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锋之后,更多人应该走出“西点”

2015-05-30钱刚平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假消息西点假话

钱刚平

“美国西点军校学雷锋”本是1981年的一则愚人节新闻,是假消息,李竹润看到后,不明就里,信以为真,把它写进新闻写作教材,自此雷锋叔叔走向了世界130多年来,这被很多人引以为豪;如今,李竹润的认错,估计有很多人不能接受。

其实,类似的假消息还有很多,比如德国人殖民时期修建的青岛城市排水系统还在承担主力、当年造兰州铁桥的德国有关公司到现在还寄来维修用的零部件等等。对国人心理冲击很大的,还有夏令营中国儿童自立能力不如日本儿童的故事。

这些假消息有一个共同点:无一不是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比较、较劲。由于这类故事很容易点燃爱国情绪,甚至其中一些故事就是故意为迎合国人的情绪编造出来的,利用这种情绪来吸引眼球。因此,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很容易被忽略,即真实的价值问题。

真实的价值问题在公众舆论场合有一个尴尬的处境:很多事件或话题都包含或涉及了“真实”这一命题,但“真实”本身很少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来、被充分讨论,以至于本文对“真实”的言说都无法逃脱一种无力感:在真实意识淡漠的环境里,如何有效地讨论“真实”?

举一个例子吧。语文改革先锋人物郭初阳曾经披露过他对小学语文课文造假现象的调查和分析。但郭初阳的行为并没有受到主流社会的广泛鼓励,相反,有一种相反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只要内容是积极向上的,假的课文也有教育作用。这种理论完全可以用于“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只要能鼓舞国人学雷锋,假的也没关系。

真是这样吗?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国家行为,经验告诉我们:说假话的人靠不住,因为假话在我们与他人、我们与世界之间建立的联系是虚假的,是有害的;我们相信假话,就意味着个人的言说、行为、情感,或国家的资源,都有可能被引导并消耗在一个无价值的对象之上。简言之,谎言是生命的敌人;谎言是对一切价值的破坏和背叛,即使谎言穿上了善良的外衣。

现在想来,第一个使用“真善美”一词的人,一定是洞察了人们需要虚假、喜欢虚假、制造虚假这一人性的黑暗。他把“真”放在“善”“美”之前,一定是要告诉我们,没有“真”,就没有“善”和“美”。没有“真”,“善”和“美”都靠不住,不可信。

李竹润的认错和道歉,弥补了过去对真实的伤害,把雷锋的价值重新置于真实的基座之上,这是对雷锋价值的维护。借李竹润认错、道歉之机,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真实问题为什么容易被忽略?为什么越是现实存在的、严重阻碍公众心理成熟的问题,就越是被回避、被遮蔽?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突破,很多社会问题的讨论在很大程度就是白费唾沫,是社会资源的重复浪费,而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社会进步被一再迟滞。

雷锋走出了“西点”,还有更多人应该“走出西点”。

——摘自《钱江晚报》

点评

本文观点明确、条分缕析、论证有力。作者要求人们“走出西点”,实际上是要求人们走进真实,远离谎言、虚假,标题实际上就已包含了这一层信息。在正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假消息横行的原因——点燃人们的情绪来博得大众的眼球,以致让人忽视了对真实的关注。然后,作者进一步指出了忽略真实的危害,那就是会浪费大量的国家资源。正是这个原因,“真善美”才显得尤为可贵。作者最后提出希望,希望人们能吃一堑长一智,走出谎言的泥沼,迎接每一个真实故事的到来,让更多人走出“西点”。

猜你喜欢

假消息西点假话
假话在狂欢
甜蜜的家常西点
西点行记
研究:老年人更爱传播假消息
假话种种
假消息传播得更快更广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李芊假消息”为何让我们伤心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
五彩西点 缤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