只有在合理目标的指引之下,明确前进的方向,才能拥有美好的大学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大学生应从今天开始,从每一天每一件事做起,认真思考五年的大学生活,从了解兴趣爱好、改变性格的缺点,探索能力的培养目标,包括学习、生活、管理等方面,确立符合实际的奋斗方向,使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有趣充实。

(二)制定规划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

如果说目标是大学生前进的方向或结果,那么规划就是实现结果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大学生在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之后,必须制定系统完整、切实可行的学业规划。因此,选择适合大学生就业教材,也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探索工作世界》《价值观探索》等教研书,教学要综合考虑学生自身条件、个体差异、专业特点、实现目标所具备的各项条件和因素,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制定一个符合个体发展,有利于挖掘自身潜质的职业发展蓝图。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个人实际,制定学习规划。应重点加强就业与职业方向的中医类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学习与培养,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学习。第二课堂的学习内容涵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团组织工作;参与撰写学术论文,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活动。通过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个人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努力向学识渊博、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请教,使个人得到全面发展,为今后的职业道路奠定基础。

(三)落实行动是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目标是方向,规划是重点,行动是途径。大学生要矢志不渝地付诸具体行动,从每一天做起,找出自己不足,努力克服困难。目标是梦想的方向,行动是实现梦想的翅膀,没有行动,所有美好的梦想都是空谈,都将化作泡影。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大学生要树立信念,认真按照目标和规划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要做到真正落实行动,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使之成为每天必须完成的事项,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大学时期的教学方式与高中时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大学中没有固定教室与自习时间,不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大学是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个体独立能力的舞台,倡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社社团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丰富的校园活动背后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校外网吧的热情“召唤”,会使大学生放下书本,放松学习而跑进网吧与网络游戏成为“朋友”,在沉迷网络中挥霍金钱、透支健康、荒废学业,最后只留下无尽的悔恨。所以说,压力小需要自觉,诱惑多需要自制。

大学生就业与指导教学工作的发展计划

大学生就业与指导教学工作分为不同的阶段,由于中医类院校为五年制院校,因此大学生的学业(专业知识)、技能(临床操作技能)、综合素质培养、管理、心理、专业资格证将在五年过程中分别获取。中医类专业发展的目标-规划-行动按照五年制的要求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一)引导适应期——第一学年。主要内容包括:初定学业目标-适应学校环境(培养独立生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了解专业特点和职业方向)-正确评估自己(分析自我的优劣势、学会用自我方式掌握学习方法)。

(二)塑造成型期——第二学年。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学业目标-解决实践技能(提高领导、沟通、协调和科研等综合能力)-社交交往能力-扩大职业视野。

(三)巩固定向期——第三学年、第四学年。主要内容包括:巩固学业目标—适应大学环境—掌握学习方法—正确评估自己。

(四)总优化期——第五学年。主要内容包括:分析近两年的就业形势-广泛收集人才市场信息-调整求职心理。

大学时光短暂,转瞬即逝。大学阶段是学习和事业的准备期、社会竞争的试验期,是人生旅途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将面对挑战、诱惑、焦虑、彷徨等各种情形,快乐与痛苦交织,成功与失败并存。为拥有属于自己的中医职业道路,大学生必须从做好适合自身的中医职业发展规划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学习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操作,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在短暂的大学生涯中,不断加强认识,增进见识,提高胆识,放眼世界,不拘于书本与校园,勇于走出去,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要敢于做自己的主人,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方向,排除万难,战胜失败,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把握自我,敢于把握机会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向着成功的目标不断奋进!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陆军学院)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学业规划
艰苦的学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