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通信专业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5-05-30陈俊秀

求知导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通信职业教育模式

陈俊秀

摘 要: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出台与实施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本文从高职院校中通信专业的办学方向、教学工作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通信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通信;教学;技能;模式

近年来通信行业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迅速发展,社会进步对通信类的技术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同样促进了通信类高职院校中通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改进通信专业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培养适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职通信人才。

1.校企合作,建设通信技术实践基地

通信类高职院校需要紧密联系通信行业,比如电信、移动、联通、通信规划设计院等单位,掌握用人单位对通信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设备和新技术补充至日常教学工作中,主动适应企业、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中的各种资源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环境和设备。在高职院校内建立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实训基地,并将企业一线通信设备设计、生产、测试、安装等岗位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是解决学生实践教学难得的有效途径。

2.通信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改进

(1)教学方式建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主要讲清思路,起到突出重点、引导开拓的作用,并恰当地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索,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讲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针对通信专业课程基于项目和基于工作过程的特点,采用模块化或框架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尽量采用项目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或基于工程的情景教学法,采用PPT、多媒体、计算机仿真系统等多种辅助手段,结合实际岗位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一些综合性项目或实训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完成工作任务,适应工作环境等综合素质,让学生养成勤动脑、善动手、动巧手的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和企业岗位的应用性专业技术人员。

比如,在进行“接入网”课程教学时,如果学生对计算机通信网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缺乏实践环境的情况下,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接入网技术”这门课程就必须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方法,来打消学生的疑虑。因此在进行具体“接入网技术”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合理的内容层次结构,可以将多媒体实例演示运用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理论和实例两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加强教学效果。需分别从通信系统模型、接入网模型、接入网标准和功能、接入网技术及对比、用户接入管理体系等内容入手,全面深入地阐述接入网的概念、具体的接入技术、接入网的功能。由于接入网技术具有实践性强、技术复杂、综合性高、涉及内容广泛等特点,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广泛而且具有代表性;并且接入网技术是一门综合性非常高的专业课,需要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现代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其他课程的理论支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这些技术的理论知识作铺垫,来学习接入网技术。同时,通过接入网技术的学习达到深化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目的。

在具体讲解EPON、GPON等接入技术时,如果仅仅是通过理论性的教学,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基于这种情况,就可采用案例教学或者工程项目类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讲解EPON技术在FTTX网络建设中的应用,通过FTTX网络拓扑图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光分配单元ONT等设备组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设计过程、组件位置、如何选型、组网方式等方面,而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的接入网模型,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案例、项目的感知能力,加深学生对项目策划、实施、安装的掌握,进一步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2)使用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Matlab、SystemView等系统级仿真分析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其分析功能强大、灵活性强、可扩展性强、应用广泛等特点,将难以通过硬件实现的实验内容进行仿真分析与设计,将仿真实验搬上课堂,完成验证性试验的演示。在综合设计实验阶段,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或者模拟教学对所讲解的理论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对于不好理解的知识点,在理论教学中就可以利用仿真软件构建系统,设置不同的系统参数,从终端观测窗口观察结果,对概念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结合具体的实验操作时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并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

(3)建立全面的专业实验室。比如“光传输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课程,要把这门理论课中光纤通信系统组成和各部分工作原理、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通信器件等内容都深入讲透是不可能。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就要在课堂教学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主次分明、深入浅出。对于理论知识较难的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就需要在实验中验证。“光传输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作为通信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必须掌握光传输运维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关注对未来光通信的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这样的教学工作就需要建立全面的专业开放实验室,并组建SDH/PDH、DWDM商用电信级网络传输系统设备,加以其他厂家光传输多终端网络平台,构建成一个现代的、多种业务综合的光纤通信实验教学平台,利用这些实验平台进行实践,让学生真正理解到“光纤到楼,光纤到户”。

3.加快高职学生技能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通信类人才尤其重要。目前我国技术工人和创新型人才紧缺,高级技工严重匮乏。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每年招生不到300万,而每年新增劳动力是2000万人,技能型人才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系统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把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技能型人才,提高就业率,意义深远。

院校要将素质教育贯穿在实习过程,借助实践教学中体现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加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他们要有信心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成为有一技之长受企业欢迎的人。在抓好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主动与企业联系合作,逐步加大校企行业和专业人才及技术能手担任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的比重,推行通信高职院校学历证书、工业与信息化部职业技能证书双证或多证制度,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再发展能力。

教学工作中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不断探索。但随着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深入,能更好地为高职教育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撑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珂琦.浅谈高职教育产学研发展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2]杜平原.高等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3).

(作者单位: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通信职业教育模式
简述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
Android环境下主UI线程与子线程通信机制研究
无线自组网在野战防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永续债券探析
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