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析

2015-05-30石翠菊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调动小草个体

石翠菊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和谐关系。

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常常表现为:一是读不懂文本,面对文本,不知讲了些什么,也不知道文本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等。我认为那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文化储备和资源支持;二是读不出特色。即使有自己的个人见解,也不能用自己的言语准确表达出来。根据本人的多年教学实践认为,这是出于阅读个体的虚荣心在作祟。

同时,就阅读的层面上来讲,双方没有高低长幼之分,对阅读的文本,教师能理解的学生未尝不能理解?教师能明白的学生未何不可明白?只是教师的优势在于首先占据了教学资源和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只是“闻道”在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一味地按照应试教育的观点“传道”,担心阅读教学讲不到位,害怕讲少了、讲漏了,结果文本完美的结构被过多的讲解肢解得零乱破碎,丰腴的美感弄得枯燥乏味,学生的阅读兴趣已经荡然无存。真正要达到阅读的目的,学生的感官必须自发地调动起来,与文本直接对话,直接交流,让思想与思想交锋,观点与观点撞击,这样大脑中才能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所以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提供学生交流的平台,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刺激学生阅读的潜能,才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

二、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而充满生机。

语文教学具有多样性,而阅读教学尤为特殊,个体在阅读中既能对文本负载信息的内涵、感悟和发现,又能独立地进行思考;既有个体阅读受群体从众效应的影响,又有阅读个体独特视角拓展的可能。因而,课堂上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而充满生机,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去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是对接受型学习模式的勇敢反叛。

三、抓好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和疑点。

我们说,任何文本的阅读重点,都不只一个,有的是思想内容、有的是表现手法、有的是景物描写、有的是心理刻画…….。阅读过程中只有抓住一个重点方能达到阅读的目的。如:朱自清的《春》,我们暂且不管她是语言大师的手笔,仅从语言技巧上是以让阅读者心悦诚服。看似字斟句琢,却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仿佛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切中肯綮。如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文中“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另外“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着实让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如果在阅读本文的过程中抓住对语言的“巧”运用这一重点,就能使学生积累一些语言运用的技巧。当然也不排除学生思维的拓展,在文本中去摄取其他方面的智慧。

四、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意阅读方法的融会贯通。

阅读,绝不是对现有文本进行简单的复制,或者对专家教科书中惟一结论的崇拜,而是提高阅读智慧,更新阅读观念,弘扬阅读精神。让生活走近阅读,让阅读亲近生活,使生活与阅读相接。如《西游记》塑造了一个无所畏惧的敢于反抗一切封建权威的英雄者的形象,敢于对神的权威和天宫秩序尽情的嘲弄和否定。但结合现实,阅读者也可以从西天取经的过程中看出孙悟空也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员工,他那种恪尽职守的责任观理应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楷模。这种不以现有结论为定论,不受他人思想支配和左右阅读,观点出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阅读也是我们所倡导的。当然,我们的阅读不能以现代人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苛求文本,因为《西游记》那充满宗教迷信色彩的不足之处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我们必须尊重时代差异,也应重视时代差异。

猜你喜欢

调动小草个体
小草的烦恼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小草受伤了
牛小草的牛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小草也会疼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