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小组合作教学,促进师生能力发展

2015-05-30郄舒娴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技能教学模式同学

郄舒娴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作用在民族教育及改革中举足轻重,教师的技能素养需要尽快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第一,更新观念,转变行为。虽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很早就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实际教学中还远未做到。由于升学的压力,改革的决心还不够等诸多原因,使得长期以来积累的一套“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固定化的教学模式还占有相当的地位。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角色和教学行为就不可能改变,教学技能也就无从提高。

小组合作式教学就是从观念的更新走向行为转变的一个标志。这种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生生共同与教材对话的过程,教师也从神圣的讲台走下来,走到同学们中间,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教与学是互动民主的,教学气氛是融洽和谐的。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是,在《故宫博物院》一文的学习时,有同学对第六段文字中的空间方位顺序提出了质疑,引发了同学们广泛地讨论,在讨论中明晰了空间方位顺序之立足点的重要性。在以往的教学中为追求步调一致,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十几年来同学们都是整齐划一的答案,也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质疑。旧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同学们不敢怀疑,不敢发问,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新形势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单向的传递知识变为双向的边传授知识边提高技能。对学生而言,主体地位的实现,使他们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放飞心灵,张扬个性,释放潜能,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第二,变换角色,增强技能。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观察,认真指导,善于捕捉最佳的契机。如在一次小组合作评判作文的课堂上,有一组同学就一篇作文中描写自己的焦急心理是否真实展开了争论,评判的同学认为事情没有那么严重,有失真实,而写作者则坚持说是实际发生的事件,绝对真实的。在他们争论无果的情况下教师及时介入,指出评判的同学作为阅读者,他的感受应该是最真实的,而作者所写相信也是确确实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感受。两者都真,为什么还出现这么大分歧呢?原因就在于,由于作者写作技巧不够娴熟,对于产生焦急心态的前因交代不够详细,使文章实际表达与内心想要倾诉的情感并不一致,需要作者重新润色,加强情节前后的渲染和铺垫。作者听后恍然大悟,将作文加工之后再请同学读,得到了同学认可。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性的效果,是老师在作文本上写下几句评语远远达不到的。小组合作式教学需要教师以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鼓舞和鞭策,成为学生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饱满。教师实现这转化角色的过程,实质是一次全面增强自己的教学技能的过程。

第三,充实提高,厚积薄发。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时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10倍、多20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重要的来讲。”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时又说:“为什么教师要懂得那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以及那些跟中学教材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呢?这是因为: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的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而 活动的落实还需要有教师的有效指导,为学生的小组学习制定合理的目标和任务,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并能够对课堂的突发事件妥善处理,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主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睿智的头脑,还要有机敏地反应,果断地处决能力。这样的老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才会成为学生的援助者,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课程的组成部分,构筑起共同探讨的舞台,师生共同领悟课堂的快乐,教师也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知识与能力都得到了发展,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技能教学模式同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画唇技能轻松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