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中谁寄锦书来,万卷家书无尽情

2015-05-30蔡易霖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锦书傅雷家书

蔡易霖

《傅雷家书》编选了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的180多封家书,它是一部充满着父爱、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不仅仅是家书,更是傅雷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的教育的文字范本,其中最长的家书达七千多字。该有多深沉的爱,才能一封书信长达7000多字啊。

在父母身边,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儿女年幼时被父母藏在羽翼下,父母小心翼翼地将一切风雨绝隔,呵护着孩子的天真。孩子渐渐长大时,父母一定是苦恼的,这世上千奇百怪,父母因孩子的存在而展现出矛盾的一面:挡在孩子身前怕碍了孩子长大,跟在孩子身后怕来不及阻拦孩子受到伤害;期待孩子永不知这世界还有灰暗,却又怕孩子懵懂不知世事。世间每一对父母,都这样在远与近中取舍徘徊,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在傅雷身上也体现出这样一个矛盾体,但是傅雷毕竟是大师,他把这些矛盾完美取舍达到最大的平衡点。严师,慈父,益友,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能做到的他们几乎做到了极致。而对于子女来说,一直走在享受父母之爱的路上,却很少刻意去体会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最终导致孩子一直在读爱的路上。

妹妹由于高考失利远赴甘肃求学,她自己终于庆幸能独自去外面见识世界,怀着一腔兴奋,完全忽略了母亲那双忧郁的眼睛。越临近开学,妹妹越发激动,而见到母亲的人都惊呼:“怎么会弄得这么憔悴?”愁容凝重的母亲,皱纹越发深刻,父亲终于开口说话:“你妈妈自从收到录取通知书,没有一个晚上是睡安稳的。”不禁愕然。

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开学之日终于无情地宣告来临。母亲急躁得唠叨妹妹带这个,带那个。到杭州一路,父亲一路沉默,母亲一路不停絮叨,还不时叮嘱哪样生活用品在哪个地方,火车上注意什么,到了那里后要怎样怎样,千万要这样,那样切许不能。终于到车站,把妹妹送走后,母亲许是倦了,突然变得非常沉默,一路无声,回来的路上安静得可怕。

翻开《傅雷家书》,似乎又重新看到了那时候的场景:“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儿,呆呆地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昨夜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合眼,又是心惊肉跳地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胸口抽搐,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时候有过这种经验。今儿一体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都想哭。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叫人怎么舍得!”“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的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分析这两天的精神波动,大半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在拜读这些文字时,光从措辞中就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深深眷恋和思念,天下有多少这样“人前欢笑,人后抹泪,当面说没事,背后落寞”的父母啊。

网上有一段话说,说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你的孩子并不属于你,他们经你而来,并非为你而生。你可以尽力去爱他,但却不能要求他们爱你。是呀,谁成为谁的儿女,谁又成为谁的父母,父母子女,血脉相连外,也是缘分一场。今生今世,相遇了,便有了一世的纠缠,一世至死不渝的牵挂。从孩子第一次学走路向你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时的欣喜开始,从第一声甜甜地喊你爸爸妈妈开始,或者是从更早的孕育在母亲甜蜜的希冀和父亲幸福的微笑里的一个胚胎时就已经开始。父母给予儿女的爱,之琐碎,之忘我,之长长久久,是无与伦比的,这才让全天下所有的儿女对父母的爱,拥有得安然恬适。儿女年轻时,他们老了,还在爱着,儿女记得的在爱,儿女漠视的也在爱,他们爱得竭尽全力,让儿女拥有得黯然神伤。

云中谁寄锦书来,万卷家书无尽情。

别让爱,再等待。

猜你喜欢

锦书傅雷家书
李传胜
傅雷的称赞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清晨忆家书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
一封家书
一封迟到15年的家书
锦书难托
《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